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山花子·春愁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

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

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译文

杏花零落:唐温庭筠《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宋秦观《画堂春》“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

五更钟: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景阳宫:即景阳殿,是南朝陈的宫殿,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一带。

蝶化彩衣:《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为彩蝶的故事。《罗浮志》载:“仙蝶为仙人彩衣所化,大如盘而五色。”

注释

杏花零落:唐温庭筠《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宋秦观《画堂春》“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

五更钟: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景阳宫:即景阳殿,是南朝陈的宫殿,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一带。

蝶化彩衣:《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为彩蝶的故事。《罗浮志》载:“仙蝶为仙人彩衣所化,大如盘而五色。”

赏析

陈子龙的词婉丽风流,独具神韵,无论叙私情,还是言国事,都“以浓艳之笔,传凄婉之神”(陈延焯《白雨斋词话》)。这首《山花子》词就是一首凄丽悲婉的佳作。词题为“春恨”,但非关春情,也非关春光,而是以眼前的春色为契机,发抒悲怀故国的一腔遗恨。

  上片从残春的景象入笔,自然引发一脉凄婉的伤逝情愫。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开篇两句,呈现了四种意象——弥漫的晓雾,迷离的杨柳,零落的杏花,凄清的钟声,酿造了一种残败清冷的氛围。这是残春的景象,令人仆恓惶惆怅。五更钟,用语本于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这里暗用宋朝灭亡的旧典。《宋史·五行志》载,宋初有“寒在五更头”的民谣,“五更”谐音“五庚”,预兆宋朝的国祚在第五个庚申之后终止。宋太祖立国于公元960年(建降元年庚申),到 公园1259(理宗开庆元年)正好为五个庚申。果然,二十年后,宋朝就宣告灭亡。如今,这五更的钟声响起,不啻如一声声家破国亡的丧音,敲打着词人忧伤的心灵。下面“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两句,又以冷月、旧宫、残花三种意象,进一步渲染寂寞、凄凉的景况。“景阳宫”,即景阳殿,是南朝陈的宫殿,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公元589年(祯明三年),隋军南下过江,攻占台城(故址在今南京市北玄武湖畔一带),陈后主闻讯,即与妃子张丽华投景阳宫井藏匿,至夜,被隋军擒获。

  明朝和陈朝都建都南京。这里是用象征陈朝段灭的景阳宫旧事影射明朝的亡国。曾经照彻陈朝景阳宫殿、目睹过陈后主投井被擒一幕的明月,如今宛如深邃明睿的见证人,冷峻地观照着明朝灭亡后的惨淡景象——暮春的红花在寂寞中纷纷凋残,意味颇为深长。

  下片切入人事沧桑,抒写凭吊故国的感伤。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过片两句承袭上片意脉,呈示一派亡国的衰败景象。《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为彩蝶的故事。“蝶化彩衣金缕尽”用其事,意谓明朝的皇族贵胄死后,五彩的遗衣化作了蝴蝶,连金丝缕也销蚀殆尽,早已失去帝王家的气象。昔日的皇官,玉宇琼楼早已朽蚀一空,剥落的画粉飞飞扬扬,只留下萧瑟悲凉之景。这虫蚀楼空的意象,正是奸佞卖国的象征。“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结拍两句,看似描绘燕舞东风的春景,实则以燕子的无情隐喻降清旧臣的无义,揭示出他们卖身求荣的丑恶嘴脸。他们恍如翩翩起舞的燕子春风得意,毫无亡国的悲恸。这两句含意隐曲,但透过言表,并不难感受到词人的义慨和愤懑。

  清陈廷焯评此词说:“凄丽近南唐二主,词意亦哀以思矣!”(《白雨斋词话》),并以“凄丽”二字概括此词特征,指出这首词凄清婉丽的风格与南唐二主李璟、李煜相近;“哀以思,则揭橥这首词的内蕴以哀恸悲思故国为指归,黍离麦秀之悲,家国身世之恨,久久翻腾在胸中,发而为词,便成哀惋清丽的绝唱。”如果说,南唐后主李煜的“哀以思”,主要是哀悼失去的天堂,追思旧日的荣华富贵,那么,陈子龙的“哀以思”则更多地是哀痛故国的覆亡,沉思亡明的教训。一是亡国亡家的君主,一是图谋恢复的志士,显然,后者的作品更富思想的深度。清沈雄谓:“大樽(陈子龙号)文高两汉,诗轶三唐,苍劲之色与节义相符者,乃《湘真》一集,风流婉丽如此!”(《古今词话·词评》)凄丽的外壳包蕴着哀以思的崇高节义,如此解读这首《山花子》词,方不辜负词人的苦心孤诣。

