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夏日登车盖亭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zhĭ píng shí zhĕn zhú fāng chuáng,shŏu juàn pāo shū wŭ mèng cháng。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shuì qĭ wăn rán chéng dú xiào,shŭ shēng yú dí zài cāng làng。

赏析

蔡确于嘉祐四年(1059年)中进士。积极支持王安石变法,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丞相)。神宗死,哲宗继位。元祐元年(1086年),罢知陈州。元祐二年(1087年)因为“军器监之狱”受其弟蔡硕牵连,被贬知安州(湖北安陆),[2]夏日登车盖亭,作了十首诗,此其第二首。《尧山堂外记》载:“时吴处厚笺注以闻,其略云:五篇涉讥讽。‘何处机心惊白马,谁人怒剑逐青蝇’——以讥谗谮之人;‘叶底出巢黄口闹,波间逐队小鱼忙’——讥新进用事之臣;‘睡起莞然成独笑’——方今朝廷清明,不知确笑何事。”

  这首诗,着意刻画了作者贬官后的闲散之态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的另一首诗说:“公事无多客亦稀,朱衣小吏不须随。溪潭直上虚亭里,卧展柴桑处士诗”就是对他那种官冷事闲生活的写照。不过,它没有这首诗写得委婉深切。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纸屏”,即纸屏风,以藤皮茧纸制成,取其雅致通风,屏上常以梅花蝴蝶为饰。这两句说:游亭之后,便躺在纸屏遮挡的石枕、竹方床上,看了一会儿陶渊明的诗(“卧展柴桑处士诗”),感到有些倦怠,便随手抛书,美美地睡了一觉。诗人是“夏日登车盖亭”的,因而,读了“纸屏、石枕、方竹床”,使人顿觉气清意爽;读了“手倦抛书、午梦长”,顿见诗人闲散之态;并且从“午梦长”中,还透出一点半隐半露的消息,这要联系下文来理解。

  “睡觉莞然成独笑”,梦醒之后,诗人却要“莞然”一笑。诗人所读的书,是“柴桑处士诗”;诗人所作的梦,也是耕樵处士之梦;梦中是处士,醒来是谪官,他想想昔为布衣平民(“持正年二十许岁时,家苦贫,衣服稍敝。”事见《懒真子》),鸿运一来,金榜题名,仕途廿载,官至丞相,后来天翻地覆,谪居此地,如同大梦一场。诗人“莞然独笑”,是在“午梦长”中有所妙悟,从而领略到人生如梦,富贵如云烟。由此,他想到了归隐;想到归隐,马上便有隐者的呼唤——“数声渔笛在沧浪”。而听到了“数声渔笛”,他的归隐之情就更加迫切了。

  唐代诗人王维写过一首《酬张少府》:“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这首诗一方面明示作者“万事不关心”,一方面又描摹了他聆听“渔歌入浦深”的情状,所以归隐的题旨比较明显。而蔡确这首诗,却仅以“莞然独笑”、“数声渔笛”揭示主旨,这就比王维之诗更形委婉;更具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王逸《楚辞章句》注:“水清,喻世昭明,沐浴,升朝廷也;水浊,喻世昏暗,宜隐遁也。”描写闲散生活,抒发归隐之志,不满社会现实,便是这首诗的主旨。

诗人简介

蔡确(1037—1093),字持正,泉州郡城人,宋臣。举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调州司理参军。韩绛宣抚陕西时,见其有文才,荐于其弟开封府尹韩维属下为管干右厢公事。► 3篇诗文

