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青楼曲二首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bái mă jīn ān cóng wŭ huáng,jīng qí shí wàn sù cháng yáng。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lóu tóu xiăo fù míng zhēng zuò,yáo jiàn fēi chén rù jiàn zhāng。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chí dào yáng huā măn yù gōu,hóng zhuāng màn wăn shàng qīng lóu。

金章紫绶千馀骑,夫婿朝回初拜侯。jīn zhāng zĭ shòu qiān yú qí,fū xù cháo huí chū bài hóu。

译文

将军乘坐佩饰金鞍的白马随皇帝出征,十万军士在长杨宫宿下。

楼上窗边的少妇弹奏着筝曲,远望着队伍的尘土进入建章宫。

大军从驰道回来,把满路杨花都吹散到御沟里,盛装打扮的女子登上高楼。

迎接夫君带着千余兵马,征战胜利归来,拜官赐爵。

注释

⑴鞍(ān):套在骡马背上便于骑坐的东西。

⑵武皇:汉武帝刘彻,指代英武过人的君主,即唐玄宗。

⑶旌旗(jīng qí):旗帜,这里借指军士。

⑷长杨:长杨宫的省称,西汉皇家射猎、校武的大苑子。

⑸鸣筝:弹奏筝曲。

⑹飞尘:飞扬的尘土。

⑺建章:建章宫的省称。汉武帝所建造,在西汉都城长安的近郊。

⑻驰道:古代供君王行驶车马的道路。泛指供车马驰行的大道。

⑼御沟:流经皇宫的河道。

⑽红妆漫绾(wǎn):形容女子盛装打扮的样子。绾,盘绕起来打结。

⑾金章紫绶: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⑿骑(jì):一人一马称为一骑。

⒀拜侯:授予爵位。拜,授官。侯,侯爵。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青楼曲》第一首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两个场景:一个是白马鞍上的将军,正率领着千军万马,在长安大道上前进,渐走渐远,到后来就只见马后扬起的一线飞尘;一个是长安大道旁边的一角青楼,楼上的少妇正在弹筝,那优美的筝声并没有因楼外的热烈场景而中断,好象这一切早就在她意料之中似的。前面的场景平静,给人以优美的感觉。这两种不同的意境,前后互相映衬,对照鲜明。诗人是怎样把这两个不同的场景剪接在一个画面上的呢?这就是通过楼头少妇的神态,把长安大道上的壮丽场景,从她的眼神中反映出来。表面上她好象无动于衷,实际上却抑制不住内心的欣羡,于是就情不自禁地一路目送着那马上的将军和他身后的队伍,直到飞尘滚滚,人影全无,还没有收回她的视线。“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我们仿佛还听到她从筝弦上流出的愉快的乐声。这少妇跟马上将军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如此关注他的行动呢?这可从《青楼曲》的第二首中找到答案。原来那马上的将军是她的夫婿,他正立功回来,封侯拜爵,连他部队里许多骑将都爱到封赏。“春风得意马蹄疾”,他们经过驰道回来时,把满路杨花都吹散到御沟里去了。把这两首诗合起来看,前一首描绘的当是一支皇家大军凯旋归来的场景。由于这次胜利的不平常,连皇帝都亲自出迎了,作为将领的妻子,她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诗人未用一句话直接抒写她内心的激动,只是写她从楼头看到的热烈场景,读者却可想象到她面对这热烈场景时的内心感受。这正如北宋诗人梅尧臣对诗创作所概括的两句话:“状难写之境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长杨是西汉皇家射猎、校武的大苑子,建章宫是汉武帝建造的,都在西汉都城长安的近郊。盛唐诗人惯以汉武帝比唐玄宗,此诗也如此。诗人是借用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画卷反映盛唐时期的现实面貌。这幅描写大军凯旋的历史画卷,使人联想到唐代前期国容威赫,实力强大。试想一支千军万马的军队,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严明的纪律,怎能够旗帜鲜明、队伍整齐地前进,连楼头弹筝少妇都丝毫不受惊动?诗里还反映了唐代都城长安的一片和平景象,不言而喻,这支强大的军队,维护了人民和平美好的生活。从楼头少妇的眼中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尚武风气。唐代前期,接受了西晋以来以及南北朝长期分裂的痛苦教训,整军经武,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与强盛。“聘得良人,为国愿长征。”(敦煌曲子词)在这盛极一时的封建帝国里,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在这两首诗中,一种为国立功的光荣感,很自然地从一个征人家属的神态中流露出来,反映出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王季思)

