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骢马新凿蹄,银鞍被来好。cōng mă xīn záo tí,yín ān bèi lái hăo。

绣衣黄白郎,骑向交河道。xiù yī huáng bái láng,qí xiàng jiāo hé dào。

问君适万里,取别何草草。wèn jūn shì wàn lĭ,qŭ bié hé căo căo。

天子忧凉州,严程到须早。tiān zĭ yōu liáng zhōu,yán chéng dào xū zăo。

去秋群胡反,不得无电扫。qù qiū qún hú făn,bù dé wú diàn săo。

此行收遗甿,风俗方再造。cĭ xíng shōu yí méng,fēng sú fāng zài zào。

族父领元戎,名声国中老。zú fù lĭng yuán róng,míng shēng guó zhōng lăo。

夺我同官良,飘摇按城堡。duó wŏ tóng guān liáng,piāo yáo àn chéng [băo,bŭ,pù,pŭ]。

使我不能餐,令我恶怀抱。shĭ wŏ bù néng cān,lìng wŏ è huái bào。

若人才思阔,溟涨浸绝岛。ruò rén cái sī kuò,míng zhăng jìn jué dăo。

尊前失诗流,塞上得国宝。zūn qián shī shī liú,sài shàng dé guó băo。

皇天悲送远,云雨白浩浩。huáng tiān bēi sòng yuăn,yún yŭ bái hào hào。

东郊尚烽火,朝野色枯槁。dōng jiāo shàng fēng huŏ,cháo yĕ sè kū găo。

西极柱亦倾,如何正穹昊。xī jí zhù yì qīng,rú hé zhèng qióng hào。

赏析

作品赏析

  【鹤注】此是至德二载,公既为拾遗时作。故诗云:“夺我同官良。”凉州武威郡,唐属陇右,乃河西节度所治。  骢马新凿蹄①,银鞍被来好②。绣衣黄白郎③,骑向交河道④。问君适万里⑤,取别何草草⑥。  (首叙侍御赴武威。)  ①《汉书》:桓典为御史,常乘骢马,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周礼》:颁马攻特。注:牡马蹄齧,不可乘用,故因夏乘马而攻凿其蹄。②祖孙登诗:“飞尘暗金勒,落泪洒银鞍。”③《汉书》:武帝遣直指使者,衣绣衣,杖斧,分部逐捕群盗。【朱注】或曰:黄白,即汉书银黄。颜师古注:银,银印也。黄,金印也。北齐乐曲:“怀黄绾白,鵷鹭成行。”④交河,注见二卷。⑤应玚诗:“远适万里道,归来未有由。”⑥《诗》:“劳人草草。”  天子忧凉州,严程到须早①。去秋群胡反,不得无电扫②。此行收遗旷③,风俗方再造④。  (此申奉命急赴之故。)  ①宋之问诗:“严程无休隙。”②《后汉·皇甫嵩传》:“旬月之间,神兵电扫。”③收是平定安集之意。颜延之诗:“留滞感遗民。”④宋武帝诏:“弘济朕躬,再造王室。”  族父领元戎①,名声国中老②。夺我同官良③,飘飖按城堡④。使我不能餐⑤,令我恶怀抱③。  (此述同僚缱绻之情。夺我同官,盖杜鸿渐题为判官也。)  ①父之从祖昆弟为族父。《唐书》:至德二载五月,以武部侍郎杜鸿渐为河西节度使。《诗》:“元戎十乘,以先启行。”谢朓《恩教》:“任总侯怕,受钺元戎。”洙曰:元戎,元帅也。②《荀子》:“彼贵我名声。”《记》:“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库。”③《左传》:“同官为僚。”④《通鉴注》:武威郡治姑臧,旧城匈奴所筑,张氏据河西,又增筑四城厢,并旧城为五,又二城未知谁所筑。⑤蔡琰《悲愤诗》:“饥当食兮不能餐。”⑥孙楚诗:“惆怅盈怀抱。”  若人才思阔,溟涨浸绝岛①。樽前失诗流②,塞上得国宝③。皇天悲送远,云雨白浩浩④。  (此叙怜才借别之意。)  ①沈约诗:“溟涨无端倪。”②杨修书:“古诗之流。”③《左传》:“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北史·文苑传》:“江汉英灵,燕赵奇俊,并该天网之中,俱为大国之宝。”④鲍照诗:“暂交金石心,须臾云雨隔。”  东郊尚烽火①,朝野色枯槁②。西极柱亦倾③,如何正穹昊④。  (末伤边境未宁,望其力为匡救。此章前四段各六句,后段四句收。)  ①《书》:“保釐东郊,烽火,见四卷。”②《楚辞》:“形枯槁而独留。”③《列子》“常怒流于西极。”又:“折天柱。”④傅昭诗:“皇猷属穹昊。”朱鹤龄曰:去秋群胡反,赵次公、黄希诸注,皆指吐蕃,非也。《唐书》:至德元载,吐蕃陷威戎等诸军,入屯石堡,此在右河鄯等州,而河西凉州未尝陷。《通鉴》:至德二载,河西兵马使盖庭伦,与武威九姓商胡安门物等,杀节度使周泌,聚众六万,武威大城之中,小城有七,赋据其五,二城坚守。度支判官崔称与中使刘日新,以二城兵攻之,旬有七日,平之。此云群胡反,正指其事。曰去秋者,讨平在正月,而发难则在去秋,是时武威虽复,而余乱尚有未戢者,故欲早到凉州,安黎甿而按城堡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外功外行,作福因由。

