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
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
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其六(1)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2)。奈何五十年,忽己亲此事(3)。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4)。去去转欲远,此生岂再值(5)。倾家时作乐,竟此岁月驰(6)。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后置(7)这首诗以盛年之欢同眼下状况相比较,深感岁月不饶人,且所剩时光不多,此生难再,当及时行乐。(2)长者言:指老人回忆往事。语本陆机《叹逝赋》序:“昔每闻长老追计平生,同时亲故,或凋落已尽,或仅有存者。”(3)亲此事:亲身经历这种事情。指上引“同时亲故,或凋落己尽,或仅有存者”。(4)一毫无复意:即“无复一毫意”,是说不再有丝毫那样欢乐的心境了。(5)值:遇到。(6)倾家:倾尽家中所有的财物。竟:完,了结。(7)有子不留金:无需为子孙留下金钱买田买屋。此用汉代疏广事,《汉书?疏广传》载:疏广官至太傅,后辞归乡里,以所受金每日设宴款待亲朋。别人劝他留些钱为子孙置田产,他说:“吾岂老悻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堕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身后置:为身后安置。[译文]昔闻老者忆平生,常捂耳朵不喜听。无奈我今五十岁,忽然亲将此事经。求我盛年时欢乐,竟已丝毫无性情。日月匆匆光阴快,岂能再有当年景!倾尽家财持作乐,剩余岁月了此生。无需为子留金钱,岂用为死去经营!-----------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三山镜湖上,出郭无十里;
结庐非所择,但取便薪水。
间亦出从宦,安能慕园绮。
地主卜林塘,亦复异子美。
蘧蒢方丈室,仅足容卧起。
吾意本扁舟,陆居聊尔耳。
旧絮补破襦,生薪续微火;
惸孤有冻死,自视亦已过。
邻翁冒风雪,斗酒持饮我。
尖团擘霜蟹,丹漆飣山果。
欣然共笑语,何止宽寒饿。
布被拥更阑,招魂不须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