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咏老赠梦得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赏析

这首诗可以与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赠诗对比赏析:

  刘禹锡和白居易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多有不便,从这点上说,他们是同病相怜了,面对这样的晚景,白居易产生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并且写了这首《咏老赠梦得》一首给刘禹锡(字梦得)。 刘禹锡读了白居易的诗,写了《酬乐天咏老见示》回赠:“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从白老的“咏老”诗中,看到作者的性格和行为。他们两人同在一年出生,也同享古稀高龄;而在遭际上,则大不相同,刘禹锡比白居易坎坷很多。早期,二人初入仕途,都有匡国救民之宏志。但遇到挫折后,白则本着传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旨而明哲保身。但刘则屡经坎坷而不屈不挠,直至老而不休。所以在思想上两人是同而又有别的。他们万劫余生,都享古稀高寿,晚年同在洛阳,亦官亦隐,日夕唱酬。上述两诗就是当时之作也,道出了他们各自肺腑之言。

  在两首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两人对老的态度。白居易的诗生动地揭述老人之处境和心态;而刘禹锡诗除了写老态入木三分之外,更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概,“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难怪结语两句能脍炙人口,历千年而不衰了。这并不是说刘写诗技巧比白高明,而是由于诗是言志,两人对人生看法有所不同。人生观的差异,反映在文字上也就各异其趣。结果就表现为消极和积极的分歧。刘禹锡诗之前六句是对白诗的回答和补充,后六句则是对“老”的颂赞,使人读后会觉得“老”并不可怕,而更充满希望。这是诗的可贵之处,自然百读不厌了。