诗人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203篇诗文

诗文推荐

报贶陟封,聿昭典礼。

镶德穹厚,归功祖弥。

丕埚尊称,尽善尽美。

寅威孝忠,以介蕃祉。

骨瘦如柴,机深似井。

画地为牢,酷行商令。

儿孙无地雪深冤,烧炷兜娄苦告天。

瑶池会罢朝元客,缟素仙棠问道装。

旋作池来分剡曲,略教花处似苏堤。

枯木嵌空微黯淡,古器虽在无古弦。

袖中正有南风手,谁为听之谁为传。

风流岂落正始后,甲子不数义熙前。

一山黄菊平生事,无酒令人意缺然。

庞公?此诗为沈辽作。

据文意当为两首诗讹成,现据外集分。

外集题第二首为《戏书》。

?襄阳庞公少检束,白发不髡亦不俗。

世所奔趋我独弃,我已有馀彼不足。

鹿门有月树下行,虎溪无风舟上宿。

不识当年捕鱼客,但爱长康画金粟。

杜口如今不复言,庞公为人不曲局。

东西有人问老翁,为道明灯照华屋。

五言七言正儿戏,三行五行亦偶尔。

我性不饮只解醉,正如春风弄群卉。

四十年来同幻事,老去何须别愚智。

古人不住亦不灭,我今不作亦不止。

寄语悠悠世上人,浪生浪死一埃尘。

洗墨无池笔无象,聊尔作戏悦我神。

凝旒肃穆,鸣佩舂容。

有酒伊醑,管磬其从。

典礼绚缛,威仪恪共。

颂尧之寿,与天比隆。

一锋不断奸凶首,千古焉知将相才。

等闲应问岂安排,一句全提隐顕该。

薄雾依依笼古径。

孤峰终不露崔嵬。

礼有三祀,备物视帝。

神临消摇,畴敢跛倚。

重觞载申,百味也旨。

神兮乐康,答我以祉。

风起兮霜下,池塘冰兮井水寒。

望清都兮鹤未还,明月兮空山。

八德水,清且美。

荡精神,浸牙齿。

乱云根,众峰里。

掬与斟,随器尔。

南宕湖边,天台山上。

踏断石桥,绝人来往,难透无过者。

一关望崖,多少空惆怅。

握不成拳,伸不成掌。

活语翻成死款招,谩骂说藕丝牵托玉象。

黄龙结制不寻常,只用阎罗断命方,生铁一团红晏下,死中再活获清凉。

萌生触发。

岁在春。

咸池始奏。

德尚仁。

惉懘以息。

和且均。

无量劫来,七颠八倒。

打破虚空,全身入草。

育我嘉止,神惠是仰。

载致斯币,庶几用享。

鼓之舞之,式翳尔神。

锡福无疆,佑此下民。

菖蒲叶老水平沙。

临流苏小家。

画阑曲径宛秋蛇。

金英垂露华。

烧蜜炬,引莲娃。

酒香薰脸霞。

再来重约日西斜。

倚门听暮鸦。

秋山骨瘦,秋水神清。

岩松寒更翠,澗月夜还明。

灵然曲木坐不语,四海九州俱太平。

山凿落兮眇嶔岑,云溶溶兮木棽棽。

中何有兮人不睹,远欹差兮閟仙府。

彼仙府兮深且幽,望一至兮藐无由。

望不从兮知如何,心混混兮意浑和。

思假足兮虎豹,超阻绝兮凌踔。

诣仙府兮从羽人,饵五灵兮保清真。

治不变俗,教不易民。

甘龙之说,亦或可循。

常人习俗,学者溺闻。

商鞅之说,异乎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