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送凌侍郎还宣州

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拥使旌。rì nán [fān,fán] jùn gŭ xuān chéng,bì luò shén xiān yōng shĭ jīng。

津吏戒船东下稳,县僚负弩昼归荣。jīn lì jiè chuán dōng xià wĕn,xiàn liáo fù nŭ zhòu guī róng。

江山谢守高吟地,风月朱公故里情。jiāng shān xiè shŏu gāo yín dì,fēng yuè zhū gōng gù lĭ qíng。

曾预汉庭三独坐,府中谁敢伴飞觥。céng yù hàn tíng sān dú zuò,fŭ zhōng shuí găn bàn fēi gōng。

译文

①凌侍郎:宋代工部侍郎,字子奇,泾县凌弯人。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官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相当于部长、副部长级别。

宣州:主管,如,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

②日南:汉郡,汉武帝时设立,在今越南中部,东汉末以后,为林邑国所有。

藩郡: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藩属。藩国。藩镇。藩邦。郡,古代行政区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郡县。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藩郡,郡县。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及郡下。”

古宣城:自公元前109年设郡以来,历代为郡、州、府城,相沿二千多年而不辍,古称古宣城。

碧落: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叫做“碧落”。这里泛指天上。唐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使旌:旌,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如旌旗。《楚辞·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使,用。使役,使力。使钱。使旌,用旌旗。古代武官持旄节专制一方。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拥旄万里。”

③津吏:古代管理渡口﹑桥梁的官吏。

戒船:戒,防备。如戒备,戒严。戒船,这里指押运船只。

县僚:僚,旧指同在一起做官的。县僚,同在一县做官。

负弩:弩,弓箭。负弩,背着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极为尊敬。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前驱,蜀人以为宠。”

归荣:犹荣归。光荣地返回故乡。 唐·司空图《送草书僧归越》:“今系名内殿,且为归荣,足以光于远矣。” 宋·欧阳修《吉州学记》:“幸予他日因得归荣故乡而谒於学门,将见吉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为公卿。” 明·无名氏 《云间杂志》卷中:“ 张南山尚书归荣,家训云:‘为吾后人者,生子虽多,不可不教;生女虽多,不可不举。’”

④谢守:指谢朓,他曾在宣城任太守。谢朓(464-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著名诗人,出身世家大族。他在宣城任太守时,于府治之北陵阳峰上建室,取名“高斋”,吟出“空为大国忧,纷诡惊非一。安得扫蓬径,销吾愁与疾”(《高斋视事》)等诗句,故有“谢守高吟地”之说。

朱公:即 陶朱公 。范蠡的别称。《史记·货殖列传》:“﹝范蠡﹞乃乘扁舟浮於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 。”

风月:指男女间情爱之事。前蜀 韦庄 《多情》诗:“一生风月供惆怅,到处烟花恨别离。”这里指范蠡与西施的故事。

朱公:陶朱公,即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国宛(河南南阳)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乃我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宋陆游 《连日大雨门外湖水渺然》诗:“尚鄙朱公养鱼术,肯为宁戚饭牛歌?”

⑤汉庭三独坐:东汉光武帝在加强监察官僚权威方面,创造了一个有趣的形式,叫做:三独坐。《后汉书·宣秉传》说,宣秉在汉光武帝建武元年担任御史中丞,“光武特诏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其他官僚朝见皇帝时,都站着,惟有他们坐着,故曰:独坐。这和西汉时司直、司隶校尉朝会时排列在九卿之前,均为尊宠监察官僚的特殊礼遇。此后,“三独坐”或“三独”,甚至成为御史中丞、司隶校尉这类监察官僚的代名词。东汉初年,就恢复了西汉时设置过的三套监察机构,对加强皇帝的权力起了巨大的作用。

飞觥:传杯。 唐羊昭业《皮袭美见留小宴次韵》:“泽国春来少遇晴,有花开日且飞觥。” 宋 梅尧臣 《次韵答黄介夫七十韵》:“物理既难常,达生重飞觥。” 清 陈维崧 《莺啼序·春日游平山堂即事》词:“玉笋飞觥,春纤拂素。”

注释

①凌侍郎:宋代工部侍郎,字子奇,泾县凌弯人。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官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相当于部长、副部长级别。

宣州:主管,如,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

②日南:汉郡,汉武帝时设立,在今越南中部,东汉末以后,为林邑国所有。

藩郡: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藩属。藩国。藩镇。藩邦。郡,古代行政区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郡县。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藩郡,郡县。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及郡下。”

