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念奴娇

晚凉可爱,是黄昏人静,风生萍叶。wăn liáng kĕ ài,shì huáng hūn rén jìng,fēng shēng píng yè。

谁做秋声穿细柳,初听寒蝉凄切。shuí zuò qiū shēng chuān xì liŭ,chū tīng hán chán qī qiē。

旋采芙蓉,重熏沈水,暗里香交彻。xuán căi fú róng,[zhòng,chóng] xūn shĕn shuĭ,àn lĭ xiāng jiāo chè。

拂开冰簟,小床独卧明月。fú kāi bīng diàn,xiăo chuáng dú wò míng yuè。

老来应免多情,还因风景好,愁肠重结。lăo lái yīng miăn duō qíng,huán yīn fēng jĭng hăo,chóu cháng [zhòng,chóng] jiē。

可惜良宵人不见,角枕兰衾虚设。kĕ xī liáng xiāo rén bù jiàn,jiăo zhĕn lán qīn xū shè。

宛转无眠,起来闲步,露草时明灭。[wăn,yuān] zhuăn wú mián,qĭ lái xián bù,lù căo shí míng miè。

银河西去,画楼残角呜咽。yín hé xī qù,huà lóu cán jiăo wū yàn。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这首悼亡词,写得深曲婉转,语淡而情深,是见作者之词品颇高。开头“晚凉可爱”一句领起了上片词意。经过炎热的夏天,到了初秋夜晚,有些凉意,颇为喜人“是黄昏人静,风生蘋叶 。”在夜深人静之际,习习的凉风吹来,使人郁闷之感全消,就是这个可爱的晚凉之夜,勾引起词人对往事的回忆 。“风生蘋叶”本于宋玉《风赋 》“夫风生于地 ,起于青苹之末”的文句。“谁做秋声穿细柳?”这个反诘句式,显出了词情的波澜,表现出倾听的神情,穿过细柳传入耳鼓的是寒蝉鸣叫的凄切之声 。“寒蝉凄切”原为柳永著名词篇《雨霖铃》的首句,此句断断续续的蝉声,引起了词人的“凄切”之感,似乎更深切地反映出他蕴蓄在内心深处的悲凉情绪 。“旋采芙蓉,重熏沉水,暗里香交彻。”是虚写,重在化用古代诗句抒发情怀。《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末两句尤切合词人的境遇,不同的是彼为生离,此为死别。南朝刘宋时期的乐府民歌中有一首是:“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 。”这首诗是用香和炉的密切关系来比喻男女情爱的。此处词人偏写沉香犹存,山炉已杳。接着道“拂开冰簟,小床独卧明月。”“独卧”一词里隐含着酸楚,透露出悼亡的词旨。过片“老来应免多情,还因风景好,愁肠重结。”先荡开一笔,说自己已经老了 ,本该不再多情了吧。但词人身世坎坷,纵不多情,也会多思啊。他原籍洛阳,青年时期,志行高洁,不乐仕进。宋钦宗靖康年间,曾被召至汴京,将任为学官,他推辞说 :“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固辞还乡里(《宋史·文苑传》)。及金兵攻陷京都,他携眷属避乱南下。可以设想,他的夫人和他是患难与共,伉俪情深。他在《昭君怨》一词里,写他丧妻以后,“ 泪断愁肠难断,往事总成幽怨。幽怨几时休?泪还流 !”又在一首《蓦山溪》词里说:“ 鸳鸯散后,供了十年愁;怀旧事,想前欢,忍记丁宁语 !”这些都反映出他们夫妇之间的笃厚感情。而在丧偶以后的幽怨愁思,又是百计难遣 。在这月白风清之夜 ,恐怕更难怎能免除“多情 ”了当他一个人孤孤单单卧在冰簟上的时候,他的幽情苦绪汕然而生 :“可惜宵人不见,角枕烂衾虚设 。”他把无限的哀思凝缩在这两句里,成为全词的警句,看来似乎无典,实际上是化用《诗经·唐风·葛生 》:“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的诗句,浑然无迹,可以看出他的善于融化古代诗句的才情。“宛转无眠,起来闲步,露草时明灭。”从这几句里,可以看出他心绪不安,想尽力排遣,然而“此情无计可消除 ”,他徘徊往复,不觉得玉绳西转,已近黎明,徘徊愈久,情思愈苦 。“画楼残角呜咽 ”,残角的呜咽声,是他所赋予残角的心声,与上片的“寒蝉凄切 ”遥遥相应。由“凄切”到“呜咽”,反映出他从黄昏到黎明间哀思的发展。这首词通过对秋夜景物的点染,表达出词人的情意,以景语始,以景语终。同时词人又巧妙地化用古代诗文,自然贴切,已臻化境。

