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灵山观金灯

嵯峨灵金山,峭壁偕天长。

巑屼万苍翠,无复敢颉颃。

登临劳远目,久羁尘俗韁。

天风送筇屐,此愿今一偿。

所喜侍老亲,贔屭升崇冈。

琪树蔼柔丝,瑶草超群芳。

松声入幽怀,妙乐非笙簧。

好鸟相劝酬,醉我林中觞。

我吟游仙诗,客和招隐章。

起舞沸欢笑,人影乱夕阳。

何妨阿堵女,山北敞虚堂。

石池閟甘泉,瓦炉腾妙香。

昔言山有灵,金灯夜呈祥。

信哉华严经,佛眉施白光。

澄公有妙力,一笑通禅房。

讵知山石间,而有金光藏。

崦嵫下朱景,山气相激扬。

若以色见佛,于法参与商。

我生事迂阔,咄咄颠复狂。

读书猎千古,浩气凌八荒。

乃欲落须发,掬水曹溪傍。

吹以无孔笛,倒骑牛一场。

手击混沌开,有此硬脊梁。

指点生死根,棒喝行诸方。

诗人简介

吴龙翰(1229—?)字式贤,号古梅,歙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吴龙翰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172篇诗文

诗文推荐

绝攀缘,心上生光莹。

朗然变化。

无穷异景。

这密妙、教贤省。

内貌宜,手速整。

悟后分凡圣。

亘初灵明,火内正劲。

锻炼出、清中静。

留得菖蒲酒一杯。

与公今日寿筵开。

灵山排闼送青来。

须信南州高士后,持荷持节照苏台。

瑞云深处是三台。

明如镜,黑如漆。

四七二三,多虚少实。

灵山拄杖,且拈告壁。

二千年前,灵山付嘱品。

二千年后,吴地流通分。

大虚无云,清镜无痕。

如意举手,花雨缤纷。

契南岳不传之旨,见灵山未散之人。

妙圆体极,即相非真。

灵山话月,曹溪指月。

检点将来,只得半橛。

闰二月十有五,灵山有语今分付。

心洞十方,通今贯古。

途路未归人,朝朝复暮暮。

不醉桃花村,定入杏花坞。

何如相唤复相呼,飞来峰下喫茶去。

头圆象天,足方象地。

耳朵闻声,鼻孔出气。

马驹踏杀天下人,瞎驴不受灵山记。

出佛身积压,破和合僧。

驴腮马颔,逞技矜能。

堪笑灵山儿戏剧,聚头争看蜡人冰。

灵山付嘱人,示现威棱身。

在欲而无欲,居尘不染尘。

等闲伸出擎天手,拨转如来正法轮。

昨日入院,今朝设粥。

斋罢吃茶,参前澡浴。

个是灵山亲付嘱。

灵山一会,泥团土块。

问讯烧香,和贓捉败。

灵山话月,曹溪指月。

玉乳峰前,相呼看月。

纵饶光透十虚,未句成第二月。

诸人要见真月麽,非暗非明,非圆非缺。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兰膏爇处心犹浅,银烛烧残焰不馨。

好向书生窗畔种,免教辛苦更囊萤。

(金灯花。

《事文类聚》)。

遥想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以下见《海录碎事》)头上金雀钗,腰珮翠琅玕.芦洲客雁报春来。

不问有言,不问无言。

灵山拄杖,斜靠壁边。

风光都占尽,不费一文钱。

送君报最登朝路。

初整曹装处。

又因杯酒见余情。

凉雨灵山阁上、月初晴。

醺然领客襟怀底。

消处阑干倚。

风流别乘我依归。

清誉冰溪棠荫、绿漪漪。

德山雨点棒,临际雷奔喝。

收拾将来,七零八落。

灵山咬定牙关,尽力也难提掇,睦州拶折云门脚。

灵山话月,曹溪指月。

递代相传,证龟成鳖。

结夏解夏,灵山旧制。

鹅以瓶拘,鱼以网系。

风雷变化在今时,霄汉振飞何更拟。

灵山标榜,五指舒光。

少室真规。

断肱立雪。

尘中辨主,盘山踪迹犹存。

杓柄妥来,象骨家风尚在。

流通密旨,建立法幢。

全藉高人,方能巨济。

然后玄关大启,四海一家。

任他六臂三头,到此也应拱手。

须弥顶上非凡木,白藕峰前得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