古宣城:自公元前109年设郡以来,历代为郡、州、府城,相沿二千多年而不辍,古称古宣城。

碧落: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叫做“碧落”。这里泛指天上。唐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使旌:旌,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如旌旗。《楚辞·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使,用。使役,使力。使钱。使旌,用旌旗。古代武官持旄节专制一方。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拥旄万里。”

③津吏:古代管理渡口﹑桥梁的官吏。

戒船:戒,防备。如戒备,戒严。戒船,这里指押运船只。

县僚:僚,旧指同在一起做官的。县僚,同在一县做官。

负弩:弩,弓箭。负弩,背着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极为尊敬。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前驱,蜀人以为宠。”

归荣:犹荣归。光荣地返回故乡。 唐·司空图《送草书僧归越》:“今系名内殿,且为归荣,足以光于远矣。” 宋·欧阳修《吉州学记》:“幸予他日因得归荣故乡而谒於学门,将见吉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为公卿。” 明·无名氏 《云间杂志》卷中:“ 张南山尚书归荣,家训云:‘为吾后人者,生子虽多,不可不教;生女虽多,不可不举。’”

④谢守:指谢朓,他曾在宣城任太守。谢朓(464-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著名诗人,出身世家大族。他在宣城任太守时,于府治之北陵阳峰上建室,取名“高斋”,吟出“空为大国忧,纷诡惊非一。安得扫蓬径,销吾愁与疾”(《高斋视事》)等诗句,故有“谢守高吟地”之说。

朱公:即 陶朱公 。范蠡的别称。《史记·货殖列传》:“﹝范蠡﹞乃乘扁舟浮於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 。”

风月:指男女间情爱之事。前蜀 韦庄 《多情》诗:“一生风月供惆怅,到处烟花恨别离。”这里指范蠡与西施的故事。

朱公:陶朱公,即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国宛(河南南阳)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乃我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宋陆游 《连日大雨门外湖水渺然》诗:“尚鄙朱公养鱼术,肯为宁戚饭牛歌?”

⑤汉庭三独坐:东汉光武帝在加强监察官僚权威方面,创造了一个有趣的形式,叫做:三独坐。《后汉书·宣秉传》说,宣秉在汉光武帝建武元年担任御史中丞,“光武特诏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其他官僚朝见皇帝时,都站着,惟有他们坐着,故曰:独坐。这和西汉时司直、司隶校尉朝会时排列在九卿之前,均为尊宠监察官僚的特殊礼遇。此后,“三独坐”或“三独”,甚至成为御史中丞、司隶校尉这类监察官僚的代名词。东汉初年,就恢复了西汉时设置过的三套监察机构,对加强皇帝的权力起了巨大的作用。

飞觥:传杯。 唐羊昭业《皮袭美见留小宴次韵》:“泽国春来少遇晴,有花开日且飞觥。” 宋 梅尧臣 《次韵答黄介夫七十韵》:“物理既难常,达生重飞觥。” 清 陈维崧 《莺啼序·春日游平山堂即事》词:“玉笋飞觥,春纤拂素。”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晏殊送当时的工部侍郎凌策返乡。

  凌策(957-1018),字子奇,宣州泾(安徽泾县)凌湾人,北宋名臣。雍熙进士。历广安军判官、西川节度推官,光禄寺丞。李顺起义,川陕许多选官都不愿意上任,凌策自动请示出任,后到绵州任职,升迁户部判官,淮南东路安抚使。公元1016年(大中祥符九年),凌策从蜀地回来,皇上有意擢用,但凌策得病,这首七律《送凌侍郎还宣州》晏殊送凌策回乡写的。

  首联“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拥使旌”,介绍古宣城是块圣地。碧霞满空,神仙都要摇动旌旗,在那里聚集。历史上的宣城 “易置不常,统治称重”(宋 章岷《绮霞阁记》)宣城地灵人杰,便有凌侍郎这样的人才。

  颌联“津吏戒船东下稳,县僚负弩昼归荣”,写凌策任广南西路转运使时,受命重新筹划从岭南运输香药至京师,凌策请求先由陆路运到南安,然后向北改为水运,只用士兵八百人,比过去节省下大量人力和大笔运费。由此,“卢之翰任广州无廉称,以策有干名,命代之,赐金紫。”(《宋史·列传第六十六》) 凌策任英州知州期间,其时广、英路从吉河到板步二百里,每年盛夏瘴气四起,来往过客十死八九。凌策请求从大源洞开山修路,缩短了行程,方便了运输行旅。“由此,“代还,知青州。东封,以供亿之勤,超拜都官郎中,入判三司三勾院,出知扬州。”(《宋史·列传第六十六》)凌策押船营运、开山修路获得如此的成功与殊荣。

