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唐多令·惜别

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

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

漫长是、系行舟。

译文

怎样合成一个“愁”,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纵然是秋雨停歇之后,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别人都说是晚凉时的天气最好,可是我却害怕登上高楼,那明月光下的清景,更加令我滋生忧愁。

往昔的种种情事好像梦境一样去悠悠,就像是花飞花谢,就像是滚滚的烟波般向东奔流。群群的燕子已经飞回南方的故乡,只有我这游子还在异地停留。丝丝垂柳不能系住她的裙带,却牢牢地拴住我的行舟。

注释

心上秋:“心”上加“秋”字,即合成“愁”字。

飕(sōu):形容风雨的声音。这里指风吹蕉叶之声。

年事:指岁月。

“燕辞归”句:曹丕《燕歌行》:“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悉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此用其意。客,作者自指。

淹留:停留。
萦:旋绕,糸住。

裙带:指燕,指别去的女子。

赏析

吴文英的这首《唐多令》写的是羁旅怀人。全词字句不事雕琢,自然浑成,在吴词中为别调。

  就内容而论可分两段,然与此的自然分片不相吻合。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为第一段,起笔写羁旅秋思,酿足了愁情,目的是为写别情蓄势。前二句先点“愁”字,语带双关。从词情看,这是说造成这些愁情的,是离人悲秋的缘故,秋思是平常的,说离人秋思方可称愁,单就这点说命意便有出奇制胜之处。从字面看,“愁”字是由“秋心”二字拼合而成,所以此二字又近于字谜游戏。这种手法,古代歌谣中经常可见,王士禛谓此二句为“《子夜》变体”,具“滑稽之隽”(《花草蒙拾》),是道著语。此词以“秋心”合成“愁”字,是离合体,皆入谜格,故是“变体”。此处似乎是信手拈来,涉笔成趣,毫无造作之嫌,且紧扣主题秋思离愁,实不该以“油腔滑调”(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目之。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两句一问一答,开篇即出以唱叹,而且凿空道来,实可称倒折之笔。下句“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是说,虽然没有下雨,但芭蕉也会因飕飕秋风,发出凄凉的声响。这分明想告诉读者,先时有过雨来。而起首愁生何处的问题,正由此处蕉雨惹起。所以前二句即由此倒折出来,平添千回百折之感。秋雨初停,天凉如水,明月东升,正是登楼纳凉赏月的好时候。“都道晚凉天气好”,可谓人云亦云,而“有明月,怕登楼”,才是客子真实独特的心理写照。“月是故乡明”,望月是难免会触动乡思离愁的。这三句没有直说愁,却通过客子心口不一的描写把它充分地表现了。

  秋属岁未,颇容易使人联想到晚岁。过片就叹息年光过尽,往事如梦。“花空烟水流”是比喻青春岁月的流逝,又是赋写秋景,兼有二义之妙。由此可见客子是长期飘泊在外,老大未回之人。看到燕子辞巢而去,心生无限感慨。“燕辞归”与“客尚淹留”,两相对照,自可见人不如候鸟。以上蕉雨、明月、落花、流水、去燕……虽无非秋景,而又不是一般的秋景,于中无往而非客愁,这也就是“离人心上秋”的具体形象化了。

  此下“垂柳不萦裙带住,谩长是、系行舟”为第二段,写客中孤寂的感叹。“垂柳”是眼中秋景,而又关离情别事写来承接自然。“萦”、“系”二字均由柳丝绵长思出,十分形象。“垂柳不萦裙带住”一句写的是其人已去,“裙带”二字暗示对方的身份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谩长是,系行舟”二句是自况,意思是自己不能随去。羁身异乡,又成孤零,本就有双重悲愁,何况离自己而去者又是一位情侣呢。由此方见篇着“离人”二字具有更多一重含意,是离乡又逢离别的人啊,其愁也就更其难堪了。伊人已去而自己既留,必有不得已的理由,却不明说(也无须说),只是埋怨柳丝或系或不系,无赖至极,却又耐人寻味。“燕辞归、客尚淹留”句与此三句,又形成比兴关系,情景相映成趣。

  全词第一段对于羁旅秋思着墨较多,渲染较详,为后边描写蓄足了力量。第二段写字中怀人,着笔简洁明快,发语恰到好处,毫无拖沓之感。较之作者的其它作品,此词确有其独到之处。

