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夏日叹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xià rì chū dōng bĕi,líng tiān jīng zhōng jiē。

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zhū guāng chè hòu dì,yù zhēng hé yóu kāi。

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shàng cāng jiŭ wú léi,wú năi hào lìng guāi。

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yŭ [jiàng,xiáng] bù rú wù,liáng tián qĭ huáng āi。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fēi niăo kŭ rè sĭ,chí yú [hé,hào] qí ní。

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wàn rén shàng liú rŏng,jŭ mù wéi hāo lái。

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zhì jīn dà hé bĕi,huà zuò hŭ yŭ chái。

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hào dàng xiăng yōu jì,wáng shī ān zài zāi。

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duì shí bù néng cān,wŏ xīn shū wèi xié。

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miăo rán zhēn guān chū,nán yŭ shŭ zĭ [xié,jiē]。

赏析

作品赏析

  此乾元二年夏在华州作。《旧唐书》:乾元二年四月癸亥,以久旱徙市,零祭祈雨。《通鉴》:时天下饥馑,九节度围邺城,诸军乏食,人思自溃。与诗中“上苍久无雷”及流冗、豺虎等语正合。  夏日出东北①,陵天经中街。朱光彻厚地②,郁蒸何由开③。  (此诗忧旱而作也,首叙夏日炎威。)  ①《杜臆》:夏至日出寅入戌。寅,东北方也。中街,亭午也。【钱笺】《汉·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北至东井,去北极近。南至牵牛,去北极远。东至角,西至娄,去极中。夏至至于东井,北近极,故暑短。冬至至于牵牛,远极,故暑长。日,阳也。阳用事则日进而北,昼进而长,阳胜,故为温暑。阴甩事则日退而南,昼退而短,阴胜,故为凉寒也。又曰:日冬则南,夏则北,日之所行为中道,月五星皆随之。【朱注】中街,即中道也。《天官书》有街南、街北。街南,毕主之。街北,昂主之。②《楚辞》:“阳杲杲其朱光。”翰曰:朱光,日也。《诗》:“谓地盖厚。”③《楚辞》:“处凉台而有郁蒸之烦。”  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①。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②。飞鸟苦热死③,池鱼涸其泥④。  (此有感时政,而叹久旱为灾。雷比政令,雨比恩泽,鱼鸟言万物皆枯。)  ①《后汉·郎f 传》:《易传》曰:“当雷不雷,阳德弱也。”雷者号令,其德生养。②《抱朴子》:“良田之晚播,愈于卒岁之荒芜。”③鲍照《苦热行》:“身热头且痛,鸟坠魂来归。”④《淮南子》:宋君亡其主,池中鱼为之殚。佳灰二韵用泥字,见应玚《建章台》诗。  万人尚流冗①,举目惟蒿莱②。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③。浩荡想幽蓟④,王师安在哉。  (此又慨时事,而叹兵民交困。乱后凶荒,民将为盗,主师戍,艰于馈饷矣。)  ①《汉书》:“谷永疏:流散冗食,餧死于道。”成帝诏:“水旱为灾,关东流冗者众。”②何逊诗:“举目想煎熬。”阮瑜诗:“出扩望故乡,但见蒿与莱。”③《江表传》:郭典为钜鹿太守,时人语曰:“郭君围堑,董将不许。几令狐狸,化为豺虎。”④《唐书》:幽州范阳郡,蓟州渔阳郡,俱属河北道。  对食不能餐①,我心殊不谐。眇然贞观初②,难与数子偕③。  (未乃伤今思古,叹朝无贤相也。此章起结各四句,中二段各六句。)  ①《诗》:“使我不能餐兮。”②《扬雄传》:“眇然以思唐虞之风。”师氏曰:太宗贞观时,任房、杜、王、魏诸臣,谏行言听,号令无乖,膏泽流布,斗米三钱,行旅不赍粮。今欲与数子偕不可得矣。③嵇康诗:“良时■数子。”卢元昌曰:李辅国专掌禁兵,事无大小,制敕皆其所为。诗云“号令乖”,指此。宰相李岘言辅国专权乱政,辅国忌而罢之。若李揆执子弟礼于辅国,呼为五父。吕諲、第五琦,率皆碌庸臣。此所以思贞观诸贤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四大因缘做,苦海凭船渡。

一棹添风到岸头,得上无生路。

人叹风贫苦,我步闲闲趣。

脱体全空没一文,胜似石崇富。

支离多病叹衰颜,赖得群居一笑欢。

人老思家甚年少,身闲泥酒过春寒。

来时御柳天街冻,归去梨花禁◇残。

纵使开门佳节晚,未妨双鹤舞霜翰。

裘薄便冬暖,箪空畏午饥。

临成乞米帖,看入借车诗。

学古心犹壮,忧时语自悲。

公卿阙自重,社稷欲谁期?

