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尘事

春来秋又去,尘事转茫茫。

天下若无死,人间应更忙。

燕衔泥葺垒,蜂酿蜜为房。

独有幽栖者,眼高空八荒。

诗人简介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早年随父宦江浙,因兵乱不得归。后与徐贲约定侨居吴兴,为安定书院山长,再徙于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洪武初年入京,不得朱元璋喜好,洪武四年(1371)又至京师,因应对不称旨,放还。再征,授太常司丞。朱元璋曾亲述滁阳王事实,命张羽撰写庙碑。洪武十八年(1385)坐事流放岭南,未半道召还,投龙江而死,一说是被人绑起扔进长江淹死。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 237篇诗文

诗文推荐

好山多在眼,尘事少关心。

风竹有声画,石泉无操琴。

许猿分野果。

留鹤衬云林。

火院须当远。

尘事难为染。

因遇风仙弃冤亲,做个投真马,得得超彼岸。

即达逍遥岸。

炼气如素练。

专下工夫分假真,做个惺惺马。

悟道何愁

晚下兮紫微,怅尘事兮多违。

驻马兮双树,望青山兮不归。

传语两宫道士。

日用剪除尘事。

炉炼白朱砂,内境内容瞻视。

瞻视。

瞻视。

此际山侗参侍。

由东而南,笑人应接不暇,其秀气之所钟欤屋上青山。

青未了、凌虚试一凭阑。

乱峰叠嶂,无限古色苍寒。

正喜云闲云又去,片云未识我心闲。

对林峦。

底须谢屐,何用跻攀。

三十六梯眺远,任半空笑语,飞落人间。

赋笔吟笺,尘事竟不相关。

朝来自然气爽,更好是秋屏宜晚看。

蓬壶里,有天开图画,休唤边鸾。

风物疏清尘事稠,才难殊叹古时流。

草《玄》不效龙蛇日,掺鼓空催雀鼠秋。

病有过家期已晚,官无抢地拜应休。

星轺度驿岚州使,喜说儒衣仗节游。

后承林准叔平枉问。

西方好,随念即超群。

一点灵光随落日,万端尘事付浮云。

人世自纷纷。

凝望处,决定去栖神。

金地经行光里步,玉楼宴坐定中身。

方好任天真。

日用灶头然火,时教突里亡烟。

始终如一志精专。

也胜往来打转。

放下纷纷尘事,明通朗朗玄言。

一朝功到性灵圆。

便是蓬莱中选。

静怜身计无尘事,贫喜生涯有古书。

早晚无尘事。

一志投玄绝利名。

二无尘事气神清。

三光攒聚永安宁。

四序不分真造化,五般霞彩结成形。

六铢衣挂鹤来迎。

马风曩日肥家子。

缘甚黜妻屏子。

便做飘蓬贫子。

因遇重阳子。

从斯道号丹阳子。

尘事并无些子。

悟彻男儿产子。

决定成仙子。

宿缘深重。

早省悟浮生,都如一梦。

壮志回头,专心入道,尘事豁然驱屏。

要脱死生轮转,认取元来本柄。

甚为准。

待与君说破,些儿捷径。

日用。

持清静。

积累内功,外行心平等。

次泯贪嗔调和神气,休放马猿驰骋。

万里黑云消散,一点灵明光莹。

仙路稳。

这回须免了,改头换影。

澹泊修行不肯行。

常忧冻馁逞多能。

岂知饱暖欲性生。

且恁寂寥潇洒过,休迷尘事与华荣。

常清常静大丹成。

屈指劳生百岁期。

荣瘁相随。

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

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尘事常多雅会稀。

忍不开眉。

画堂歌管深深处,难忘酒盏花枝。

醉乡风景好,携手同归。

欲入全真门户,行住坐卧寂寥。

存心乞化度中朝。

尘事般般屏了。

莫论黄芽白雪,休搜龙虎婴娇。

色财无挂火烟消。

便是蓬莱三岛。

人间何最苦,说著替君愁。

眼前生灭景、象悠悠。

虚名薄利,随分少贪求。

幸遇嘉时节,乘兴偷闲,访寻霞侣云俦。

更那堪、猛悟回头。

物外恣飘游。

布袍襟袖阔、好风流。

纷纷尘事,一笔尽都勾。

磨莹先天宝,灿灿辉辉,恰如朗月当秋。

尘事分清事。

展屏山色翠连空。

潇洒冠闽中。

背郭元无尘事,披襟时有清风。

君侯雅致,临流句丽,爱月情钟。

乐府直追欧老,堂名新自陶翁。

绝岸临西野,旷然尘事遥。

清川下逦迤,茅栋上岧峣.玩月爱佳夕,望山属清朝。

俯砌视归翼,开襟纳远飙。

等陶辞小秩,效朱方负樵。

闲游忽无累,心迹随景超。

明世重才彦,雨露降丹霄。

群公正云集,独予忻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