诗人简介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377篇诗文

诗文推荐

枫落南纪明,秋高洞庭白。

自是天涯人,更送湖上客,人生险易乘除里,富贵功名从此始。

不须惜别作酸然,满路新诗付吾子。

蟹熟晕橙霜。

蛆浮染菊黄。

淡交情、都没炎凉。

说道白头难会面,留一日、醉中乡。

世事与轮行。

时光逐寸量。

任人间、涛海风航。

拜了老庞归去也,高著枕、卧南阳。

雁阵晓来霜。

鸦村夕照黄。

满人间、风景凄凉。

幸有菊窗堪一醉,争又滞、水云乡。

沽酒也三行。

邀风与较量。

便明朝、吹送归航。

趁得老盆新熟信,日日是、我重阳。

人物盛乾淳,东嘉最得人。

费江山、几许精神。

我已后时犹遍识,君子子、又相亲。

秋入塞垣新。

风寒上醉痕。

万百般、倚靠苍旻。

只愿诸贤长寿健,容老我、看闲身。

峤南江浅红梅小。

小梅红浅江南峤。

窥我向疏篱。

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

到即行人老。

离别惜残枝。

枝残惜别离。

朔雪上征衣。

春风送客归。

万杨华、数点榴枝。

春事无多天不管,教烂熳、住离披。

开谢本同机。

荣枯自一时。

算天公、不遣春知。

但得溶溶生意在,随冷暖、镇芳菲。

溪头雪后梅花发,飞凫东去朝双阙。

涉溪父老肩相摩,再拜路旁皆惜别。

问侯何以能得民,胸中仁气如阳春。

攀辕徒切侯不住,金马石渠须若人。

云溪野叟久闭户。

时枉高轩肯相顾。

何不临分把一杯,天寒懒出无他故。

别离羞作儿女悲,此行稳上青云衢。

相思要得知健否,寄我平安双鲤鱼。

翠带千条蘸碧流。

多情不解系行舟。

章台惜别恨悠悠。

湿雨伤春眉黛敛,倚风无力舞腰柔。

丝丝烟缕织离愁。

回棹百花洲。

迢迢碧玉流。

听笛声、何处高楼。

如此江山无此客,虽有酒、奈何秋。

呼月出云头。

问渠能饮不。

笑人间、元自无愁。

可惜月翁呼不出,呼得出、载同游。

明艳注秋波。

轻松绾髻螺。

怕逢人、先敛双蛾。

怯雨羞云情未稳,佳会少,远离多。

梁绕忆清歌。

兰舟肯再过。

为他垂泪染香罗。

欲倩鳞鸿将锦字,知别后,意如何。

朔雪上征衣。

春风送客归。

万杨华、数点榴枝。

春事无多天不管,教烂熳、住离披。

开谢本同机。

荣枯自一时。

算天公、不遣春知。

但得溶溶生意在,随冷暖、镇芳菲。

桂州之帅,予莫知其为谁也。

盍簪得朋,其必有以称此诗也。

黄卷之苦心,意其乐之真足以忘疲也。

若夫屈伸则有时也,而岂以是为富贵之资也。

蝶懒莺慵芳草歇。

绿暗红稀,柳絮飘晴雪。

有意送春还惜别。

杜鹃争奈催归切。

绣阁无人帘半揭。

暗忆边城,十载音书绝。

惟有东风无异说。

倦枕寄渔乡。

篷低被怯霜。

月窥人、多少思量。

自是欲眠眠不稳,禁听得、雁声双。

和梦早催行。

归来梅竹窗。

小柴门、分破闲忙。

翻笑白云飞不定,谙得静、憩诗床。

天上谪星班。

青牛初度关。

幻出蓬莱新院宇,花外竹,竹边山。

轩冕傥来闲。

人生闲最难。

算真闲、不到人间。

一半神仙先占取,留一半、与公闲。

玉清冰样洁。

几夜相思切。

谁料浓云遮拥,同心带、甚时结。

匆匆休惜别。

还有来时节。

记取江阴归路,须共踏、夜深月。

明月可中庭。

萧萧络纬声。

画阑秋、千树吹香。

玉宇无尘凉似水,销不尽、许多清。

欲醉醉还醒。

欲吟吟未成。

拈金英、三嗅微馨。

应有乘鸾天上女,随风露、下青冥。

花下笑声微。

莺喉高又低。

怪穿花、粉蝶成围。

唯有禅心清似水,相对坐,两忘机。

莫道絮沾泥。

狂风也解飞。

恨残春、九十将归。

回首阳台云缥缈,愁薄暮,雨霏霏。

落尽樱桃春去后。

舞絮飞绵,扑簌穿帘牖。

惜别情怀愁对酒。

翠条折赠劳亲手。

绣幕深沈寒尚透。

雨雨晴晴,妆点西湖秀。

怅望章台愁转首。

画阑十二东风旧。

玉清冰样洁。

几夜相思切。

谁料浓云遮拥,同心带、甚时结。

匆匆休惜别。

还有来时节。

记取江阴归路,须共踏、夜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