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夏日叹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

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

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

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

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

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

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

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

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

赏析

作品赏析

  此乾元二年夏在华州作。《旧唐书》:乾元二年四月癸亥,以久旱徙市,零祭祈雨。《通鉴》:时天下饥馑,九节度围邺城,诸军乏食,人思自溃。与诗中“上苍久无雷”及流冗、豺虎等语正合。  夏日出东北①,陵天经中街。朱光彻厚地②,郁蒸何由开③。  (此诗忧旱而作也,首叙夏日炎威。)  ①《杜臆》:夏至日出寅入戌。寅,东北方也。中街,亭午也。【钱笺】《汉·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北至东井,去北极近。南至牵牛,去北极远。东至角,西至娄,去极中。夏至至于东井,北近极,故暑短。冬至至于牵牛,远极,故暑长。日,阳也。阳用事则日进而北,昼进而长,阳胜,故为温暑。阴甩事则日退而南,昼退而短,阴胜,故为凉寒也。又曰:日冬则南,夏则北,日之所行为中道,月五星皆随之。【朱注】中街,即中道也。《天官书》有街南、街北。街南,毕主之。街北,昂主之。②《楚辞》:“阳杲杲其朱光。”翰曰:朱光,日也。《诗》:“谓地盖厚。”③《楚辞》:“处凉台而有郁蒸之烦。”  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①。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②。飞鸟苦热死③,池鱼涸其泥④。  (此有感时政,而叹久旱为灾。雷比政令,雨比恩泽,鱼鸟言万物皆枯。)  ①《后汉·郎f 传》:《易传》曰:“当雷不雷,阳德弱也。”雷者号令,其德生养。②《抱朴子》:“良田之晚播,愈于卒岁之荒芜。”③鲍照《苦热行》:“身热头且痛,鸟坠魂来归。”④《淮南子》:宋君亡其主,池中鱼为之殚。佳灰二韵用泥字,见应玚《建章台》诗。  万人尚流冗①,举目惟蒿莱②。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③。浩荡想幽蓟④,王师安在哉。  (此又慨时事,而叹兵民交困。乱后凶荒,民将为盗,主师戍,艰于馈饷矣。)  ①《汉书》:“谷永疏:流散冗食,餧死于道。”成帝诏:“水旱为灾,关东流冗者众。”②何逊诗:“举目想煎熬。”阮瑜诗:“出扩望故乡,但见蒿与莱。”③《江表传》:郭典为钜鹿太守,时人语曰:“郭君围堑,董将不许。几令狐狸,化为豺虎。”④《唐书》:幽州范阳郡,蓟州渔阳郡,俱属河北道。  对食不能餐①,我心殊不谐。眇然贞观初②,难与数子偕③。  (未乃伤今思古,叹朝无贤相也。此章起结各四句,中二段各六句。)  ①《诗》:“使我不能餐兮。”②《扬雄传》:“眇然以思唐虞之风。”师氏曰:太宗贞观时,任房、杜、王、魏诸臣,谏行言听,号令无乖,膏泽流布,斗米三钱,行旅不赍粮。今欲与数子偕不可得矣。③嵇康诗:“良时■数子。”卢元昌曰:李辅国专掌禁兵,事无大小,制敕皆其所为。诗云“号令乖”,指此。宰相李岘言辅国专权乱政,辅国忌而罢之。若李揆执子弟礼于辅国,呼为五父。吕諲、第五琦,率皆碌庸臣。此所以思贞观诸贤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

