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感讽五首 其五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栀”念zhi“璺”念wen  这是诗人秋天居住在昌谷家中,有感于读书无成,僻处一隅的咏怀之作。  诗共十二句,前十句全是写景。这些景物,有的明丽芳香,有的凄凉幽冷,彼此色调很不一致。作者把它们放在一起,构成特殊的情境,以与自己当时的处境和心境相适应。这是李贺诗歌“奇诡”的一种表现。  首二句写石。“石根秋水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派澄明雅洁的秋光水色;“石畔秋草瘦”,又使人联想起霜风凄紧,草木枯凋的肃杀气象。秋水澄明,秋草枯瘦,这景象明丽而又晦涩,柔媚而又瘦硬,说不上是妍是媸,是荣是枯,叫人爱又不是,恨又不是,喜又不是,悲又不是。这类奇异的景物,正是作者当时欲进不得、欲退不能的矛盾心情的曲折反映。  三、四句写竹。“侵衣野竹香”,野竹丛生,香侵衣袖,使人爱不忍离。“蛰蛰垂叶厚”,形容竹叶攒簇。傍晚时分,暮色沉沉,浓密的竹叶加深了夜的灰暗色调,则不免使人感到阴森可怖。四句起落频繁,转折急骤,迷离恍惚,变化莫测。  中间四句写空中景色。皎洁的月亮从东山升起,高高地挂在湛蓝的夜空,显得娟秀可爱。月中的桂树映衬着嫦娥苗条的身影,星星躲在云彩的下边,眨巴着眼睛在互相逗乐。这一切多么美丽,多么迷人!可惜都在天上,远离人间,可望而不可即。于是笔锋一转,又回到人间,继续写眼前昌谷的景物。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在严霜的摧残下,栀子花凋落了。泉水从岩石的缝隙里一点一滴艰难地挤出来,发出幽咽的声响,仿佛伤心人的啜泣。写到这里,繁星闪烁,皓月千里的澄明境界突然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眼前幽冷凄清的场景。这两句对上是转折,对下是铺垫。  结束二句写人事。张仲蔚原是古之隐士,他博学有文才,“好作诗赋”,然而穷困不堪,“所居蓬蒿没人”(晋挚虞《三辅决录注》)。显然,作者是以张仲蔚自况,说自己成年累月在昌谷攻读诗书,书案都快朽烂了,还是一事无成。“案将朽”三字极为沉痛,把自己满肚子的委屈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这首诗的表现方法比较奇特。它不象一般讽喻诗那样,以叙事为主,中间穿插议论,抒发感慨,而是着力写景,渲染环境气氛,通过种种具体生动的形象,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怀。诗人笔下的景物,有的明丽芳香,有的枯瘦冷涩。把这些色调极不协调的景物放在一起,显得既生硬,又瑰丽,既芜杂(相互矛盾),又鲜明(彼此辉映),从而产生一种极不寻常的艺术魅力。它生动地再现了特定时间(秋夜)、特定地点(昌谷)的景色,真实地反映了诗人的处境和心情。  李贺对自己的家乡昌谷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他毕竟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人,不愿局促一隅,碌碌无为。他日夜攻读,希图见用于时,却不料竟象张仲蔚那样潦倒终生,不为世用。这怎不使他深感忧伤怨愤!诗歌运用对比映照的手法,新奇美妙的形象,把这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前人评论李贺的歌诗,往往只看到它“奇诡”的一面,其实,奇诡而又妥帖,变幻莫测而又能尽情尽意,才是它真正的特色。李贺歌诗的可贵之处也在于此。  (朱世英)-------------------------------------------------注:1:侵衣野竹香,蛰蛰垂叶厚:蛰蛰,众多貌。〈〈诗〉〉:“宜尔子孙,蛰蛰兮。”2: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山小而髙曰岑。蟾光,月光。挂空秀,一作挂云秀。3: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桂露,一作秋露。4: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璺,音问。〈〈方言〉〉云:“秦晋器破而未离曰璺。”张揖〈〈广雅〉〉云:“裂也。”泣清漏, 泉水下滴也。5: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张仲蔚,汉扶风人,通天文。本末见皇甫谧〈〈髙士传〉〉。陶诗云:“仲蔚爱穷居,繞宅生蒿蓬, 举世无知音,惟有一刘龚。”附:刘辰翁评曰:其二,以介子喻贾生,怨彻今古。末吊文帝,犹自蔼然。其三,不犯俗尘,人情鬼语殆不自觉。结句十字可笑可伤。其 四,托之君平康伯而举世可见,安能免此。其妙在言外。末语不收拾之収拾,更佳。阙名评曰:其一,哭征赋之扰也。狞色紫须,写得贼形可畏,再加使君在上,为之声援,虎而翼也。薄吏在下,为之犄角,民有遗类 乎?悲哉。其二,慨知遇之难也。其三,述死葬之悲也。幽冷之气,逼人肌骨。其四,伤有生之劳也。劳劳此生,流浪可涕。其五, 叙隐居之得。蟾光句非烟火人能行。凄凉山璺一联,真鬼仙才笔。吴汝纶评曰:似非同时之作。--------凤尾竹客 撰<李长吉歌诗笺注辑评> ---------

