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写人387 个结果。
  •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有周不显,帝命不时。

    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

    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

    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王国克生,维周之桢;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假哉天命。

    有商孙子。

    商之孙子,其丽不亿。

    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

    殷士肤敏。

    裸将于京。

    厥作裸将,常服黼冔。

    王之荩臣。

    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

    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 唐临为万泉丞。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曰:“明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

  •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

    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

    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 拔剑绕残樽,歌终便出门。

    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

    勇死寻常事,轻雠不足论。

    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 当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张甚。

    郡邑之良,泣而就逮。

    侯少年甫任事,人皆为侯危。

    侯笑曰:“不然。

    此蒙庄氏所谓养虎者也。

    猝饥则噬人,而猝饱必且负嵎。

    吾饥之使不至怒;

    而饱之使不至骄,政在我矣。

    ”已而果就约。

    至他郡邑,暴横甚,荆则招之亦不至。

    而是时适有播酋之变。

    部使者檄下如雨,计亩而诛,计丁而夫。

    耕者哭于田,驿者哭于邮。

    而荆之去川也迩。

    沮水之余,被江而下,惴惴若不能一日处。

    侯谕父老曰:“是釜中鱼,何能为?

    ”戒一切勿嚣。

    且曰,“奈何以一小逆疲吾赤子!

    ”诸征调皆缓其议,未几果平。

    余时方使还,闻之叹曰:“今天下为大小吏者皆若此,无忧太平矣。

    ”小民无识,见一二官吏与珰相持而击,则群然誉。

    故激之名张,而调之功隐。

    吾务其张而不顾其害,此犹借锋以割耳。

    自古国家之祸,造于小人,而成于贪功幸名之君子者,十常八九。

    故自楚、蜀造祸以来,识者之忧,有深于珰与夷者。

    辟如病人,冀病之速去也,而纯用攻伐之剂,其人不死于病而死于攻。

    今观侯之治荆,激之耶,抑调之耶?

    吏侯一日而秉政,其不以贪功幸名之药毒天下也审矣。

    侯为人丰颐广额,一见知其巨材。

    今年秋以试事分校省闱,首取余友元善,次余弟宗郢。

    元善才识卓绝,其为文骨胜其肌,根极幽彻,非具眼如侯,未有能赏识其俊者。

    余弟质直温文,其文如其人,能不为师门之辱者。

    以此二士度一房,奚啻得五?

    侯可谓神于相士者也。

    侯之徽政,不可枚举。

    略述其大者如此。

    汉庭第治行,讵有能出侯上者?

    侯行矣。

    呜呼。

    使逆珰时不为激而为调,宁至决裂乎?

    谁谓文人无奇识,不能烛几于先也。

  • 柳带摇风汉水滨,平芜两岸争匀。

    鸳鸯对浴浪痕新。

    弄珠游女,微笑自含春。

    轻步暗移蝉鬓动,罗裙风惹轻尘。

    水晶宫殿岂无因。

    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

  • 骍骍角弓,翩其反矣。

    兄弟婚姻,无胥远矣。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

    尔之教矣,民胥效矣。

    此令兄弟,绰绰有裕。

    不令兄弟,交相为愈。

    民之无良,相怨一方。

    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

    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

    如食宜饇,如酌孔取。

    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莫肯下遗,式居娄骄。

    雨雪浮浮,见晛曰流。

    如蛮如髦,我是用忧。

  •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

    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

    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

    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

    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

  •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

    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

    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

    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

    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

    仕而居官者罢其给。

    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

    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

    」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

    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

    妻之族,无冻馁者;

    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

    以此而为隐君之赐乎?

    彰君之赐乎?

    」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

    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

    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也;

    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

    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晏子为近之。

    观文正之义,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

    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锺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也哉!

    况于施贤乎!

    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

    而族之人操瓢囊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

    况于他人乎!

    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

    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