诗人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3057篇诗文

诗文推荐

云容皓白。

破晓玉英纷似织。

风力无端。

欲学杨花更耐寒。

相如未老。

梁苑犹能陪俊少。

莫惹闲愁。

且折江梅上小楼。

天上月,三月盈兮三五缺。

湖中月,无缺无圆无生灭。

天上月,虾蟇妖精敢作孽。

湖中月,能使痴蟇踪影没,岂是蟾兔不如龙,不知龙有何秘诀。

甓社湖中看明月,湖中天上双皎洁。

湛卢令我书大字,老来百事懒且拙。

惟有作字气如虹,写罢森森清彻骨。

神龙见之应骧首,共伴寒光千古揭。

夜夜明月照我字,我字照湖两相埒。

更得湛卢著佳句,便与盂城成三绝。

风流夸老看元宵。

搭一只手,挥三尺铁。

天下衲僧,望风胆裂。

岂料丰干院里撞著个匾头魔孽,尽把家私俱漏洩。

却向玉融侧童峰前,对人点胸,背地吐舌。

世间示必无皋夔,九疑虞舜不可追。

武皇锐意开绝漠,推锋乃亦有卫霍。

嗟哉格物本一理,雇人所用何如耳。

笔工在昔本市傭,束毫传筦求售同。

谁云进技不进道,意匠辄与欧褚通。

虔州刺史募佳笔,双筦何堪须百日。

星驰一骑到长安,试手凤池随弃掷。

老奴恂栗丞相嗔,能用此笔能几人。

原窥翰墨减工制,必使挥毫夸入神。

斗杓春回开电笑,橐签果符人所料。

中山聚族傥未殚,束帛那容及年少。

是知人才用舍识惟一心,皋夔卫霍无古今。

妍媸能否俱在上所使,此笔区区正其比。

我生识字仅一丁,眼前所见徒毘陵。

未知当年新淦果何若,正恐钟卫二王无合作。

君不见此老一去知几年,当时鉴裁无复传。

纷纷鸡毛抱筩卖,恰费书傭三十钱。

吾曹总为长江老。

星桥未就,月钩初挂,翠叶暗惊秋早。

蕊珠宫里厌清闲,试回首、尘寰一笑。

仙风道骨,姆仪家范,须信人间最少。

一枝丹桂四兰荪,况千岁、灵椿未老。

吾观天地间,一一皆是画与诗。

渝川有二罗,画得天地之英奇。

大罗诗名撼湖海,小罗天机勃郁不得已而水墨之。

摇毫造化已破碎,洒墨元气为淋漓。

嗟余老眼得一见,以手扪摸心然疑。

问君自古画有几,君今此画师者谁。

君言我以眼为手,天地万物皆吾师。

吾能得其意与理,貌取色相特其皮。

画成正未知似否,人人有眼谁可欺。

譬之禅宗要透脱,恋恋祖佛宁非痴。

作诗点出未来眼,一扫徐熙与郭熙。

有口宁食薇,有身宁衣褐。

居然观八荒,独立招皓月。

清风亦知人,萧萧动幽樾

归鹤悠悠度海迟,间来野寺看僧棋,乡心荔子薰风国。

客路槐花细雨时。

天地一身愁自语,江湖诸老澹相知。

乌丝醉后淋漓墨。

片月娟娟照砚池。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东飞鴐鹅后鹙鶬,安得送我置汝旁。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始初一著,仙凡争交。

须知斗敌爻爻。

俗意俗心力大,投漆没胶。

真心裂来周正,免火坑、里面身炮。

牢把捉,切堤防失脚,身卧荒郊。

若悟无常不测,仗慧刀刚志,战退猿猱。

自是心清意静,龙虎咆哮。

神气湛澄凝结,大丹成、天赐仙袍。

驾云去,赴蓬莱,宴赏蟠桃。

物象芸芸,知几许、功夫来格。

更时把、荷衣芰制,从容平熨。

云淡天空诗献状,竹深花静机藏密。

对窗前、屏岫老仪刑,真颜色。

商古道,谁俦匹。

评今士,谁钧敌。

向平舟问雁,久间霜翮。

枰上举棋元不定,磨边旋蚁何曾息。

傥天公、有意要平治,饶华发。

单于不向南牧马,席萁遍满天山下。

(《咏席萁帘》)却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

(见《事文类聚》)锦江诗弟子,时寄五花笺。

(以下见《海录碎事》)花烧落第眼,雨破到家程。

一朝金凤庭前下,当是虚皇诏沈曦。

宣城四面水茫茫,草盖江城竹夹墙。

万叠青山拔空起,一道长江清澈底。

隔岸苍茫不见人,人家多在晴云里。

匡庐五老蓬莱山,沧洲白鹭烟波间。

随风客棹任来去,落日樵歌自往还。

绝涧孤亭倚烟树,仿佛天台石桥路。

欲访群仙跨鹤游。

宁乘五马专城去。

雨过棠阴满路蹊,春深草色连庭砌。

穷帘蔀屋有惸独,待尔重临慰客饥。

两盆去岁共移来,一置雕阑一委苔。

我拙事持令叶瘦,君能调护遣花开,隶人挑蠹巡千匝,稚子浇泉走几回。

亦欲效颦耘小圃,地荒终恐费栽培。

娉婷娜袅。

红落东风青子小。

妙舞逶迤。

拍误周郎却未知。

花前月底。

谁唤分司狂御史。

欲语还休。

唤不回头莫著羞。

故人赠我绿绮琴,兼致白鹇鸟。

琴是峄山桐,鸟出吴溪中。

我心松石清霞里,弄此幽弦不能已。

我心河海白云垂,怜此珍禽空自知。

著书晚下麒麟阁,幼稚骄痴候门乐。

乃言物性不可违,白鹇愁慕刷毛衣。

玉徽闭匣留为念,六翮开笼任尔飞。

水上鱼,吹白露。

山头云,与龙附。

潭中水作潭中雨,朱鳖飞过吴洲去。

鲤鱼相随不知数,老蛤衔泥在深处。

燕芹香老春深,微风*动新篁翠。

惊敲梦断,忙呼小玉,故人来未。

香缕筛帘,游丝堕几,暖薰花气。

问春随莺到,又随燕去,谁解得,东君意。

涧水流红影里。

小楼东、有人孤倚。

残桃着雨,鬓容撩乱,未堪妆洗。

冉冉年光,悠悠时事,不如沉醉。

更韦娘一曲,司空惯见,也应回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