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写山42 个结果。
  •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 渭川千亩入秦关,淇澳青青水一湾。

    两地高风来拱向,中间突兀太行山。

  •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

  •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 山重叠。

    悬崖一线天疑裂。

    天疑裂。

    断碑题字,苔痕横啮。

    风声雷动鸣金铁。

    阴森潭底蛟龙窟。

    蛟龙窟。

    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 山,耸峻,回环。

    沧海上,白云间。

    商老深寻,谢公远攀。

    古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

    树岛西连陇塞,猿声南彻荆蛮。

    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余麋鹿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