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感皇恩

骑马踏红尘,长安重到。

人面依前似花好。

旧欢才展,又被新愁分了。

未成云雨梦,巫山晓。

千里断肠,关山古道。

回首高城似天杳。

满怀离恨,付与落花啼鸟。

故人何处也,青春老。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此词写男女别情,但似另有所寄托。词之上片写乍逢又别的惆怅,下片写已别还思的眷恋。上片“骑马踏红尘”三句,写旧地重游、故人无恙的喜悦心情 。“红尘”,指繁华的巷陌。“长安”借指宋都汴京,即今天的开封。在这里词人巧妙地把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加以翻用与浓缩,不但恰切地表达了主人公重逢故人的欣愉之情,而且使词更富于翰藻,更富于韵味 。这三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写主人公重游京都,骑马访旧 ,未知故人何如 ,故愁思难解。心头的疑团 ,一直是一个没有解开的疙瘩。二是写久别重逢,故人依旧,喜出望外的欢快情绪。词中主人公满怀希望 、又担心失望而终如所望的内心活动 ,全在“依然 。两个字中表现出来 。不言欢悦,而欢悦之情自见 。“旧欢才展”二句,是感情的一个大的转折,是“ 柳暗花明 ”之后,忽然出现的“惨绿愁红”的景象。一个“才”字,一个“又”字,不但写出了他们乍相逢、又相别的怅惘情绪,而且写出了难相逢、易相别的凄凉心境,为下片的“满怀离恨”作了很好的铺垫 。“未成云雨梦”两句,运用楚怀王梦遇巫山神女的故事 ,来形容其乍见轻别的“新愁”,易得既典雅,又含蓄;既庄重,又风韵。下片分三个层次来表达他的离恨 。“千里断肠”三句,是写初别时的留恋之恨,是第一层。在这里写了三重恨:一别“千里”,是一恨;独行“古道”,是二恨 ;“回首”不见,是三恨。总此三恨,说明此别是长期的,后会是无期的,从而把主人公的羁旅凄苦之情 ,临歧留恋之意,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回首高城 ”,用唐欧阳詹诗“ 高城已不见 ,况复城中人”(《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落实到所思城中之人 。“满怀离恨”二句,写别后的种种离愁,是第二层。这是主人公想到从此以后,即使碰上了鸟语花香的良辰美景,也会看到落花而感到年华易老,听到啼鸟而想到无枝可依。感时恨别,花鸟移情,这是羁旅异乡的人所最容易产生的“移情”作用。正是这种“ 移情”作用 ,使这两句词化静为动,化单一为丰富,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画面的美学价值,增加了读者的审美情趣。末二句,进一步深化“满怀离恨”的感情 ,是第三层 。这“故人何处 ”的呼问,“青春易老”的感叹,使主人公那种强烈的离愁别恨,产生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通过以上三层的细腻的描写,词中主人公“满怀离恨”的心理活动,就十分真实而完美地表现了出来。借一己之愁苦,写尽人间的悲欢离合,道尽人世无常的个中滋味,是这首词动人心弦的关键。所以不必追究这首词是继写,还是另有寄托。

诗人简介

赵企字循道,南陵(今属安徽)人。宋神宗时进士,仕至礼部员外郎。大观年间,为绩溪令。宣和初,通判台州。仕至礼部员外郎。事迹散见于《宋诗纪事》卷三八、《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二。企“以长短句词得名,所为诗亦工,恨不多见”► 22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一百二十年,两番甲子。