诗文推荐

嗟予好泉石,所至穷幽胜。

年来堕尘埃,复苦炎热盛。

赖有古招提,相去不步仞。

何时供燕游,庶以息喧竞。

山僧结虚亭,潇洒净如镜。

双瀑从天来,景物更幽迥。

栏楯溢波光},清凉殊可凭。

复幸僚友贤,雅与山川称。

得暇倾尊罍,相从尽豪俊。

令尹如子文,去就亡喜愠。

贰邑不负丞,所蓄金玉润。

耿侯固坦夷,赵子亦纯正。

盍簪已足乐,况复有名酝。

酒酣人意适,坐久天宇静。

踏月各言归,清风远相趁。

君诗继踵来,敏捷过于瞬。

中复含妙理,不理写幽兴。

读罢愈惊人,痴坐不知暝。

援笔强续貂,安能继高咏。

华盖亭亭。

向阳松桂荣。

背立夜坛朝斗,直下看、老人星。

地灵。

风物清。

众峰环翠嬴。

千古仙山道气,谁高似、许宣平。

太冲扶策招隐士,德璋移文谢逋客。

欲分胜地高世流,未辨贤愚相什百。

芗林居士人中珍,胸中不点元规尘。

平生绝口向阿堵,能使地上流钱神。

紫荷晓直动天语,昼日骈蕃不如雨。

急流乃作尺蠖盘,唾手功名何足取。

归来结屋清江干,十十五五窗岩峦。

北窗岸帻夏日静,夜雨对客春杯寒。

汉廷宫传计不早,笃老辞荣身已槁。

那知黑发践亨衢,脱身纷纭事幽讨。

华堂未用标新目,两翁政自睎高躅,更从碧眼问入廛,却访赤松求辟谷。

为爱江南春,涉江聊采蘋.水深烟浩浩,空对双车轮。

车轮明月团,车盖浮云盘。

云月徒自好,水中行路难。

遥遥洛阳道,夹岸生春草。

寄语棹船郎,莫夸风浪好。

十里行歌路欲迷,石桥曲径过龙溪。

村翁底事争相笑,驴背风吹白接?。

使节经行地,南讹夏日长,盾威知畏仰,暑雨助清凉。

叱驭登闽峤,鸣珂入帝乡。

拂尘来者敬,妙墨尚淋浪。

落日古郯城,一望秃碑苍黑。

怪底蜗黄虿紫,更苔痕斜织。

我来悼古对西风,歇马小亭侧。

惆怅共谁倾盖,只野花相识。

何所为乐夏日间,手把内篇卧且观。

香气氤氲满帘间。

圆荷贴水雨打乱,青蔓挂壁风吹寒。

嗟予未丧,哀此孤生。

屏居蓝田,薄地躬耕。

岁晏输税,以奉粢盛。

晨往东皋,草露未晞。

暮看烟火,负担来归。

我闻有客,足扫荆扉。

箪食伊何,疈瓜抓枣。

仰厕群贤,皤然一老。

愧无莞簟,班荆席藁。

泛泛登陂,折彼荷花。

静观素鲔,俯映白沙。

山鸟群飞,日隐轻霞。

登车上马,倏忽云散。

雀噪荒村,鸡鸣空馆。

还复幽独,重欷累叹。

阶前萱草开丹花,竹根乱笋生如麻。

幽居无言感物华。

衡门流乱车马绝,绕舍阁阁喧鸣蛙。

少年才把笙歌盏。

夏日非长秋夜短。

因他老病不相饶,把好心情都做懒。

故人别后书来劝。

乍可停杯强吃饭。

云何相遇酒边时,却道达人须饮满。

衰疾沉绵短鬓疏,凄凉圯上一编书,中原久陷身垂老,付与囊中饱蠹鱼。

百郡怯登车千里输流马。

乞得胶胶扰扰身,却笑区区者。

野水玉鸣渠,急雨珠跳瓦。

一榻清风方是闲,真得归来也。

满酌离杯,留不住、绣衣行客。

还正是、登车揽辔,慨然时节。

白简才辞乌府去,红尘旋被青山隔。

看弓刀千骑拥秋风,*阳陌。

自不负,心如铁。

著甚语,堪为别。

道太柔则废,太刚则折。

任外岂非经济手,得中便是澄清策。

待功成、随诏早归来,从头说。

邻家芳树墙头垂,群鸦引儿日夜啼。

驱之稍去还满枝。

我初厌鸦挠吾静,听之既久理亦齐。

云气向晓不待族,风伯忽来吹使醨。

溪南溪北半篙碧,荷叶荷花一段。

旋扣柴荆行问道,少休松槛坐移时。

渊明志广桑麻长,此语勿传朝市知。

蓬莱藏室盛东都,只著古书并老儒。

後来许事晓星疏,登车不落问何如。

广文先生自有饭,诸公衮衮端无羡。

著脚金坡不作难,问津木天何足辨。

作堂聊尔题蓬山,此岂有意亦偶然。

登瀛仙人多姓许,未必先生肯为伍。

书生饶舌定可憎,此话姑置莫葛藤。

先生诸孙皆玊永,诵书已作弯鹤声。

请来欹桄细细听。

政和密云不作团,小夸寸许苍龙蟠。

金花绛囊如截玉,绿面彷佛松溪寒。

人间此品那可得,三年闻有终未识。

老夫於此百不忙,饱食但苦夏日长。

北窗无风睡不解,齿颊苦涩思清凉。

故人新除协律郎,交游多在白玉堂,拣牙斗夸皆饫尝。

幸为传声李太府,烦渠折简买头纲。

蹑足半天下,作意赋归欤。

燕申经始不日,胸次出规模。

千古神峰拥护,万古横江缭绕,佳致足方壶。

一饮一词美,还得似君无。

十步楼、五步阁,恣安居。

薰蒸和气,袭人盎盎觉春如。

况是庄椿不老,那更徐鸡并秀,父子看名俱。

驷马高车盖,不减汉之于。

稳唱巧翻新曲,灵犀密意潜通。

荷花香染晚来风。

相对恍然如梦。

有恨眉尖皱碧,多情酒晕生红。

此愁不是闲浓。

应为仙源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