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冲佑大夫鲍公挽词

幽人眇何在,高阁锁重关。

梅冷桥边月,菊残篱外山。

可怜清绝地,长忆笑谈间。

寂寞私盐港,渔樵自往还。

诗人简介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进士第二名(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兵部侍郎等职,曾参与策划“绍熙内禅”。叶适对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韩侂胄谋划北伐时,叶适提出异议,韩侂胄不听,改授叶适为权工部侍郎、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叶适不肯草诏。其后又建议防江,但韩侂胄仍不采纳。开禧北伐失败后,叶适出宝谟阁待制职、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节制江北诸州,因军政措置得宜,曾屡挫敌军锋锐。金兵退后,进宝文阁待制,兼江淮...► 388篇诗文

诗文推荐

该胡圣典通今古,发启冲年晓典常。

[羽一曲]猗兴祀礼,四海会同。

灵之来沛,鞭霆驭风。

肸乡彷佛,在位肃雍。

佑我孙民,式徼神功。

无限溪山画不如,特寻花竹到贫居。

相迎具茗凉堂上,独肯冲泥苦雨余。

伐病政思翻素问,论诗徒觉过黄初。

脱然百脉俱甦醒,药饵登已可疏。

曾到东风最上头。

低云阁雨接溪流。

只应缟袂闺房秀,尚带天香汗漫游。

当日暇,从贤侯。

冲寒迎翠小迟留。

归骖白凤来何处,更指玉霄城畔楼。

君以宫唱。

宽大而谟明。

臣以商应。

闻义则可行。

有熊为政。

访道于容成。

殷汤受命。

委任于阿衡。

忠其敬事。

有罪不逃刑。

诵其箴谏。

言之无隐情。

有刚有断。

四方可以宁。

既颂既雅。

天下乃升平。

专精一致。

金石为之开。

动其两心。

妻子恩情乖。

茍利社稷。

无有不尽怀。

昊天降佑。

元首唯康哉。

西昌难作自古传,卓令赵令不作难。

二令来时民顿宽,二令去日官余钱。

从来美政人难继,二君双美今谁似。

卓令已作中都官,赵令也合即缀卓令班。

惟我有宋,昊天子之。

三年卜祀,百世承基。

施及冲眇,奉牲以祠。

敢忘齐粟,偏举上信。

杖策冲寒不作难,弓刀结束笑谈间。

便从幕府清民讼,已佐戎车靖蜑蛮。

负雪幸无千里路,江湖才隔数重山。

荆南桃李新开么径,屈指春融及早还。

有奕禖宫,在国之南。

坛壝既设,威备孔严。

登祀济济,神兮顾瞻。

佑我皇祚,宜百斯男。

羽人广宵宴。

帐集瑶池东。

开霞泛彩霭。

澄雾迎香风。

龙驾出黄苑。

帝服起河宫。

九疑轥烟雨。

三山驭螭鸿。

玉銮乃排月。

瑶軷信凌空。

神行烛玄漠。

帝斾委曾虹。

箫歌美嬴女。

笙吹悦姬童。

琼浆且未洽。

羽辔已胜空。

息凤曾城曲。

灭景清都中。

隆佑集皇代。

委祚溢华嵩。

曾孙侯氏。

四正具举。

大夫君子。

凡以庶士。

小大莫处。

御于君所。

以燕以射。

则燕则誉。

符佑战,九河溢,砥柱植兮。

珪確竞,天地昏,清风涤兮。

大中之道,关百圣而不熄兮。

用之不失其时,公独得兮。

公笔之不倚,而字这不泐兮。

公意之不偏,而态之不迫兮。

我观此书,公心尚可觌兮。

词壘新收汗马劳,冲寒意气九嶷高。

上书北阙真馀事。

拄颊西山须汝曹。

世虑薰心工制锦,时名唾手看连鳌。

哦君賸欲传衣句,为解千牛绿绮袍。

太微呈祥,炎德克彰。

佑我基命,格于明昌。

一纯二精,有严典祀。

于以奠之,以介繁祉。

太平功。

拥佑帝尧聪。

歌九德,偃五戎。

寰海被祥风。

车书万里文轨同。

自南北西东。

耕田凿井,戏垂髫华发,跻仁寿域变时雍。

大明方天中。

弃养东朝苦匆匆。

玉座如存,永隔慈容。

恨难穷。

崇庆空。

飚轮仙驭无踪。

超宇宙,驾云龙。

祎翟掩轩宫。

柏城王气长郁葱。

温洛照寒崧。

光灵在上,徽音流千古,昭如日月丽层穹。

太任家邦隆。

彤史青编永垂鸿。

清朝笙镛。

奏假钦崇。

道同曾未毫端,相别相逢会者难。

偶此又蒙清照及,松风桂月袭人寒。

炎方信巨丽,海峤弥光辉。

冲波迅交属,断岫相围。

铜乳隐云穴,金膏被石碕。

青林互缭绕,玉草竞芳菲。

岭戍接丹徼,县斋当翠微。

褰开尽洲岛,偃卧同岩扉。

高阁只自闭,鸣琴方独挥。

心和物皆定,欲静神来依。

灵境邈难测,异人游岂稀。

虚无翡翠盖,仿佛芙蓉衣。

安邑傥可累,吾将从此归。

珠幄熉黄,神既燕娭。

监观于下,福禄来宜。

云车风马,神保聿归。

避佑我后,福禄来为。

千尺丝纶直下浮,芦湾深处浪花粗。

捞虾樚蚬无心恋,还有金鳞上钓无。

摇头摆尾,跃浪冲波。

不顾丝纶,便请吞钩。

年年四月初八日,水沉汤浴黄金佛。

今年大阬当此时,真珠水洗白玉儿。

吾家英杰相间起,胄出关西老夫颞。

公家宣和中大夫,大江之西推名儒。

六十年来谁继渠,愿儿长成读祖书,再起门户光乡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