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岸凉竹娟娟,水净菱帖帖。

虾摇浮游须,鱼鼓嬉戏鬣。

释杖聊一愒,褰裳如可涉。

自喻适志欤,翩然梦中蝶。

诗人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761篇诗文

诗文推荐

邹阳困游梁,自喻托枯朽。

功名彼何能,慷慨终无取。

宁知古君臣,义盖存师友。

高谢亦有人,班班推广受。

先师有遗言,何有居夷陋。

叹息柳仪曹,枉尺赞五就。

诗书自青矜,事业见白首。

基本苟不定,岁月宁能又。

煌煌潇湘姿,肯杂摣梨饾而彼倚市门,讵复工刺绣。

骐骥伏盐车,驽骀空满厩。

置是勿易谈,旧矣憎多口。

君诗定自佳,官乃等尉候。

诗成不自足,乃复过我牖。

同官有欧沈,一时真颇有。

要加万镒雕,必待无价手。

君其往从之,我亦瞠其后。

亦当却一春耶,因取此意作此以自喻云槐根梦觉,瓜田岁暮,白发新来无数。

长安迁客望朱崖,未唤得、烟霄失路。

西州芍药,南州琼树,香满云窗月户。

蒺藜沙上野花开,也算却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

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屈原,楚贤臣也。

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

国无人兮,莫我知也。

”遂自投汨罗而死。

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

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

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呜呼哀哉!

逢时不祥。

鸾凤伏竄兮,鸱枭翱翔。

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

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

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

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

斡弃周鼎,宝康瓠兮。

腾驾罷牛,骖蹇驴兮;

骥垂两耳,服盐车兮。

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已矣!

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

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

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

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

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

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

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

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

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

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

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

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

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

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

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

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

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

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

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

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

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

丝竹陶写,何必中年;

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辄不自堪。

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

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

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

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

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

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

空相对,残红无寐,满村社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