琼钩褰幔。

秋风观。

漫漫。

白云联度河汉。

长宵半。

参旗烂烂。

何时旦。

命闺人、金徽重按。

商歌弹。

依稀广陵清散。

低眉叹。

危弦未断。

肠先断。

风定波纹细。

夜无尘、云迷地轴,月流天位。

摇裔飞来江山鹤,犹作故乡嘹唳。

清境里、伴人无睡。

应叹余生舟似泛,浪涛中、几度身尝试。

书有恨,剑无气。

从渠俗耳追繁吹。

抚空明、一窗寒簟,对人如砥。

梦倚银河天外立,云露惺惺满袂。

看多少、人间嬉戏。

要话斯心无分付,路茫茫、还有亲朋至。

应为我,倒罍洗。

盥至于再,洁诚愈孚。

帝用祗处,发咸嘉虞。

胜歌臚叹,会于轩朱。

观厥颙若,受福之符。

小字鹄引骞而翔,大字虎卧靖且庄。

我藏遗帖虽盈箱,尚叹钜刻无涤黄。

谁怜神物开混茫,想见醉墨犹淋浪。

此题要补束晳亡,更恐诗书雪堂。

白发不早来,早来人莫哀。

黄金不早散,早散人莫叹。

黄金不散散者多,白发不来愁奈何。

莫将黄金待白发,白发不生泉下客。

大木百围生远籁,朱玄三叹有一音。

尽说烟消,皆言火灭,触来总起无名。

不知不觉,怎得离众生。

道本易行易晓,奈心违、难晓难行。

心魔障,未成大善,方寸不能灵。

同流听嘱付,是非休辩,人我休争。

叹行尸走骨,何辱何荣。

急救自家性命,气神和、清结真形。

灵灵语,瑶台阆苑,蓬岛是前程。

凌云气节,贯日精忠,艰难未许心灰。

芳酒一尊,对君聊为君开。

要识治安非晚,乐得贤、新赋台来。

愁似雪,喜青天万里,晓霁春回。

须信赤绳系足,朱衣点额终在,休叹淹徊。

梅实槐花,看看便是相催。

座上觥筹交错,玉山峙、莫遣停杯。

濡须好,傥他时富贵,犹冀重来。

万事几时足,日月自西东。

无穷宇宙,人是一粟太仓中。

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

更著一杯酒,梦觉大槐宫。

记当年,哧腐鼠,叹冥鸿。

衣冠神武门外,惊倒几儿童。

休说须弥芥子,看取鹍鹏斥鷃,小大若为同。

君欲论齐物,须访一枝翁。

易之广大,无方无体。

何图授羲,斯文天启。

爰画以象,是陈八物。

演六十四,阖辟伸屈。

文系繇辞,二千爻旨。

孔绝韦编,十翼备矣。

后来濂洛,发明几尽。

万世学者,於此取信。

弘毅李君,以身体易。

消长验气,吉凶考德。

方初学时,四载忘寐。

感苍筤竹,至产于地。

盖三十年,然后成书。

其语不费,其趣有余。

予得其稿日置书案。

熟视厥履,为之三叹。

道无隐显,形上繇下。

修辞立诚,穷神知化。

燧瑊勋业,何敢望西平。

观当日,清大憝,震天声。

绩其凝。

追配汾阳郭,临淮李,扫妖孽,植颠仆,复疆宇,洗膻腥。

堪叹中原久矣,长淮隔、胡骑纵横。

问何时,风驱电扫,重见文明。

宾雁宵鸣。

梦初惊。

念吾君复古,修攘两尽,早晚功成。

岁云暮,冰腹壮,雪华零。

怅神京。

谁信汉家陵阙,呵护有神兵。

罄寰海,重回首,镇关情。

想见皇华咨度,望淮北、心曲摇旌。

愿变夷用夏,荆狄是惩膺。

补弊支倾。

匡赞之士或从渔钓。

云雨之才乍叹幽谷。

寻芳者追深径之兰。

识韵者探穷山之竹。

克明其德贡以三事。

树之风声言于九牧。

协用五纪风若从事。

农用八政甘作其榖。

殊风共轨见之周南。

异亩同颖闻之康叔。

祁寒暑雨是无胥怨。

天覆云油滋焉渗漉。

幸无谢上古之淳人。

庶可以封之于比屋。

连日湖亭风色好,今朝赏遍东城。

主人留客过清明。

小桃如欲语,杨柳更多情。

为爱暮云芳草句,一杯聊听新声。

水流花落叹浮生。

故园春更晚,时节已啼莺。

趋义古君子,辞荣真丈夫。

里门车下泽,子舍骑传呼。

霜柏寒逾劲,庭荆老不枯,典刑今已矣,宰木叹群乌。

堪叹这般曲调。

感他石女吹箫。

山头漫说水频浇。

海底虚言火燎。

遭逢圆明正照。

真风广布金飚。

西江月里吃芝苗。

味味将来了了。

方春不及与劭农,十月郊行劳岁功。

因记旱云占晻溘,更愁霖雨曈曨。

田苗粒粒祈禳里,民命丝丝叹恨中。

忧国原丰虽我志,更须人事与天通。

子美欲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正宗是士俱欢颜。

嗟我一室久疏陋,风飘雨剥堵不环。

欲具茅茨小编葺,斤斧四顾家无山。

谁谓潘郎坐华屋,肯为湫隘兴永叹。

惠以南山好松板,翦伐毁就皆丸丸。

我今朴斩遂有日,居处可望奄冗宽。

方知广厦庇寒士,子美之论非高谈。

古人骨朽高义尽,习为鄙吝风俗悭。

皆使如公眼青白,古人风义当复还。

吾闻渊明谢主人,冥报止谓因盘餐。

公今饭我德何啻。

渊明诗来犹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