查看拼音

乌夜啼·石榴

垂杨影里残红。chuí yáng yĭng lĭ cán hóng。

甚匆匆。shèn cōng cōng。

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zhĭ yŏu liú huā、quán bù yuàn dōng fēng。

暮雨急。mù yŭ jí。

晓鸦湿。xiăo yā shī。

绿玲珑。lǜ líng lóng。

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bĭ sì qiàn qún chū răn、yī bān tóng。

译文

①不怨东风:言春日百花为东风吹落,石榴入夏而开,故不怨。

②比似:好象,犹如。

③茜裙:用茜草根染成的红裙。

注释

①不怨东风:言春日百花为东风吹落,石榴入夏而开,故不怨。

②比似:好象,犹如。

③茜裙:用茜草根染成的红裙。

诗人简介

刘铉(1394—1458)字宗器,别号假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永乐十七年以善书征入翰林,笔法温媚,推重一时。次年中顺天府举人,授中书舍人,预修三朝实录,历教习庶吉士,景帝立,历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天顺元年进少詹事,卒于官。谨于言行,谥文恭。好学不辍,工诗善文,有《文恭公诗集》。卒年六十五。《名山藏、弇州续稿》其子刘瀚为官,亦能守父训。► 8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一弯月挂危楼。

似藏钩。

醉里不知黄叶、报新秋。

征鸿断。

归云乱。

远峰愁。

愁见绿杨凝恨、在江头。

从宦元知漫浪,还家更觉清真。

兰亭道上多修竹,随处岸纶巾。

泉冽偏宜雪茗,粳香雅称丝莼。

_然一饱西窗下,天地有闲人。

一曲清歌酒一钟。

舞裙摇曳石榴红。

宝筝弦矗冰蚕缕,珠箔香飘水麝风。

娇娅奼,笑迎逢。

合欢罗带两心同。

彩云不觉归来晚,月转觚棱夜气中。

絮尽柳成空,春去花如扫。

窗外枝枝海石榴,特为幽人好。

密叶过疏篱,薄艳明芳草。

剪得花时却倚阑,楼上人垂手。

荒台野径共跻攀,正见榴花出短垣。

绿叶晚◇啼处密,红房初日照时繁。

最怜夏景铺珍簟,尤爱晴香入睡轩。

乘兴便当携酒去,不须旌骑拥车辕。

石榴花发石榴开。

檐角楠阴转日,楼前荔子吹花。

鹧鸪声里霜天晚,叠鼓已催衙。

乡梦时来枕上,京书不到天涯。

邦人讼少文移省,闲院自煎茶。

深红半面。

一似墙头见。

草树池塘青一片。

独倚阑干几遍。

更谁绛袖朱唇。

火云相对英英。

笑杀牡丹正午,离披不任看承。

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夜夜夜半当户啼。

家人把烛出洞户,惊栖失群飞落树。

一飞直欲飞上天。

回回不离旧栖处。

未明重绕主人屋,欲下空中黑相触。

风飘雨湿亦不移,君家树头多好枝。

长亭急管生愁。

楚天秋。

落日寒鸦飞尽、水悠悠。

红蓼岸。

白苹散。

浴轻鸥。

人在碧云深处、倚高楼。

素娥醉语曾留。

又中秋。

待得重圆谁妒、两悠悠。

向愁旱,今愁水,没中洲。

看取明朝晴去、不须愁。

看了山中薜荔衣。

手将安石种分移。

花鲜绚日猩红妒,叶密乘风翠羽飞。

新结子,绿垂枝。

老来眼底转多宜。

牙齿不入甜时样,醋醋何妨荐酒卮。

阑外彤云已满空。

帘旌不动石榴红。

谁将秋色到楼中。

玛瑙一泓浮翠玉,瓠犀终日凛天风。

炎洲人到广寒宫。

桂树悬知远。

风竿讵肯低。

独怜明月夜。

孤飞犹未栖。

虎贲谁见惜。

御史讵相携。

虽言入弦管。

终是曲中啼。

虚堂向壁青灯灭。

觉来惊见横窗月。

起看月平西。

城头乌夜啼。

兰衾羞更入。

欹枕偷声泣。

肠断数残更。

望明天未明。

石榴花发尚伤春。

草色带斜曛。

芙蓉面瘦,蕙兰心病,柳叶眉颦。

如年长昼虽难过,入夜更消魂。

半窗淡月,三声鸣鼓,一个愁人。

看了山中薜荔衣。

手将安石种分移。

花鲜绚日猩红妒,叶密乘风翠羽飞。

新结子,绿垂枝。

老来眼底转多宜。

牙齿不入甜时样,醋醋何妨荐酒卮。

素意幽栖物外,尘缘浪走天涯。

归来犹幸身强健,随分作山家。

已趁余寒泥酒,还乘小雨移花。

柴门尽日无人到,一径傍溪斜。

群峰杳蔼留不住,远道依依祇藤屦,旧隐萝龛付与谁,寒猿后夜啼高树。

柳色津头泫绿,桃花渡口啼红。

一春又负西湖醉,离恨雨声中。

客袂迢迢西塞,余寒翦翦东风。

谁家拂水飞来燕,惆怅小楼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