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水龙吟(寄陆放翁)

谪仙狂客何如,看来毕竟归田好。zhé xiān kuáng kè hé rú,kàn lái bì jìng guī tián hăo。

玉堂无比,三山海上,虚无缥缈。yù táng wú bĭ,sān shān hăi shàng,xū wú piāo miăo。

读罢《离骚》,酒香犹在,觉人间小。dú bà《lí sāo》,jiŭ xiāng yóu zài,jué rén jiān xiăo。

任工菜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rèn,rén] gōng cài huā kuí mài,liú láng qù hòu,táo kāi chù、chūn duō shăo。

一夜雪迷兰棹。yī yè xuĕ mí lán zhào。

傍寒溪、欲寻安道。bàng hán xī、yù xún ān dào。

而今纵有,新诗冰柱,有知音否。ér jīn zòng yŏu,xīn shī bīng zhù,yŏu zhī yīn [fŏu,pĭ]。

想见鸾飞,如椽健笔,檄书亲草。xiăng jiàn luán fēi,rú chuán jiàn bĭ,xí shū qīn căo。

算平生、白传风流,未可向、香山老。suàn píng shēng、bái [chuán,zhuàn] fēng liú,wèi kĕ xiàng、xiāng shān lăo。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刘过是陆游的晚辈,他比陆游小近三十岁,但是“整顿乾坤” 、“誓斩楼兰”的英雄气质和“身在江湖,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将他们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首词是陆游归隐山阴后刘过寄给他的一首赠答词 ,词中细致地铺叙了陆游归隐生活逍遥闲适,表达了作者对陆翁的殷殷思慕之情,同时又希望他能够重新出山,为国家建立一番功勋事业。这首词笔势纵横跌宕,语言深沉明快,构思新奇,寓意深微,确如刘熙载《艺概》所说 :“刘改之词,狂逸之中自饶俊致。”作者成功地运用艺术的辩证法,把“归田好”与“未可向 、香山老”,即把归隐与入世两种看似矛盾的生活理想融为一体,表达作者放翁归隐山阴似肯定而又未肯定的复杂感情,是本词的突出特点之一。放翁喜纵论天下大事,且不拘礼法,故被论者讥为“燕饮颓放”而罢职。作者或许有感于此而赋词“寄陆放翁”的。词从归田之乐写起。首句以李白与贺知章作比,称赞放翁的诗才,但现已罢职退居山阴,故次句接着写他“归田”,着一“好”字 ,便写出归田之乐了。这是总写 。“玉堂”以下至上片结束,从快乐程度 、生活情趣与处世态度三个方面,分写归田之乐。“玉堂”三句,写归田的快乐程度,高过天上人间一切乐事。玉堂(翰林院的别称,此处泛指高级文学侍从供职之所),就官府而言 ,“玉堂无此”,说明“居官之乐”根本无法和归田之乐同日而语;三山,就仙境而言,仙山虚无缥缈,微茫难求,又说明神仙之乐也不如归田之乐现实、可求 。“读罢《离骚》”三句,具体描述归田生活。“读罢《离骚》” ,写闲居读书;“酒香犹在”,写长夜痛饮。《世说新语·任诞篇》王恭言 :“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放翁把个人荣辱得失置之度外,自然“觉人间小 ”,而自乐其乐了。接下去运用刘禹锡诗意,以“菜花葵麦”四句,从处世态度写放翁的归田之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与序说,从他贬官连州到这次还朝,玄都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百亩庭中半是青苔,当年盛极一时的桃花已荡然无存,只剩下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之中了。刘禹锡用桃花比喻新贵,比喻弄权的小人,而又以玄都观的变化暗示了朝廷的人事变动。作者反其意而用之,说明放翁自归隐以后,既已不以朝廷小人得势为怀 ,就任“菜花葵麦”之地又新开多少桃花、增添多少所谓“春色”去吧。后来鲁迅先生写过“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自嘲》),与此差可相似。这几句词,既是看破世事的解脱语,又是对朝政无可奈何的反讽和嘲弄。它既深刻揭示了放翁内心世界的矛盾,又巧妙地引出了下片作者劝放翁入世的记叙。