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

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

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周官人,家豪富。

长安通检,最为上户。

十年间、兴放心何如,无札锥去处。

叹利名,不坚固。

使我灰心,转生开悟。

行大道、一志无移,

三月为光今夜半。

一年人爱今回满。

莫放笙歌容易散。

须同玩。

姮娥解笑人无伴。

抱尽金精来碧汉。

醉吟莫作寻常看。

已过中天欢未断。

还同叹。

时情已向明朝换。

颢气遍寰宇,风露逼衣裘。

中秋昨夜,明月千里满西楼。

人道当年今日,海上骑鲸仙客,乘兴下瀛州。

雅志在扶世,来佐紫宸游。

庙堂上,须早计,要嘉谋。

牙床锦帐,三岁江北叹淹留。

好在蟹螯如臂,判取兵厨百斛,与客醉瑶舟。

待得蟠桃熟,相约访浮丘。

沉吟对迁客,惆怅西南天。

昔为一官未得意,今向万里令人怜。

念兹斗酒成暌间,停舟叹君日将晏。

远树应怜北地春,行人却羡南归雁。

丈夫穷达未可知,看君不合长数奇。

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

翳古人之寥寥兮,夫何思之弗谖,蹇余生之独后兮,曾不得与之周旋。

旷斯世而勿见兮,故增唏而永叹。

抚遗籍而玄览兮,幸所闻之可尊。

彼丹心之耿著兮,谅虽亡而实存。

苟逆风而遐契兮,尚何有于古今。

览元化兮无穷,感徂景兮如驶。

余发兮种种,余怀兮亩亩。

驷黄虬兮遐征,仰超然之高轨。

猗圣言兮如天,至道兮如海。

超鸿濛兮何极,窥浩茫兮无涘。

孰导余以正适兮,遵坦涂而容才。

惟谅友之昭昭,庶订余之懒愦。

鸣呼噫噫,古人之兮,惠我无疆。

忽不见兮心之伤,余之思兮心之伤,余之思兮曷云其忘。

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望。

非天人君之相和兮,谁逍遥以徜徉。

堪叹琴棋书画,虚中悦目怡情。

内将灵物愈相轻。

怎了从来性命。

独我摇头不管,有缘淘出无名。

长衙和上证圆成。

空外灵光隐映。

读堂中之书兮,以致子之眠。

饮堂中之酒兮,以休子之言。

是非杂然于子之耳兮,付庭中之叹蚓,与夫木上之鸣蝉。

庶几养生而保和兮,穷子之年。

燧瑊勋业,何敢望西平。

观当日,清大憝,震天声。

绩其凝。

追配汾阳郭,临淮李,扫妖孽,植颠仆,复疆宇,洗膻腥。

堪叹中原久矣,长淮隔、胡骑纵横。

问何时,风驱电扫,重见文明。

宾雁宵鸣。

梦初惊。

念吾君复古,修攘两尽,早晚功成。

岁云暮,冰腹壮,雪华零。

怅神京。

谁信汉家陵阙,呵护有神兵。

罄寰海,重回首,镇关情。

想见皇华咨度,望淮北、心曲摇旌。

愿变夷用夏,荆狄是惩膺。

补弊支倾。

秦火燎原,衣冠涂炭。

绕指之柔,出乎百锻。

如公之刚,犹死忧患。

时欤命欤,一览三叹。

堪叹人人,波波劫劫贪名利。

何时已。

眼光落地。

到此才方悔。

虽有儿孙,要替应难替。

辞生泪。

甚家滋味。

想着心先碎。

缄叹凌珠渊。

收慨上金堤。

春芳行歇落。

是人方未齐。

君不见柏梁台。

今日丘墟生草莱。

君不见阿房宫。

寒云泽雉栖其中。

歌妓舞女今谁在。

高坟垒垒满山隅。

长袖纷纷徒竞世。

非我昔时千金躯。

随酒逐乐任意去。

莫令含叹下黄垆。

叹浮生,心灰尽。

小吴解元昆促,少年清俊。

又争知、半月中间,便一齐殂殒。

人还悟,人还省。

*下家缘,完全性命。

真清净、脱免轮回,

白发不早来,早来人莫哀。

黄金不早散,早散人莫叹。

黄金不散散者多,白发不来愁奈何。

莫将黄金待白发,白发不生泉下客。

暗尘四敛。

楼观迥出,高映孤馆。

清漏将短。

厌闻夜久,签声动书幔。

桂华又满。

闲步露草,偏爱幽远。

花气清婉。

望中迤逦,城阴度河岸。

倦客最萧索,醉倚斜桥穿柳线。

还似汴堤,虹梁横水面。

看浪飐春灯,舟下如箭。

此行重见。

叹故友难逢,羁思空乱。

两眉愁、向谁舒展。

誓戒肥甘,欣气馀残。

以惺惺,变作痴憨。

不居方丈,不住华轩。

把浴堂来,为睡室,且弯*。

外乐无心,内养真颜。

叹尘中、独占清闲。

将来功满,离了凡间。

向大罗天,云霞洞,列仙班。

车马南归兮惠我五阕,一唱三叹兮亦孔之惙。

盍置诸左右兮观省昭揭,岁寒之歌兮声声激烈。

皇储延髦俊。

多士出幽遐。

过蒙时来运。

与子游承华。

执笏崇贤内。

振缨层城阿。

毕刘赞文武。

潘生莅邦家。

感别怀远人。

愿言叹以嗟。

记移灯翦雨,换火篝香,去岁今朝。

乍见翻疑梦,向梅边携手,笑挽吟桡。

依依故人情味,歌舞试春娇。

对婉娩年芳,漂零身世,酒趁愁消。

天涯未归客,望锦羽沈沈,翠水迢迢。

叹菊荒薇老,负故人猿鹤,旧隐谁招。

疏花温撩愁思,无句到寒梢。

但梦绕西泠,空江冷月,魂断随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