  颈联“江山谢守高吟地,风月朱公故里情”,写凌策的家乡宣城原是谢朓、朱公的所住地。谢守,指谢朓,他曾在宣城任太守,在府治之北陵阳峰上建室,取名“高斋”,吟出“空为大国忧,纷诡惊非一。安得扫蓬径,销吾愁与疾”(《高斋视事》)等诗句,故有“谢守高吟地”之说。朱公,陶朱公,即范蠡,字少伯。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辅佐越国勾践灭吴国,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因古宣城 “禹贡扬州之域,”(宋 章岷《绮霞阁记》)故有“朱公故里”之称。

  尾联“曾预汉庭三独坐,府中谁敢伴飞觥”,赞扬凌策的功绩,一般人是不能比拟的。诗人不是从正面来写,而是用典,显示凌策身份的高贵及功劳之大。三独坐,又叫汉庭三独坐。光武特诏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其他官僚朝见皇帝时,都站着,惟有他们坐着,显示地位的尊贵。据《宋史·列传第六十六》记载:凌策985年(雍熙二年)举进士,起家广安军判官。后步步高升,任了那么多地方的官,后“知州李玄病,上与宰相历选朝士,将徙策代之。”(《宋史·列传第六十六》)1018年(天禧二年)卒,年六十二。诗人说,如果人们要坐着喝酒的话,像凌策的大人,谁还敢与他并起并坐,传杯把盏呢?这里用了反问句,从侧面颂扬凌策的功劳。

  晏殊诗词有其思想上与艺术上的独特追求。他希望以歌颂太平为出发点,艺术上又追求“气象”,同时也讲求词的可歌性。在宋朝的所有宰相中,晏殊也许算是活得最明白的一个。歌颂太平正是其诗词创作趋于一途的共同表现,这也是由晏殊所处的环境、地位决定的。他不少作品直接写酒增加宴席上的欢乐气氛。,如《奉和圣制上元夜》、《浣溪沙》等。这首诗借写酒来歌颂凌侍郎及他的家乡,但在一定程度上向“温柔敦厚”靠拢,无凄厉之音,得中和之美,珠圆玉润,其中感情如陈年甘醴,看似平淡,品之味长。