诗人简介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253篇诗文

诗文推荐

碧天无际,乍雨清烟霭,风开云月。

人在南楼,剧谈胜咏,拥碧油旌节。

银阙腾辉,冰轮驾彩,颢气资高洁。

大星不见,更容萤火明灭。

须烦翠杓琼杯,华笺象管,与我酬清绝。

谁使琵琶声到耳,轻赋荻花枫叶。

露脚斜飞,河阴低转,香篆环三杰。

莫辞终日,舞腰重看回雪。

乘兴折取一枝,满身兰麝。

然有怀,借韵作一首。

晓凉散策,恨西风不贷,一池残绿。

谁与冰轮捴玉斧,恰好今宵圆足。

树杪翻光,莎庭转影,零乱昆台玉。

荡胸清露,闲须浇下醽醁。

休问湖海飘零,老人心事,似倚岩枯木。

万里亲知应健否,脉脉此情谁属。

世虑难产,天高难问,倚遍阑干曲。

不妨随寓,买园催种松竹。

万里秋容浩荡。

一点芳姿,信道是、不比人间凡木。

刘郎初度随春到,尚记彩衣春立。

又上夫人千岁寿,相望不争旬日。

琴瑟仪刑,山河态度,长是春风识。

都将和气,蒸成满院红白。

我被五斗红陈,三升官酒,驱到_城北。

解后相逢同一笑,此会几年难觅。

宝蜡烧春,花光缟夜,未放觥筹急。

天然真乐,傥来知是疣物。

晓村深处,记当年、轻被东风吹别。

重得相看春雨屋,心事从头细说。

深院灯寒,流苏帐暖,曾梦梅花月。

如今何在,消凝分付啼鴂。

亭馆飞入腥烟,残香惟有,数朵酴醿雪。

旧燕寻巢来又去,也觉双飞声咽。

泛梗生涯,空花世界,且做杯中活。

可人兰玉,风光还有时节。

香山老矣,正商量不下,去留蛮素。

独立踌躇肠欲断,一段若耶溪女。

水底新妆,空中香袖,斜日疏风浦。

向人欲语,垂杨清荫多处。

便好花里唤船,碧筒白酒,微吸荷心苦。

佳月一钩天四碧,隐约明波横注。

雪藕逢丝,擘莲见薏,枕簟凉如雨。

一双宿鹭,伴人永夜翘伫。

百年光景,算山中、多占人间分数。

一片清风梅是主,弹压粗花俗树。

小小鱼池,深深莺谷,曲曲香云路。

堪诗堪画,是天分付闲处。

闻要跨鹤西游,家林自好,且何妨留驻。

趁取酴醿新煮酒,烧笋煎花为具。

万事皆空,千金一刻,底用闲愁苦。

无情杜宇,笑他催我归去。

宦途巘险,问急流勇退,几人闻早。

自别修门今正是,一纪生朝还到。

绿野风光,平泉草木,争似梅山好。

园林如画,芰荷香泛芳沼。

早晚玉节来临,君恩踵至,金印应如斗。

好是华堂开宴处,歌舞管弦声奏。

海上蟠桃,山中仙杏,共劝长生酒。

莫辞沈醉,年年此会依旧。

云幢凤舞,下天风、吹落轮袍仙曲。

阿母人间今百岁,两鬓犹含秋绿。

萍小乾坤,九看日月,不用长生箓。

一封天上,鼎来五色花轴。

须信寿老难侔,世间无价,空有明珠千斛。

此夕兰堂风露好,雅称飞觞支属。

十样宫眉,两行红袖,烧烛围香玉。

不妨沉醉,共拚月上华屋。

绝艳仍清淑。

烘帘昼暖,正飞花堆锦,风迟烟暮。

绿叶成阴春又老,甲子谁能重数。

梅已青圆,雪深犹记,曾捻疏枝否。

须知物外,这些光景常驻。

闻道江水东头,同门相过,不作儿女语。

醉墨凌波歌数阕,心迹都忘逆旅。

胸次扶摇,壶中光景,肯与人同趣。

栖尘功就,浩然俱待飞去。

芙蓉城郭,有羽仙骑鹤,来从何处。

曾拉茅君峰顶会,瑶佩随风吹去。

玉笈偷开,青囊拾得,笑看人间世。

藏身壶里,个中别有天地。

共约手种蟠桃,缀花结实,已是三千岁。

欲脍长鲸麟作脯,倒海聊供一醉。

偶忆寒梅,更惭小草,拂袖怀归计。

蓬莱清浅,云帆他日相遇。

一番雨过一番凉,秋入苍崖青壁。

昼日多阴,还又是、重九飘零江国。

瘦水鳞鳞,长烟袅袅,枫叶千林赤。

南山入望,为谁依旧佳色。

随分绿酒黄花,联镳飞盖,总龙山豪客。

人世高歌狂笑外,扰扰于身何得。

短发萧萧,风吹乌帽,醉里从_侧。

明年虽健,未知何处相忆。

水轩沙岸,午风轻、飘动一天晴雪。

日色晶荧光眩眼,细逐游丝明灭。

帘幕中间,楼台侧畔,浑是瑶瑛积。

缀松黏竹,恍然如对三绝。

遥认仿佛飞花,花非还似,恼乱多情客。

点染春衫无定度,又转沈香亭北。

密密疏疏,斜斜整整,似雪难分别。

坡仙不见,后人有口何说。

刘郎初度随春到,尚记彩衣春立。

又上夫人千岁寿,相望不争旬日。

琴瑟仪刑,山河态度,长是春风识。

都将和气,蒸成满院红白。

我被五斗红陈,三升官酒,驱到_城北。

解后相逢同一笑,此会几年难觅。

宝蜡烧春,花光缟夜,未放觥筹急。

天然真乐,傥来知是疣物。

楚山修竹,自娟娟、不受人间袢暑。

我醉欲眠伊伴我,一枕凉生如许。

象齿为材,花藤作面,终是无真趣。

梅风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须信下榻殷勤,_然成梦,梦与秋相遇。

翠袖佳人来共看,漠漠风烟千亩。

蕉叶窗纱,荷花池馆,别有留人处。

此时归去,为君听尽秋雨。

堂堂七尺,懔一时人物,孤映三蜀。

闲雅风流豪醉后,犹有临邛遗俗。

十载虞庠,一官楚塞,雅操凌寒玉。

江山千里,惠然来慰幽独。

落笔妙语如神,两章入手,不觉珠盈掬。

从此西归荣耀处,宁假华旌高纛。

乐府新声,郢都余唱,应纪阳春曲。

老夫一醉,故人高义堪服。

玲珑枝枝,斗妆金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