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谢安才业自超群,误长清谈助世纷。

秦晋区区等亡国,可能王衍胜商君。

诗人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761篇诗文

诗文推荐

芾赞谢安帖,而嘉而得太帝之翰墨。

龙迹震惊,言犹未泐,岂知其身被帝泽也载。

士患不能,不患不知,百世俟圣,乃今见之,予将以之为行己之师。

陶陶兀兀。

尊前是我华胥国。

争名争利休休莫。

雪月风花,不醉怎生得。

邯郸一枕谁忧乐。

新诗新事因闲适。

东山小妓携丝竹。

家里乐天,村里谢安石。

噫吁嘻,秋风从天来,一扫酷吏热。

嗷嗷天下心,无复苦炊爇。

丛丛篱边花,幽香知素节。

与化同一啸,世事花能说。

前兮酷暑在,击揖志如铁。

岂无如谢安,围棋声未歇。

胸中森甲兵。

千里胜自决。

诗人扪虱穷,忧时心惙惙。

歌秋风兮歌国风,问知音兮问豪杰。

下马东山路。

恍临风、周情孔思,悠然千古。

寂寞东家丘何在,缥缈危亭小鲁。

试重上、岩岩高处。

更忆公归西悲日,正__、陌上多零雨。

嗟费却,几章句。

谢安雅志还成趣。

记风流、中年怀抱长携歌舞。

政尔良难君臣事,晚听秦筝声苦。

快满眼、松篁千亩。

把似渠垂功名泪,算何如、且作溪山主。

双白鸟,又飞去。

阮籍颇推咸,谢安已举玄。

盛事如昨日,风流想当年。

嶷嶷次对公,人物艺且贤。

文忠命世豪,植本浚其源。

世家不乏人。

名德见所传。

郎官后来秀,骨相尤卓然。

庭中生玉树,池下出龙泉。

向来宅大忧,未了粥与饘。

吉服事朝请,高名动陶甄。

青云要平步,一岁期九迁。

人事喜倒置,正直成党偏。

一笑就閒散,拂衣遽言旋。

及门听传呼,和气欢相延。

共止一区宅,分食二倾田。

远从物外游,高谢区中缘。

方须康乐屐,岂问祖逖鞭。

人生规远大,跬步何足言。

风雨听朝鸡,结束无安眠。

何如一丘壑,耳目清不烦。

嘉禾荫沼沚,可濯亦可沿。

有酒自献酬,醉操云峤篇。

慕此冥冥鸿,念彼跕跕鸢。

贱子不适用,受性愚且颛。

晚忝登门游,缪称嫫母妍。

眷言林下期,雅尚寄所便。

野服袖漫刺,乘凉过东阡。

谢安涵雅量,叔夜赋刚肠。

清宵假寐,应笑长孺卧淮阳。

尽彻东平屏障,不废南楼谈咏,宴寝自凝香。

庭下一B636土,须避赤帷裳。

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

百年乔木阴下,僵立两蛟苍。

目送千山爽气,帘卷一城风月,杖履合彷徉。

他日峨眉秀,相望隔明光。

孙发厅事前古冢,得双石,因以为堂名。

石上有昔人题识云:叠峨眉山于文会堂前。

客里送行客,常苦不胜情。

见公秣马东去,底事却欣欣。

不为青毡俯拾,自是公家旧物,何必更关心。

且喜谢安石,重起为苍生。

圣天子,方侧席,选豪英。

日边仍有知已,应剡荐章间。

好把文经武略,换取碧幢红旆,谈笑扫胡尘。

勋业在此举,莫厌短长亭。

轩冕喜而忧,山林静而閒。

宠辱皆妄事,请看槐梦安。

世人悟此少,低头缚微官。

足跌尚欲趋,翼倦不肯还。

谢公湖海士,着眼高尘寰。

心如玉壶冰,当暑气自寒。

怀璧不愿市,懒上青云端。

亲朋劝之仕,晚出弹其冠。

未令据槐厅,亦合登蓬山。

造物拙用大,束带来侯藩。

掉头厌多事,袖手思故园。

眉间已黄色,镜里犹朱颜。

家住玉笥西,别有壶中天。

千亩稻秫肥,三径松菊繁。

妙得诗酒趣,小作杖屦缘。

鸿飞霄汉外,蝉蜕尘埃间。

我方自窘束,仰屋坐长叹。

仰屋坐长叹。

欲仕苦无津,欲归苦无田。

野鹿念丰草,老骥困短辕。

终当抱琴书,从公掩云关。

昔日谢安石。

求为淮海人。

彷佛新亭岸。

犹言洛水滨。

南冠今别楚。

荆玉遂游秦。

倘使如杨仆。

宁为关外人。

燕子楼成月满栏。

缕金衣就酒翻澜。

从前乐府知多少,再到东山记谢安。

东湖亭下簇金鞍。

四座浃青欢。

人物画中看。

只枉了、刘郎鬓斑。

花枝袅娜,酒杯潋滟,全不放春闲。

丝竹旧东山。

畅好个、风流谢安。

我把酒,听君歌。

美人娟娟花灼灼,月照金樽光绰约。

有酒有歌君亦愁,把酒听歌君亦乐。

我有鹦鹉杯,君有鸬鹚杓。

一杯一杯复一杯,酒尽还沽共君酌。