所以,歇拍处的这四句起到了暗示 、提顿、过渡、转折等多重作用,是大手法大笔力,不可等闲视之。过片以后,写对放翁的思慕和希望他重新出山的劝勉 。《世说新语·任诞篇》说:“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 ,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一夜”三句,以戴安道喻放翁,以王子猷自比,既表现了作者对放翁的思慕,欲至山阴拜访;又暗示他也拟“招隐” ,约请放翁出山之意。“而今”三句,又运用韩愈奖掖后进刘叉的典故(见《旧唐书·韩愈传》),说明自己虽具诗才将略,但知音难觅,伯乐难求,只有同样才气超然的放翁才对自己青眼有加,乱目相看,将自己比作虽有将才而郁郁不得志的李广,并说:“李广不生楚汉间 ,封侯万户何其难”(《赠刘改之秀才》),可以说是知己。放翁以刘过不能封万户侯为可惜,惺惺惜惺惺,才人怜英雄,刘过自然也希望放翁能再度出山,立功异域,名垂青史。故“想见”以下五句盛赞放翁既有文才,又有武略,当亲草檄书,报国杀敌,万万不可在归田之中了此一生。可以说,不能忘情世事,积极入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刘过与放翁最可爱、最可敬的地方。在整首词中作者使用层层深入的写法,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展现了放翁的生活与内心世界,反映了他看似狂放而实俊逸的思想品格,从内容方面形成了本词“狂逸之中自饶俊致”的艺术风格。“狂逸之中自饶俊致”的艺术风格,不仅表现在作品的内容上 ,还在作品的构思与结构上表现出来。从作品的艺术构思与结构来说,这首词不是采用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种词人惯用的方式,而是大胆地打破习惯体式的束缚,用全词来叙事,并把抒情寓于叙事之中。而在叙事时,它不完全根据形式安排内容,而是根据内容的需要结构作品 。因此 ,从词的开头到“有知音否”一十八句,主要是从各个方面铺叙放翁的隐居生活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意脉贯通,气势如虹,一气呵成;然后出人意外地把笔锋一转,希望放翁在国难当头之际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而不要象白居易一样在归隐中终此一生。这样写,似乎前后矛盾,其实是矛盾的统一体,是以弃官归田之乐反衬弃隐从戎之需,而且前边把“归田之乐”渲染得越充分,也就把后边弃隐从戎、杀敌报国的思想衬托得越光辉,越能表现作者以及放翁矢志报国、至死不渝的爱国品质。在这里 ,作者以前边的十八句反衬后边的六句,以后边的六句压倒前边的十八句,非有“如椽健笔”,确实难以做到。这又显示了作者笔力之雄健,构思之新奇,词风之俊逸。“ 狂逸之中自饶俊致”,还表现在语言的运用方面。这首词用典较多。张炎《词源》说 :“词中用事最难 ,要紧首题,融化不涩。”这首词或明或暗地用了李白、贺知章、王恭、王徽之、柳宗元、刘叉、刘禹锡和白居易等八九个人的典故。但它所运用的典故,不仅大都切合人物的身份——诗人,人物的活动地点——山阴,而且用得妥贴,自然天成,毫无斧凿痕迹和晦涩的毛病。这是因为他把典故融化在词境中,使之成为词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狂客”二字,用的就是贺知章的典故。贺知章号四明狂客,年老辞归山阴,放翁亦隐山阴,故刘过以贺知章拟放翁,这样用典就很妥当。用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典故比拟自己欲访放翁 ,也贴切之极。再如“读罢《离骚》,酒香犹在”二句,就是从《世说新语》和柳宗元的诗句化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它反复倾诉了屈原对祖国命运的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腐朽贵族集团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准备以身殉国的壮烈情怀。由于它影响巨大,六朝人便把“痛饮酒,熟读《离骚》”看作名士的标志。柳宗元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贬官永州 ,也以“投迹山水地,放情读《离骚》”(《游南亭夜还叙志》)。刘过使用上述典故写放翁归隐,就不是单纯地叙述他的读书饮酒的生活,还表现了他饮慕屈原的峻洁人品,如六朝高士的洁身自好,以及对政治失意的愤慨,这就大大增加了词的容量,扩大了词的内涵,提高了词的表现力。