诗人简介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371篇诗文

诗文推荐

活计如今付旧人,版头疏久又还亲。

星河月与长江混,渺渺清光一色匀。

底时节,落功勋。

卧稳须知却转身,转得了来相识麽,寒穷面觜黑皴皴。

退居江水,郁起丹陵。

礼物还旧,朝章中兴。

龙图友及,骏命恭膺。

鸣球香瓒,大糦是承。

海送晨光出,天收斗柄低。

梅花先腊开香雪,魁信已随春漏泄。

送君联骑入天京,不作人间儿女别。

锦江俊秀皆朋俦,其间偏善胡与刘。

胸襟巧蟠锦绣段,文采互照珊瑚钩。

采芹宫里群游戏,文字颉颃春燕翅。

西湖万柳娇春风,相期同缓看花辔。

棘闱风动桂香秋,一驽那输双骅骝。

我悲日色谩迷眼,君喜朱衣皆点头。

青天一界蟾宫路,只要朋侪先着步。

祝君猛去作为龙,行继延平跃云雾。

君不见苏易山简,不事探花与榜眼,明番状元未为晚。

然松煮鼎山泉冽,松旗一水分优劣。

凤饼推开雪照人,花瓷啜罢甘潮舌。

大刘谈天紫髯张,小刘逃禅清兴长。

会须酌此同翱翔,或凌刚风九天上,或泛弱水三山傍。

碧沼横梅屋。

水平堤、双双翠羽,引雏偷浴。

倚户无人深院静,犹忆棋敲嫩玉。

还又是、朱樱初熟。

手绾提炉香一炷,黯消魂、伫立阑干曲。

闲转步,数修竹。

新来有个眉峰蹙。

自王姚、后魏都褪,只成愁独。

凤带鸾钗宫样巧,争奈腰圈倦束。

谩困倚、云鬟堆绿。

淡月帘栊黄昏后,把灯花、印约休轻触。

花烬落,泪珠簌。

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

丹头和合类相同。

温养两般作用。

内有天然真火,炉中赫赫长红。

外炉增减要勤功。

妙绝无过真种。

凄然而秋,眼冷心休。

温然而春,口笑眉伸。

了了无分别智,恢恢不思议仁。

亡机返朴,得用还淳。

图画之巧,那有其神。

应侯气盖百粤小,朱侯谊与漓江长。

两侯爱士早成癖,怪甚渭夫怀故乡。

士穷万事一不就,就得一事穷何伤。

渭夫壮者忍穷久,老骥欲秣胡沙霜。

吾家何在云横岭,赵媪不冤刘儿瞑,孰与亲旁煮汤饼。

命世须人瑞,匡君在岳灵。

气和薰北陆,襟旷纳东溟。

赋妙排鹦鹉,诗能继鶺鴒。

蒲亲香案色,兰动粉闱馨。

周孔传文教,萧曹授武经。

家童谙禁掖,厩马识金铃。

性与奸邪背,心因启沃冥。

进贤光日月,诛恶助雷霆。

阊阖开时召,《箫韶》奏处听。

水精悬御幄,云母展宫屏。

捧诏巡汧陇,飞书护井陉。

先声威虎兕,余力活蟭螟。

荣重秦军箭,功高汉将铭。

戈鋋回紫塞,干戚散彤庭。

顺美皇恩洽,扶颠国步宁。

禹谟推掌诰,汤网属司刑。

稚榻蓬莱掩,膺舟巩洛停。

马群先去害,民籍更添丁。

猾吏门长塞,豪家户不扃。

四知台上镜,三惑镜中瓶。

雅韵凭开匣,雄芒待发硎。

火中胶绿树,泉下劚青萍。

五岳期双节,三台空一星。

凤池方注意,麟阁会图行。

寒暑逾流电,光阴甚建瓴。

散曹分已白,崇直眼由青。

赐第成官舍,佣居起客亭。

松筠侵巷陌,禾黍接郊垌。

宿雨回为沼,春沙淀作汀。

鱼罾栖翡翠,蛛网挂蜻蜓。

迟晓河初转,伤秋露已零。

梦余钟杳杳,吟罢烛荧荧。

字小书难写,杯迟酒易醒。

久贫惊早雁,多病放残萤。

雪劲孤根竹,风雕数荚蓂。

转喉空婀娜,垂手自娉婷。

胫细摧新履,腰羸减旧鞓。

海边慵逐臭,尘外怯吞腥。

隐豹窥重巘,潜虬避浊泾。

商歌如不顾,归棹越南(氵灵)。

送千里蟾宫客。

交这眼亦班班,四子声猷岂易攀。

百里来羞长翁赆,片言仍解相公颜。

事乖雅意畴忘叹,我已南驱子北还。

繼此开樽讲德处,定知矫首向云山。

凌歊台上青青麦。

姑熟堂前余翰墨。

暂分一印管江山,稍为诸公分皂白。

江山依旧云空碧。

昨日主人今日客。

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

瑞云浮动酒波红。

一醉卷愁空。

昨日海棠窠下,今朝芍药香中。

蜂迎蝶送,珠围翠绕,尽谢春风。

管甚碧油堂印,且教临老花丛。

湖中之山兮波上青,桂飒飒兮雨冥冥。

君归兮春早,满山兮碧草。

晨舂暮汲兮心何求,涧户岩扉兮身自老。

东岭西峰兮同白云,鸡鸣犬吠兮时相闻。

幽芳媚景兮当嘉月,践石扪萝兮恣超忽。

空山寂寂兮颍阳人,旦夕孤云随一身。

云章华阁照明时,朝野如今尚采诗。

紫府祗因通夕梦,永平从此失朝饥。

似闻令子心传印,便有行人口似脾。

还许秫田分靖节。

黄花重九醉东篱。

门外君子至,一切人不会。

打这闲家具,甘贽与南泉。

大地扶不起,为甚扶不起,果报还如是。

天路来兮双黄鹄,云上飞兮水上宿,抚翼和鸣整羽族。

不得已,忽分飞,家在玉京朝紫微,主人临水送将归。

悲笳嘹唳垂舞衣,宾欲散兮复相依。

几往返兮极浦,尚裴回兮落晖。

岸上火兮相迎,将夜入兮边城。

鞍马归兮佳人散,怅离忧兮独含情。

今世丰华,此生贫窘,算来总是前缘。

荣枯好丑,无党亦无偏。

只在灵明布种,唯招召、善恶相传。

花开谢,开为福地,谢是祸心田。

英贤。

如速省,时臻命至,减势藏权。

若能还使,尽却复如然。

好把根源取正,休著染、也莫孜煎。

推真妙,不论贵贱,便是大罗天。

以退藏心,邀丘壑老。

唱酬之间,意已足考。

我以倦翼,故应知还。

高躅凛然,庶几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