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和安这久雨

秋霖逢甲子,禾耳恐须生。

流俗幸无验,高田犹有成。

润唯藜莠得,烂与蕙兰并。

早晚浮云豁,逍遥赋晚晴。

诗人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1252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外功外行,作福因由。

不如身内真修。

调养真铅真汞,上下交流。

山前金龙嬉戏,大海中、玉虎遨游。

便警动,这无形无影,婴姹绸缪。

走上灵台对舞,更不须启口,恣意歌讴。

烂饮刀圭醉卧,宝藏琼楼。

结成胎仙踊跃,引青鸾、稳驾神舟。

归蓬岛,有金童邀赴瀛洲。

无言屈指也。

算年年底事,长为旅也。

凄惶受尽也。

把良辰美景,总成虚也。

自嗟叹也。

这情怀、如何诉也。

谩愁明怕暗,单栖独宿,怎生禁也。

闲也。

有时临镜,渐觉形容,日销减也。

光阴换也。

空辜负、少年也。

念仙源深处,暖香小院,赢得群花怨也。

是亏他见了,多教骂几句也。

久晴不雨则旱,旱固可忧。

久雨不晴则涝,涝亦可忧。

不旱不涝,尤为可忧。

不曾下得春时种,空向田头望有秋。

杖藜徐步。

过小桥,逍遥游南浦。

韶华暗改,俄然又翠红疏。

东郊雨霁,何处绵蛮黄鹂语。

见云山掩映,烟溪外,斜阳暮。

晚凉趁,竹风清香度。

这闲里光阴向谁诉。

尘寰百岁能几许。

似浮沤出没,迷者难悟。

归去来,田园恐荒芜。

东篱畔,坦荡笑傲琴书。

青松影里,茅檐下,保养残躯。

一任世间物态,翻腾催今古。

争如我,懒散生涯贫与素。

兴时歌,因时眠,狂时舞。

把万事纷纷总不顾。

从他人笑真愚鲁。

伴清风皓月,幽隐蓬

久雨不晴,浸烂衲僧鼻孔。

如何是衲僧鼻孔,浮云散尽碧天宽,赫赫金盆海里涌。

物物般般认认。

常常战战兢兢。

心心念念恐沉沉。

得得来来损损。

日日清清净净。

时时湛湛澄澄。

惺惺洒洒这灵灵。

灿灿辉辉永永。

身心一如,身外无馀。

咄这瞎驴,付与鼎需。

三观互融显其机,十门不二荡其迹。

如月印水兮光入共微,如春在花兮香袭共裓。

是谓教庠之英,北峰这嫡。

描邈将来不如伊,从教大地无人识。

临济烧黄禅版,香严哭沩山拄杖。

云门村叟效颦,也作这般伎俩。

作麽生是这船伎俩。

咄。

传来铁钵盛猫饭,磨衲袈裟入墨盆。

祖翁活计都坏了,不知将底付儿孙。

绝攀缘,心上生光莹。

朗然变化。

无穷异景。

这密妙、教贤省。

内貌宜,手速整。

悟后分凡圣。

亘初灵明,火内正劲。

锻炼出、清中静。

春入番江雨。

满湖山、莺啼燕语,前歌后舞。

闻道行骢行且止,却听谯楼更鼓。

正未卜、阴晴同否。

老子胸中高小范,这精神、堪更开封府。

新治足,旧民苦。

扁舟浩荡乘风去。

看莱衣、思贤堂上,寿觞朝举。

六十二三前度者,敢望香山老傅。

又过了、午年端午。

采采菖蒲三三节,寄我公、矫矫扶天路。

重归衮,到相圃。

得遇忻然别东州。

访地肺,恣遨游。

水云自在没忧愁。

这攀援,爱念休。

保护根元二尾牛。

运玉汞,倒颠流。

金丹结正不持修。

阐玄谈,般若

飞来峰下,打失护身符子,南明山中。

骂詈三平祖师。

阐提薄福,俗眼难窥。

夫是这谓不庵老古锥。

这豆娘儿,短头折脚。

弄弄鬼精魂,搀先一著。

看日庞公监本獃,深深好与一坑埋。

晋有逸民,乐天不忧。

唐有遗臣,嗜古好修。

或夷惠之拟伦,或斯冰之与俦。

炯松姿而筠操,又铁画而银钩。

集二妙之全美,接千载这风流。

载酒拂石,寻壑经丘。

吾将抱此而为栗里之游。

小姝先行,老爷踵去。

无意奔丧,急寻死路。

哭泣煞孤孀这老娘,钁头边事难分付。

红笺封了还重拆。

这添追忆。

且教伊见我,别来翠减香销端的。

渌波平远,暮山重叠,算难凭鳞翼。

倚危楼极目,无情细草长天色。

这心事、倚他谁。

灵妙这机,佛祖莫知。

疾则蹉过,迟非所宜。

灵在自己,妙在日用。

吃饭著衣,一静一动。

动静两忘,波停岳耸。

这僧有头无尾,明如有尾无头。

若人道得头尾圆全句,云门与尔拄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