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闻赵芳洲已归武康梅廨

归来慰我思,山畴稻田熟。

雨骤不终朝,水退出平陆。

梅庐暮色黯,欲入足尚缩。

月地举深杯,杯光泛纖菊。

灯明不藉辉,来去绝惭恧。

所恨怀宝迷,失计资薄禄。

鄙人更旷纵,肯作阮途哭。

有时得亲书,多是不再读。

诗人简介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673篇诗文

诗文推荐

深沉蛛网通归梦,紫翠春山接去舟。

因为衔泥污锦衣。

垂下珠帘不敢归。

饱谙风月归,庶几无虚还。

都不醒。

鸟倦云飞。

两得无心总是归。

古人逝矣。

旧日南窗何处是。

莫负青春。

即是升平寄傲人。

莫非魔境。

强向中间谈独醒。

一叶才飞。

便觉年华太半归。

醉云可矣。

认著依前还不是。

虚过今春。

有愧斜川得意人。

古桧吟风,寒鸦布陈。

不落见闻,几人错认。

不错认人,道士擎拳,阇梨问讯。

玉宸朝晚,忽掩赭黄衣。

愁雾锁金扉。

蓬莱待得仙丹至,人世已成非。

龙轩天仗转西畿。

旌旆入云飞。

望陵宫女垂红泪,不见翠舆归。

已回邻面三年粉,又结寒丝几茧冰。

几声天外归鸿。

穷极天窥涘,幽阴地绝春。

石坛荒拆鬼,药媪下羌神。

头号雀分疏事,晴山亲近人。

刲羊留髓骨,正欲卜归辰。

乡于宗桃,维圣于之孝。

参胜素虬,还归自庙。

端闱百常,声环七校。

万邦倾瞻,天若覆奉。

长安唯白石,与我最相关。

每到难逢面,翻思懒下山,欲归愁路远,小往待君还。

尽日看幽桂,无人似我闲。

政术自学术,本来同一机。

后生溺华采,用世理或违。

恭惟自孔氏,六籍探险指归。

心清事自简,吏瘠民则肥。

吴兴有君子,淡如朱丝琴。

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

嗟余与夫子,相避如辰参。

(退翁官于蜀,余在京师,余归而退翁去。

及余官于吴兴,则退翁亡矣。

)犹喜见诸郎,窈然清且深。

异时多良士,末路丧初心。

我生不有命,其肯枉尺寻。

叶随流水归何处,牛载寒鸦过别村。

夜寒江净山含斗。

起来搔首。

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乱鸦啼后。

归思浓如酒。

”公时在泉南签幕,依韵作此送之。

又有送汪内翰移镇宣城长篇,见集中。

比有《能改斋漫录》载汪在翰苑,娄致言者,尝作“点绛唇”云云。

最末句,“晚鸦啼后,归梦浓如酒。

”或问曰:“归梦浓如酒,何以在晚鸦啼后?

”汪曰:“无奈这一队畜生何。

”不惟事失其实,而改窜二字,殊乖本义。

嫩绿娇红,砌成别恨千千斗。

短亭回首。

不是缘春瘦。

一曲阳关,杯送纤纤手。

还知否。

凤池归后。

无路陪尊酒。

瀚海重润,地纪亦归。

吞受百渎,限制北陲。

一视同仁,我心则怡。

嘉荐玉币,神其格思。

阴山女汉服,初裁泪如雨。

自看颜色宜汉装,琵琶岂复传胡谱。

赤车使者传琵琶,翩然雌凤随凰去。

岂不怜此女儿心,父母生身远有祖。

平生父母九原恨,得幸一朝收拾取。

使者高义重咨嗟,衣裳盟会其敢许。

汉装汉曲阴山坟,七十年来愁暮云。

即今山川还汉家,泉下女儿闻不闻。

谁将一樽内库酒,招此芳魂亦何有。

崔卢旧族自豪英,顾此女儿惭色否。

巍巍之功惟陛下,万岁百男固宗社。

赫赫雷电暂出车,陶陶韶濩咏归马。

墨庄侍读如尚在,应有好辞献寿斝。

神之来止,风驭云翔。

神之旋归,有迎有时。

歌以送之,声筦锵锵。

何以惠民,岂年穰穰。

停画_。

天外水澄烟碧。

莫看遨头人似织。

今年都老色。

最苦今朝离夕。

未卜今年归日。

生怕晚风消酒力。

愁城难借一。

驱车兮与马,蹇吾行兮胡为乎在中野?

登彼兮崇丘,下茫茫兮九州,思君子兮不得与驾以游。

山有出云兮木亦有柯,我将归兮忧之如何?

登青丘,有怀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