诗人简介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14篇诗文

诗文推荐

谁染深红酥缀来。

意浓含笑美颜开。

误认浣溪人饮罢,上香腮。

辨杏疑桃称好句,名园色异占多才。

折得一枝斜插鬓,坠金钗。

朱甍碧树莺声晓。

残醺残梦犹相恼。

薄雨隔轻帘。

寒侵白纻衫。

锦屏人起早。

惟见余妆好。

眉样学新蟾。

春愁入翠尖。

花影半。

晴色乍开云卷。

择胜寻春愁日短。

雨余山路晚。

涧底桃深红满。

人意不禁闲远。

胡蝶绕枝啼鸟怨。

东风吹酒面。

嗟久客。

又见他乡寒食。

流水断桥春寂寂。

孤村烟火息。

白去红飞无迹。

千树总成新碧。

醉里伤春愁似织。

东风欺酒力。

娑罗双树间,瞿昙展会睡。

一睡二千年,而今醒也未。

醒了也,足观瞻。

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

披榛入山山路细,钟声出寺门将闭。

石苔冉冉上芒鞋,草露漙漙著衣袂。

野人茅茨苫竹屋,终身局促无生计。

天公未胜困人,春田米尽秋田继。

老妻稚子亦自乐,野草山花还插髻。

长笑人间醉未醒,终老辛勤漫欺世。

苎萝山下花藏路。

只许流莺来去。

吹落梨花无数。

香雪迷官渡。

浣纱溪浅人何许。

空对碧云凝暮。

归去春愁如雾。

奈五更风雨。

风暖晨光寂寂,月明夜气沈沈。

山间林下步轻阴。

花柳飞绵布锦。

酒病向谁能遣,春愁惟我难禁。

尊前一曲断肠声。

梦破晓窗_枕。

东风冷落旧梅台。

犹喜山花拂面开。

绀色梁衣春意静,水沈熏骨晚风来。

柔条不学丁香结,矮树仍参茉莉栽。

安得方盆载幽植,道人随处作香材。

拘尸罗城,娑罗双树。

死款难翻,贼身全露。

引得波旬。

丛然笑舞。

后代儿孙口似椎,有屈谁伸诉,山花点滴啼红雨。

提壶芦,沽美酒。

风为宾,树为友。

山花缭乱目前开,劝尔今朝千万寿。

苦涩菖蒲茶,胶粘青蒻粽。

嗅著鼻头辛,咬得牙关肿。

佛病祖病蠲除,妖星怪星惊悚。

善才采药,颺在壁根。

天师书符,搞藏衣笼。

和盘掇出宴佳宾,山鸟山花欣然。

锦绣铺陈,笙簧品弄。

啰啰招,啰啰送,莫怪空疏,伏惟珍重。

取次匀妆粉有痕。

参差玉软淡精神。

姑射重绡风卷乱,喜相迎。

蝶戏飞层双翅重,清中富贵最多情。

全似寿阳当日事,点残英。

茅舍春深,韶华可人。

山花裛翠,烟草如茵。

况有寻幽客至,锦囊探句,藜杖挑琴。

握手松根同一笑,高风曾不护东林。

罗帐半垂门半开。

残灯孤月照窗台。

北斗渐移天欲曙、漏更催。

携手劝君离别酒,泪和红粉滴金杯。

呜咽问君今夜去、几时回。

每惜春光去世,生憎鶗鴃鸣。

倦游心易赏,多病戍仍更。

风雨山花过,池塘野水生。

买牛归问舍,此计会应成。

山花笑人人似醉,劝农文似天花坠。

农今一杯回劝官,吏瘠民肥官有利。

官休休,民休休,劝农文在墙壁头。

官此日,民此日,官酒三行官事毕。

九年离别。

梦里相逢端怕说。

携手河梁。

雁DE48淮天如许长。

鲈鱼正美。

白发季鹰聊启齿。

后夜江干。

与把梅花子细看。

风萧萧。

雨萧萧。

相送津亭折柳条。

春愁不自聊。

烟迢迢。

水迢迢。

准拟江边驻画桡。

舟人频报潮。

西风吹净汀洲明,萧萧雨荻霜芦声。

江山幻出琉璃屏,谁歌谪传琵琶行。

三更月满十二城,梦超弱水登蓬瀛。

九派水,九叠山,水水山山锦四环。

绿罢玄猿守朱关,雪鹤舞影石台乾。

瑶树琪花不可攀,花上结子千岁悭。

花子昏落鱼鳞斑,践幽济胜清肺肝。

回首空睨双云鬟,萝香点渍衣袂寒。

不觉罡风吹倒还,琼跳璧溅鸣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