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一剪梅·中秋元月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月也杯中 一作:月在杯中)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译文

回忆起那个晴朗的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丛。花影映照在酒杯中,月波荡漾在酒杯中。今晚同样在楼上举杯待月光,可是乌云浸湿了纱窗,雨水打湿了纱窗。

我直想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公,可是这天路没法打通,想送个信吧信也难通。满堂只有蜡烛高烧光闪闪,照耀得酒宴上红彤彤。让我们慢慢把酒喝几盅,让我们慢慢把曲唱到终。

注释

①尊:同“樽”,酒杯。

②浑欲:简直想。化工:指自然的造化者。

③ 从容:悠闲舒缓,不慌不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赏月未得的词。上片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今宵中秋无月的遗憾。“忆对”三句是回忆以前那个花好月圆的中秋节情景:天晴风静,皓月当空,桂花飘香,饮酒乐甚,心情非常舒畅。尤其是花映在杯中,月也在映在酒杯中的描写,生动形象,富于情趣。“今宵”三句,写今夜无月的情景,但词人并未直接写出,而是说今晚饮酒还是和以前一样的,但云雨却打湿了纱窗,言外之意就是雨夜没有月亮,纱窗外显得格外孤寂,显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词的下片写赏月不得的愁绪。“浑欲”三句说词人因不见明月而忧愁,真想乘风上天去问个究竟,为什么中秋之夜没有月亮呢,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想问也问不成。“满堂”三句写出中秋无月的寂寞,只好以饮酒和歌舞来弥补这些遗憾了。

背景

辛弃疾曾亲率骑兵独闯金兵大营,曾写《美芹十论》、《九议》进奏朝廷,论议抗金方略,反对议和偏安。可是,权奸当道,欺圣蒙主,辛弃疾进奏不被采纳,反遭弹劾、排挤、打击,直至削官罢职,被废闲居。这首词借题发挥,明咏中秋赏月,实为忧国之思,寄恨之作。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心心,非不心,未得印时生死侵。

除非一搭无纤翳,六道皆标我相形。

旨酒荔蕉,绝甘分珍。

虽云晚接,数面自亲。

海隅一笑,岂云无人。

无酒酤我,或乞其邻。

坤元之德,光大无疆。

一气交感,百物阜昌。

吉蠲致享,精明是将。

介兹景福,鼎祚灵长。

万机分子路,一局笑颜回。

天上无双月,人间只一僧。

今夜谁添一种愁。

八尺空床坐养疴,老来真是病维摩。

虚皇大道无为尔,造物小儿如我何。

许大乾坤无处着,这些躯累人多。

何当飞入虚空裹,骨肉收归土一窝。

我归无时,视汝长久。

孰为沮溺,风雨相耦。

筑室车皋,取足南亩。

后稷为烈,夫岂一手。

一言相契即住,笑面花开玉树。

诸方恁麽点头,瑞岩划地恶辣。

咦,拳头无私绝后看,瞿昙顶上活鱍鱍。

地回暖脉冰先觉,梅吐新香蝶未知。

寒一上,势一上。

普通年事只在,于今更无三般两样。

一拽石,二般土,发机须是千钧弩。

象骨老师曾辊毬,争似禾山解打鼓。

报君知,莫莽卤,甜者甜兮苦者苦。

贫到无锥,正好进步。

王舍城中,有条活路。

一声金锡,千门万户。

全放全收,全宾全主。

多宝如来,何曾过去。

绿树新蝉第一声。

暮春初,修禊事。

少长咸集,群贤毕至。

数树松花,一溪流水。

知惭愧底足以畅叙幽情,无摸索底正好顿张意气。

老丰干心未歇,骑个无齿大虫,只管见人饶舌。

呵呵呵,南北东西,一团生铁。

长塘湖,一斛水中半斛鱼。

大鱼如柳叶,小鱼如针锋,水浊谁能辨真龙。

大地人人具眼,明星夜夜流辉。

瞿昙不著便,失却一双眉。

后代儿孙那得知,一年一度乱针锥。

尽啜情一饱,泪珠弹子重搵,背人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