我把酒,听君歌。

天不荒,地不老,人生百年休草草。

对花对酒且高歌,盖世功名亦枯槁。

满堂金玉守者谁,万事何如酒杯好。

君不见巢父许由空洗耳,伯夷叔齐空饿死。

范蠡扁舟挟西子,五湖风浪兼天起。

又不见相如怀璧空归来,廉颇善饭何壮哉。

谢安携妓入东山,苍生望望霖雨乾。

把酒劝君饮,请君为我歌。

燕昭筑台金满地,郭隗登台多意气。

刘琨梦里起听鸡,班超万里封侯归。

吾不见浣花溪头老翁哭,白首为儒守茅屋。

雪压新年,花开想迟,莺来甚难。

喜杯有屠苏,春风滟滟,盘余苜蓿,朝日团团。

六十年来,寻常交际,江海鸥盟总不寒。

移家处,每涉园成趣,居谷名盘。

忘情世味心酸。

但吟得新诗似得官。

尽教我低头,三间茅屋,从他高步,百尺危竿。

白首无成,苍生应笑,不是当年老谢安。

琴书里,且消磨晚景,受用清欢。

我公自言老,能事如少年。

我公自言退,人材望陶甄。

公功在本朝,本朝方赖焉。

公德在斯民,斯民宁舍旃。

中年倦政机,去若浮云旋。

名山占形胜,筑堂苍翠巅。

窪樽为壶觞,虚籁为管弦。

招攜足宾客,啸傲穷云烟。

胸中万卷书,三峡倾词源。

兴来不停缀,摛华笔如椽。

登临出妙语,珠玑落清圆。

不数刘白辈,一斗真百篇。

裴傅堂绿野,赞皇墅平泉。

东山谢安妓,五湖范蠡船,四子之於公,器业微差肩。

公之於四子,趣尚并其全。

公术可活国,公力可回天,苍生望公起,天子忘公艰。

伫瞻丹凤诏,衮衣来陛前。

三入知眷殊,一夔见任专。

发挥中兴业,开闢造化权。

拯焚而救溺,持危而扶颠。

雍容复密勿,造膝陈一言。

长驱卷沙漠,擣穴空腥羶。

谈笑九州复,欢呼两宫还。

四海各安堵,六军同晏眠。

跻民入仁寿,致主登光宣。

图像冠云台,勒功照燕然。

功成了不居,高谢区中缘。

拂衣赤松游,辟谷求神仙。

去去蓬莱路,云螭不受鞭。

斜阳红尽暮云碧,一片天光涵水色。

海涛拥出烂银盘,千里婵娟共今夕。

主人邻客登东山,踏碎寒光看秋液。

星河倒景浸空明,露华溥玉夜气清。

冯夷激水水欲立,海若辟易天吴惊。

孤舟卷帆泊烟屿,古木撼壑生秋声。

恁高人在金鳌背,间看潮生烟渚外。

老龙翻海云气寒,长鲸卷雪浪花碎,茫茫万顷沧浪中,屹立孤峰锁苍翠。

山巅扫石罗樽罍,宾主传杯不放杯。

骚客掀髯赋诗去,山童踏月携琴来。

剧谈浩饮不知醉,仰天大笑欢颜开。

倒著接罗欲起舞,乾坤清气入肺腑。

天边风月空四时,眼底江山自千古。

谢安蹑屐游东山,袁宏登舟宴牛渚。

庾亮南楼今在不,坡仙赤壁知何许。

满眼往事转头空,千年人物俱尘土。

人生光影若湍流,霜痕易点双鬓秋。

胸中勿着尘俗事,眉间休锁名利愁。

我辈适意在行乐,古人所以秉烛游。

月山追忆旧游地,尽写风烟入缣素。

我来见画如见景,想像高唐犹可赋。

诸君后会应可期,云萍合散今何之。

安得扁舟澉川去,日与杖履相追随。

登山把酒醉明月,共看此画歌此诗。

憎人虎豹守天关。

(并)嗟蜀道、十分难。

说与沐猴冠。

这富贵、於人怎谩。

忘形尊俎,能言桃李,日日在东山。

不醉有馀叹。

唱好个、风流谢安。

韩愈文章盖世,谢安才貌风流。

良辰开宴在西楼。

敢劝一卮芳酒。

记得南宫高第,弟兄都占鳌头。

金炉玉殿瑞香浮。

名在甲科第九。

气佳哉、烟紫石头城,云碧雨花台。

想东山前后,望春树绿,看晚潮回。

自古英雄豪杰,无不待时来。

拥鼻微吟处,山静花开。

商皓亦尝如此,羡苍生皆有,瞻望之怀。

但淝河洛涧,此事偶然谐。

疑是彼、八公草木,得神明、相亮不相猜。

西州泪,千年犹湿,回望兴哀。

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

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

酣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

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男儿勋业古来难。

叹人世,几千般。

一梦觉邯郸。

好看得、浮生等闲。

红尘尽处,白云堆里,高卧对青山。

风味似陈抟。

休错比、当年谢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