不如身内真修。

调养真铅真汞,上下交流。

山前金龙嬉戏,大海中、玉虎遨游。

便警动,这无形无影,婴姹绸缪。

走上灵台对舞,更不须启口,恣意歌讴。

烂饮刀圭醉卧,宝藏琼楼。

结成胎仙踊跃,引青鸾、稳驾神舟。

归蓬岛,有金童邀赴瀛洲。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

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

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

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坤元生物,公里相宣。

蠲兹祀事,美报致虔。

清酤芬如,灵坛岿然。

酌尊奠觞,神其格焉。

玉女开金殿,金公锁玉关。

真清真净养胎仙。

云透坎离间。

贪看灵光上下。

忘了之乎也者。

神珠吐出九般霞。

跨鹤赴仙家。

煌煌道宫,肃肃太清。

礼光尊祖,乐备充庭。

罄竭诚至,希夷降灵。

云凝翠盖,风焰红旌。

众真以从,九奏初迎。

永惟休祐,是锡和平。

半世行天下,同心寡友生。

故人今又去,此意向谁倾。

白发三更语,青灯一点明,看渠还玉署。

老我正归耕。

拔宅谁能辨有无,涧边空记旧丹炉,世间自是多凡骨,何处犹寻九节蒲。

恪恭奉祀,祗的行牲。

九成爰奏,有俎斯盈。

汉皇昔事西南夷,萧然兵甲开罗施。

至今杀气满崖谷,苦雾四塞阴风吹。

十日九日不见日,见日犹应朝饭毕。

鬼心鬼面相构争,跳险缘危如鸟疾。

将军有手能接猱,腰间?鹈声嗷嗷。

三年伐尽邛山竹,蜀贾四出声名高,悬知眼中无若曹。

醺醺终日醉酕醄,一阵西风解浊醪。

归归辞吟未足,倚门还仰二山高。

吾皇尽孝,宗庙务崇尊。

钜典备弥文。

巍巍东向开基主,七世袝神孙。

追思九闰整乾坤。

环宇慕洪恩。

从今密迩高宗室,千载事如存。

辍自鹓行第一流,笑谭幕府卧青油,兰亭陈迹犹堪赋,禹穴奇书尚可求。

丞相开藩多暇日,省郎为介借前筹。

独怜无用沟中断,深羡千岩万壑游。

皇矣艺祖,九圃是式。

至哉柔祗,万彙允殖。

保兹嘉邦,介我黍稷。

酌本告虔,作配无极。

之纲之纪,允文允武。

荆舒是懲,四方无侮。

九重盛旦薰风候。

佳气氛氲横永昼。

眉心烟彩拥群仙,华宴重开同圣后。

箫韶宫殿锵金奏。

香绕祥云腾宝兽。

三千嫔御奉严宸,亿万斯年祈圣寿。

甲帐春风肯见分。

夜陪清梦当炉熏。

寻香若傍阑干晓,定见堆红越鄂君。

雕玉佩,郁金裙。

凭谁书叶寄朝云。

兰芽九畹虽清绝,也要芳心伴小醺。

古木郁沉沉,祠亭相衮临。

雷驱山外响,云结日边阴。

◇霂来初合,依微势稍深。

土膏潜动◇,野气欲成霖。

陇上连云色,田间击壤音。

明光应奏瑞,黄屋正焦心。

帝邑三川美,离宫万瓦森。

废沟鸣故苑,红蘤发青林。

南亩犹须劝,余春尚可寻。

应容後车客,时作洛生吟。

圣德至深兮,奫奫如渊;

生类娭娭兮,孰知其然。

那年私语小窗边,明月未曾圆。

含羞几度,已抛人远,忽近人前。

无情最是寒江水,催送渡头船。

一声归去,临得又坐,乍起翻眠。

留得菖蒲酒一杯。

与公今日寿筵开。

灵山排闼送青来。

须信南州高士后,持荷持节照苏台。

瑞云深处是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