诗人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 243篇诗文

诗文推荐

四海如春,时维帝心。

遇特而感,其传至今。

宫扇之存,有此神翰。

原扬仁风,慰彼涂炭。

止斋兮年年,室环堵兮两山有川。

鸥鹭巢檐兮圆荷田田,岂无芳草兮杜鹃,世微孔子兮独抱乎韦编。

铁蛇在握,毒气烁烁。

拟议不来,劈口便著。

黄龙结制不寻常,只用阎罗断命方,生铁一团红晏下,死中再活获清凉。

羽觞更陈,厥味清凉。

饮之不烦,又有庶浆。

夜未艾止,明星浮浮。

顾言妥灵,灵兮淹留。

肃庄绅緌,吉蠲牲牺。

于皇明祀,荐登惟时。

神之来兮,肸乡之隋。

神之云兮,休嘉之贻。

博硕肥腯,以炰以烹。

嘉栗旨酒,有瀰斯盈。

殽蔌维旅,肃肃蒸蒸。

吉蠲备物,享于克诚。

帝图草创,皇业初开。

功高佐命,业赞云雷。

新来塞北。

传到真消息。

赤地居民无一粒。

更五单于争立。

维师父鹰扬。

熊罴百万堂堂。

看取黄金假钺,归来异姓真王。

不展事,不投机。

不徇缘,不答话。

个是出格,辙脱窠臼。

平生肝胆向人倾,相识犹如不相识。

书载五云,绣添一线。

剥尽群阴,天心复见。

惟有龟毛拂,今古无迁变。

松根石上笑谈空。

切忌随他语脉转。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风定华犹落,鸟啼山更幽。

只麽天真无少剩,莫於里许著丝头。

白沙浥夜雨,苍松弄朝日。

清风满行路,駸駸能上能下蹄疾。

溪声静如漱,岚翠浓欲滴。

我岂山中僧,前身饱游历。

等闲应问岂安排,一句全提隐顕该。

薄雾依依笼古径。

孤峰终不露崔嵬。

鹤兮鹤兮瑶池兮,若有控以御兮,杳不可诘兮。

验人眼,截流机。

德山临际,伏惟伏惟。

劳生扰扰疾如风,急杀三彭及五虫。

不使狐狸侵药灶,须教龙虎守真空。

鼎中宝物时添火,腹内婴貌转丰。

善女善男寻此语,莫贪花酒堕迷中。

演出一大藏,明明超过诸缘上。

随曲随直也流水转山,随高随下也虚舟驾浪。

五马持山节,三衣对水田。

咸阳宫阙天下壮,五更卫士传鸡唱,重门洞开銮驾出,回中更在云霄上。

云霄一路蟠青冥,车声隐辚驰雷霆。

宓妃穿仗王母下,何必轩皇居大庭。

君王游幸无终极,万年尽是欢娱日。

文成已死方不雠,茂陵松柏秋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