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送译学靳教授

鲁国多逢掖,周官设象胥。

精言通九译,博学本三余。

职冷冰相似,心清水不如。

负才宜大用,别有腹中书。

诗人简介

方回(1227年至1307年),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面见}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26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梵语华言译不成,玉几重新添注解。

安义炳然,无人邻解。

赖有同风知,点头道奇怪。

彷彷佛佛,一似东山瓦鼓歌。

腔调宛同,声无高下。

彭八剌拶,未在未在。

言无展事,语不投机。

随言者丧,滞句者学。

逢人不得错举。

曾妙年拾芥功名易。

暂栖鸾、何厌小试。

迤逦哦松,便整顿、河阳桃李。

寿几许、也犹固未。

归来谩、学个陶潜志。

遇诞辰、昴宿降瑞。

春色三分才过二。

寿觞沉醉。

祝等彭祖八百岁。

东堂西畔有池塘。

使君扉几明窗。

日西人吏散东廊。

蒲苇送轻凉。

翠管细通岩溜,小峰重叠山光。

近池催置琵琶床。

衣带水风香。

相别梦悠悠,相逢欢草草。

送君跃马临长道。

十年憔悴向尘埃,一段精神摧不老。

吴云霭霭,楚水悠悠。

眷念庭闱,道阻且修。

为贫而仕,匪食孰求。

曷不偕来,以解尔忧。

韩公国大贤,道德赫已闻。

时出为阳山,尔区来趋奔。

韩官迁掾曹,子随至荆门。

韩入为博士,崎岖送归轮。

(《送区弘》。

《事文类聚》)。

浮图之子,履道为贵。

天兮地兮,何泰何否。

动无饰非,静还雕伪。

辞也云行,后生可畏。

呜呼刚兄,相识半生。

慧林勤旧,崇先寓名。

五旬戒腊,八十寿龄。

平居慷慨,末后分明。

超山之麓,示人无生。

松鹤移巢,月冷风清。

欲上秋千四体慵,拟教人送又心松,画堂帘幕月明风。

此夜有情谁不极,隔墙梨雪又玲珑,玉容憔悴惹微红。

嫩绿娇红,砌成别恨千千斗。

短亭回首。

不是缘春瘦。

一曲阳关,杯送纤纤手。

还知否。

凤池归後。

无路陪尊酒。

谈子醉,独立睨东风。

未试玉堂挥翰手,只今楚泽钓鱼翁。

万事举杯空。

谋一笑,一笑与君同。

身老南山看射虎,眼高四海送飞鸿。

赤岸晚潮通。

悠悠楚水,霭霭吴云。

孰作之合,胡然而分。

岂无良朋,我独子忻。

於穆令德,有粲其文。

天公昨日我为悲,阴云惨惨风凄凄。

天公今日为我喜,朝阳晃晃融新泥。

一悲复一喜,天意良有以。

悲我东斋别心友,喜子还家奉甘旨。

心友不可别,甘旨不可阙。

人生安得两如意,故人一别今千里。

他时迎侍还东州,约君过我松溪头。

高兮竺卿,秋水虚明。

夫何之象,堪云指程,知吾不知,笑伽耶城。

瘦绿愁红倚暮烟。

露华凉冷洗婵娟。

含情脉脉知谁怨,顾影依依定自怜。

风送雨,水连天。

凌波无梦夜如年。

何时北渚亭边月,狼藉秋香拂画

吴兴有君子,淡如朱丝琴。

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

嗟余与夫子,相避如辰参。

(退翁官于蜀,余在京师,余归而退翁去。

及余官于吴兴,则退翁亡矣。

)犹喜见诸郎,窈然清且深。

异时多良士,末路丧初心。

我生不有命,其肯枉尺寻。

遍园林绿暗,浑如翠幄。

下无一片是花萼。

可恨狂风横雨,忒煞情薄。

尽底把、韶华送却。

杨花无奈,是处穿帘透幕。

岂知人意正萧索。

春去也,这般愁、没处安著。

怎奈向、黄昏院落。

晓日日童日龙花露稀。

明光已报敞金扉。

三千彩仗翔鸾舞,数百银袍振鹭飞。

开雉扇,正垂衣。

奏篇初得上彤墀。

胪传绕殿天颜喜,先折东风第一枝。

子盍观夫,商丘之木,有樗不才。

纵斧斤脾睨,何妨雪立,风烟傲兀,怎问春回。

老子似之,倦游久矣,归晒渔箬羹芋魁。

村锄外,闻韭今有子,芥已生台。

天于我辈悠哉。

纵作赋问天天亦猜。

且醉无何有,酒徒陶陆,与二三子,诗友陈雷。

正尔眠云,阿谁敲月,不是我曹不肯来。

君且住,怕口生荆棘,胸有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