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书楼夏晚

地僻无他管,楼危有剩凉。

远流通越派,残日共秦光。

鸟道顽云黑,人家病叶黄。

高情梦箕颍,头景画潇湘。

山药香多桂,渔歌浊少商。

太平知可喜,何者是簪裳。

诗人简介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34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客橹行何晚,邻机织未休。

夏蟹新中食,初菘脆入虀。

秋色偏宜晚望中。

二三疏竹夏无暑,一两残僧书掩门。

灵之来下,以雨先驱。

灵之旋驭,五云结车。

操环应夏,发匣瑞虞。

真人在御,来献珍符。

地旷日难晚,海宽天欲浮。

于穆媪神,媲德彼天。

我修毖祀,以莫不虔。

肆陈时夏,干羽相宣。

灵其来游,降福绵绵。

城晚通云雾,凉亭到芰荷。

好景侬家披得去。

前村雪屋云深处。

一棹清歌归晚浦。

真佳趣。

知谁画得归缣素。

宝钗整鬓双鸾斗。

睡未醒、熏风襟袖。

彩丝皓腕宜清昼。

更艾虎、衫儿新就。

玉杯共饮菖蒲酒。

愿耐夏、宜春厮守。

榴花故意红添皱。

映得人来越瘦。

安装闻难及庐山老,晚见丧归南海翁。

犹被卹章虽弗逮,竟成全节略相同。

事惟有死仲连子,貌乃如生颜鲁公。

不尽哀荣千载下,爽鸠墟垅几秋风。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

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

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

无限幽恨,寄情空殢纨扇。

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

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夏围初结。

绿深深处红千叠。

杜鹃过尽芳菲歇。

只道无春,满意春犹惬。

折来一点如猩血。

透明冠子轻盈帖。

芳心蹙破情忧切。

不管花残,犹自拣双叶。

腊前雪里。

几处梅梢初破蕊。

年后江边。

是处花开晚更妍。

绝知春意。

不耐愁何心与醉。

更有难忘。

宋玉墙头婉婉香。

长记劳君送远。

柳烟重、桃花波暖。

花外溪城望不见。

古槐边,故人稀,秋鬓晚。

我有凌霄伴。

在何处、山寒云乱。

何不随君弄清浅。

见伊时,话阳春,山数点。

缇籥劲序,玄英晚候。

姬蜡开仪,豳歌入奏。

蕙馥雕俎,兰芬玉酎。

大享明祇,永绥多祐.

挂冠神武。

来作烟波主。

千里好江山,都尽是,君恩赐与。

风勾月引,催上泛宅时,酒倾玉,鲙堆雪,总道神仙侣。

蓑衣箬笠,更着些儿雨。

横笛两三声,晚云中、惊鸥来去。

欲烦妙手,写入散人图,蜗角名,蝇头利,着甚来由顾。

一夏已过了,生涯又复然。

眉毛横眼上,鼻孔搭唇边。

诸人若果疑情未决,但向冷地里摸索鼻孔看。

鹤伴鸣琴公事晚,鸟惊调角戍城秋。

行人晚更急,归鸟夕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