诗人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457篇诗文

诗文推荐

早知花木今无主,不把丰碑累放翁。

君家少室西,为复少室东,别来几日今春风。

新买双谿定何似,馀生欲寄白云中。

道同曾未毫端,相别相逢会者难。

偶此又蒙清照及,松风桂月袭人寒。

都不醒。

鸟倦云飞。

两得无心总是归。

古人逝矣。

旧日南窗何处是。

莫负青春。

即是升平寄傲人。

莫非魔境。

强向中间谈独醒。

一叶才飞。

便觉年华太半归。

醉云可矣。

认著依前还不是。

虚过今春。

有愧斜川得意人。

莫怪红巾遮面笑,春风吹绽牡丹花。

憭栗之秋,骚人所悲。

彼僧何为,乃写以辞。

绝艺出尘,亦寄焉耳。

云烟苍茫,在此幅纸。

谁能采芹,不适有获。

果蓏树之,则食其实。

岂弟君子,孔敬且力。

单于不向南牧马,席萁遍满天山下。

(《咏席萁帘》)却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

(见《事文类聚》)锦江诗弟子,时寄五花笺。

(以下见《海录碎事》)花烧落第眼,雨破到家程。

一朝金凤庭前下,当是虚皇诏沈曦。

宣城四面水茫茫,草盖江城竹夹墙。

微官同侍苍龙阙,直谏偏推白马生。

(《寄李补阙》,出《诗式》)。

黄子侬故人,危子侬门生。

向来同登漱玉亭,银河洗面醉不醒。

四年二子不见面,过眼光阴掣飞电。

今晨忽得问政碑,黄子作堂危子词。

危子笔力乃尔进,黄子佳政不须问。

寄言二子各努力,古人也是人作得。

孤坐默默,倚杖沉沉。

石怀云而无像,松啸风而有音。

应兮珠盘不拨而自转,湛兮玉井随汲而弥深。

诸尘不受兮十分清气,三际无寄兮一片閒心。

洞中日月无朝夕。

晃朗云衢通宝陌。

上明紫脑承三清,下照黄河常五色。

自然霞结玲珑宅。

内有长生三岛客。

未彰云外去时踪,已到眼前来显

子能承父业,赚杀几多人。

家破人亡后,无门寄此身。

愁人莫向愁人说,说向愁人愁杀人。

已丑太常第,君家登两翁。

黄鹄久仙去,不亡有流风。

小阮最逸群。

未几鱼化龙。

江城始解后,岩邑仍过从。

谓予偕二父,联名千佛中。

一见辞色庄,再款肺腑通。

议论到易象,或借听于聋。

我行踏京尘,君栖簿书丛。

情亲不厌久,语别殊匆匆。

回首川陆隔,天寒悲塞鸿。

漪澜堂下水长流,暮暮朝朝客未休。

纵有《茶经》无陆羽,空教煎白老僧

残雪林塘春意浅。

倚碧玉、阑干日晚。

天涯五色明如翦。

上有新蟾占断。

从别后、水遥山远。

倩说与、天台刘阮。

方壶只有梅花伴。

不似桃花庭院。

北郊时冽,南陆辉处。

奠本虔诚,献弥恭虑。

上延祉福,下承欢豫。

广乐送神,神其整驭。

鹍鹏徙海,龙蛇起陆。

思妙天随,神钟鬼哭。

垂露在手,非烟眩目。

锦绂琼机,光我韫椟。

暮山层碧。

掠岸西风急。

一叶软红深处,应不是、利名客。

玉人还伫立。

绿窗生怨泣。

万里衡阳归恨,先倩雁、寄消息。

闻说黄金厩,骐麟惜中别群。

犹来果下马,不必五花纹。

骏骨愁时晚,薌萁念夕矄。

老夫慵杖履,待汝入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