前番风霜饱谙矣。

今番甲子,一似腊尽春至。

程程有好在,应惭愧。

莫道官贫,胜如无底。

随分杯筵称家计。

从今数去,尚有五十八生朝里。

待儿官大,做奢遮会。

幽思耿耿堂,芸香风度。

客至忘言孰宾主。

一篇雅唱,似与朱弦细语。

恍疑南涧坐、挥谈尘。

霁月光风,竹君梅侣。

中有新亭泪如雨。

力扶王略,志在中原一举。

丈夫心事了、惊千古。

密竹翦轻绡,华堂初建。

卷上虾须待开宴。

寿期春聚,芍药一番开遍。

砌成锦步帐,笼弦管。

绛节近颁,丹雏重见。

花里双双乍归燕。

重重乐事,凭仗东风拘管。

一时分付与,金荷劝。

官小宦游初,清贫如旧。

小簇杯盘旋篘酒。

虽然微禄,不比他们丰厚。

也知惭愧是,皇恩受。

富贵千般,享之惟寿。

心地平时到头有。

摩挲铜狄,祝望比他长久。

鼎来荣贵待,通闺后。

金粉拂霓裳,凌波微步。

瘦玉亭亭倚秋渚。

澹香高韵,费尽一天清露。

恼人容易被、西风误。

微雨岸花,斜阳汀树。

自惜风流怨迟暮。

珠帘青竹,应有阿溪新句。

断魂谁解与,烟中语。

碧水浸芙蓉,秋风楚岸。

三岁光阴转头换。

且留都骑,未许匆匆分散。

更持杯酒殷勤劝。

休作等闲,别离人看。

且对笙歌醉须拚。

如君才调,掌得玉堂词翰。

定应不久劳州县。

荔子著花繁,清微庭院。

贺厦双飞画梁燕。

绮罗丛里,百和炉烟祝愿。

愿从今日去,身长健。

檀板竞催,榕阴初转。

舞袖风前翠翘颤。

明年开府,锡宴金钟宣劝。

寿星朝北斗,君王眷。

七十古来稀,未为稀有。

须是荣华更长久。

满床靴笏,罗列儿孙新妇。

精神浑是个,西王母。

遥想画堂,两行红袖。

妙舞清拥前后。

大男小女,逐个出来为寿。

一个一百岁,一杯酒。

水上觅红云,云藏仙岛。

云外晴峰翠於扫。

东园行乐,一洗山林枯槁。

万金谁办得、安闲早。

石上玉芝,松间瑶草。

容易休教使君老。

寿杯宫袖,醉眼风荷翻倒。

锦堂花与月、年年好。

花似镜中人,不堪衰老。

空羡青青岸边草。

多情消瘦,更被无情相恼。

近来无限事,凭谁道。

胡蝶满园,丛边空绕。

睡起流莺过、语声小。

琐窗危坐,更被玉蟾相照。

夜阑梅影瘦,凭谁扫。

芝检下中天,春寒犹浅。

余闰银蟾许重看。

满城灯火,又遍高楼深院。

宝鞍催绣毂,香风软。

憔悴慢翁,萧条古县。

随分良辰试开宴。

且倾芳酒,共听新声弦管。

夜阑人未散,更筹转。

九日菊花迟,茱萸却早。

嫩蕊浓香自妍好。

一簪华发,只恐西风吹帽。

细看还遍插,人忘老。

千古此时,清欢多少。

铁马台空但荒草。

旅愁如海,须把金尊销了。

暮天秋影碧,云如扫。

常岁海棠时,偷闲须到。

须病寻芳懒春老。

偶来恰值,半谢妖饶犹好。

便呼诗酒伴,同倾倒。

繁枝高荫,疏枝低绕。

花底杯盘花影照。

多情一片,恨我归来不早。

断肠铺碎锦,门前道。

天水浴英姿,精神清彻。

偏向蕤宾奈炎热。

瑞蓂飘飘,却是生贤吉日。

凌云志气,飘飘无敌。

头角轩昂,作霖在即。

谁识功名待时立,一朝腾踏,国赖维城力。

庆萱堂齐寿,延千亿。

感皇恩,承天诏,控西南。

大门敞、高对烟岚。

双权再任,过期无代复登三。

晏然军国,事和平,灾割封缄。

年将暮,心归道,搜玄路,访清谈。

降尊宠、谦下无惭。

山人放旷,本来无得有何参。

但能慈忍,戒荒淫

王孙何在,不念玉容消瘦。

日长深院静,帘垂绣。

璨枕堕钗,粉痕轻溜。

玉鼎龙涎记同嗅。

钿筝重理,心事谩凭纤手。

素弦弹不尽,眉峰斗。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

漠漠孤云未成雨。

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

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

莫怕功名欠人做。

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

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曾醉武陵溪,竹深花好。

玉佩云鬟共春笑。

主人好事,坐客雨巾风帽。

日斜青凤舞,金尊倒。

歌断渭城,月沈星晓。

海上归来故人少。

旧游重到。

但有夕阳衰草。

恍然真一梦,人空老。

钟吕遣风仙,专行教化。

故锁庵门即非假。

用机诱我,暗剔灵明惺洒。

脱家风狂做,弃儒雅。

真个内容,难描难画。

六铢衣光彩,体披挂。

手擎丹颗。

莹莹光明无价。

盖因传得些,非常话。

江上一山横,偶来同住。

山北山南共来去。

今朝何事,目送征鸿轻举。

可堪吹不断,梨花雨。

千里莫厌,重霄云路。

飞下彤庭伴鹓鹭。

柴骝乌帽,看尽章台风絮。

故人应问我,今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