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上韦左相二十韵(见素)

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

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霖雨思贤佐,丹青忆老臣。

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

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

韦贤初相汉,范叔已归秦。

盛业今如此,传经固绝伦。

豫樟深出地,沧海阔无津。

北斗司喉舌,东方领搢绅。

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

独步才超古,馀波德照邻。

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

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

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

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隐沦。

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

回首驱流俗,生涯似众人。

巫咸不可问,邹鲁莫容身。

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

为公歌此曲,涕泪在衣巾。

赏析

作品赏析

  见素初入相,在天宝十三载之秋,诗云“四十春”,盖天宝十四载初春作。且寿域、洪钧、庙堂、风俗等句,绝不及忧乱之词。后为左相,在至德二载,题中“左相”二字,黄鹤谓是后来追书,是也。《旧书·职官志》:开元元年十二月,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天宝元年二月,侍中改为左相,中书令改为右相,至德三载复旧。《玄宗纪》:天宝十三载秋八月,文部侍郎韦见素为武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代陈希烈。  凤历轩辕纪①,龙飞四十春②。八荒开寿域③,一气转洪钧④。  (从朝宁升平叙起。岁正纪历,已四十余春。御世久,故八荒同寿。春和至,故一气钩陶。张綖谓岁初所作,是也。)  ①《左传》:郯子曰:“我高祖少皡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皇氏,历正也。”注:少皡,黄帝子,凤鸟知天时,故以名历正之官。《史记注》:黄帝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号。北齐《享庙歌》:“龙图革命,凤历归昌。”②后汉李固疏:“陛下拨乱龙飞,初登大位。”时玄宗在位四十二年,曰四十春,举成数也。③八荒,注见前。《前汉·王吉传》:“驱一世之民,跻之仁寿之域。”④一气,见二卷。张华诗:“洪钧陶万类。”  霖雨思贤佐①,丹青忆旧臣②。应图求骏马③,惊代得骐驎④。沙汰江河浊⑤,调和鼎鼐新⑥。韦贤初相汉⑦,范叔已归秦⑧。盛业今如此⑨,传经固绝伦⑩。豫樟深出地(11),沧海阔无津(12)。  (此叙其入相之事。帝思良佐,而韦以旧臣登用,骏马骐驎,比其充胜大任也。沙汰,旧相已罢。调和,新参初拜。盛业,承范。传经,承韦。深出地,谓学有根柢。阔无津,谓度之汪洋。) ①《唐书》:时雨潦六旬,上嫌宰相非人。杨国忠举见素入白,帝以相王府属,有旧恩,遂用之。所谓思贤佐、忆旧臣也。原注:“以老臣为相公之先人,误矣。”《书·说命》:“若大旱,用汝作霖雨。”《黄琼传》:“贤佐为力。”②《盐铁论》:“公卿者神,化之丹青。”《前汉·张安世传》:朝无旧臣,白用安世。《疏广传》:“圣主所以惠养老臣。”③曹植《献文帝马表》:“臣于先帝世,得大宛紫辟马一匹,形法应图。”《秦国策》:吕不韦说阳泉君曰:“君之骏马盈外厩。”④《梅福传》:“欲以三代之法,取当世之士,犹以伯乐之图,求骐驎于市。”⑤《蜀志》:周毖为吏部尚书,与许靖共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法言》:“江河以涤之。”时左相陈希烈以太子太师罢政事,故曰“沙汰江河浊”。⑥《庄子》:“阴阳调和。”《汉官仪》:三公助鼎和味。《楚国策》:“夕调乎鼎鼐。”⑦《汉·韦贤传》: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⑧《史记》:范睢,字叔,王稽载入秦,昭王拜为客卿,封应侯。姜震英曰:象韦与范同出,故用范叔作对。【钱笺】谓望见素去杨国忠,一如范叔之去穰侯,此曲说也。⑨卢僎诗:“盛业继前修。”⑩韦贤兼通礼、尚书,少子玄成复以明经仕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匡衡传》:材智有余,经学绝伦。(11)《高士传》:“豫章之木,生于高山。”《史记注》:豫章,二木名,生七年乃可分别。(12)《抱朴子》:“沧海之滉漾。”  北斗司喉舌①,东方领搢绅②。持衡留藻鉴③,听履上星辰④。独步才超古⑤,余波德照邻⑥。聪明过管辂⑦,尺牍倒陈遵⑧。岂是池中物⑨,由来席上珍⑩。庙堂知至理(11),风俗尽还淳(12)。  (此记其平时品望。向为尚书,故云北斗。又兼兵部,故云东方。持衡,吏部典选也。听履,尚书登殿也。独步,谓才艺出人。照邻,谓韦杜世交。过管,谓精于天文。倒陈,谓工于书翰。下言乘时居位,能正君而善俗。)  ①《后汉。李固传》:“北斗为天之喉舌,尚书亦为陛下喉舌。”②《书·康王之诰》: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顾命》注:司马第四,毕公领之。《郊祀志》:“搢绅者弗道。”【颜注】缙,本作搢,插笏于大带与革之间耳,非插于大带也。或作荐缙者,亦谓荐笏於绅带之间耳。时见素以兵部尚书为相,率百官,故曰“东方领搢绅”也。③《晋书》:太康四年,制曰藻镜铨衡。《唐书》:天宝五载,见素为吏部侍郎,铨叙平允,人士称之。④《汉·郑崇传》:哀帝时,为尚书仆射,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天子像帝座,故云上星辰。⑤魏文帝《与吴质书》:“王仲宣独步于汉南。”⑥《书》:“余波入于流沙。”《左传》:“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论语》:“德必有邻。”傅亮《修张良庙教》:“道亚黄中,照邻庶几。”⑦《魏志》:管辂喜仰视星辰,能明天文地理变化之数,人号神童。又自言天与我才明。【钱笺】《唐书》:肃宗改元至德,十月,有星犯昂,见素言于肃宗曰:“禄山将死矣。”帝曰:”日月可知乎?”见素曰:“福应在德,祸应在刑,昂金忌火,行当火位,昂之昏中,乃其时也。明年正月丙寅,禄山其殪乎。”帝曰:“贼何等死?”见素曰:“五行,子者视妻所生,昂死以丙申。金,木之妃也。木,火之母也。丙火为金,子申亦金也,二金本同末异,还以相克。贼殆为子与首乱者更相屠戮乎。”已而皆验。⑧《前汉·陈遵传》:善书,与人尺牍,主者藏弆以为荣。倒,压倒也。⑨《吴·周瑜传》、《晋·刘元海传》并云:“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⑩《记·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11)《前汉书赞》:“议事于庙堂之上。”《列子》:“均天下之至理。”(12)东方朔论:美风俗。《何氏语林》:阮孝绪叹明宾山曰:“此言足使还淳返朴,激薄停浇矣。”  才杰俱登用①,愚蒙但隐沦②。长卿多病久③,子夏索居频④。回首驱流俗⑤,生涯似众人。巫咸不可问⑥,邹鲁莫容身⑦。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⑧。为公歌此曲⑨,涕泪在衣巾⑩。  (未乃自叙困穷,而有望于韦相也。登用承上,隐沦起下。多病索居,寥落已甚,且驱逐生涯,资身无策,至此则天意难问,而吾道莫容矣,故不禁感怀赋诗,而声泪交流。此条一步敲紧一步,乃陈情之最悲切者。张綖曰:公虽时迈,争于求进,然必吾道契合者,然后望其汲引,故独与韦公歌此曲。此章四句起,下三段各十二句。)①沈约诗:“吏部信才杰。”《书》:“畴咨若时登庸。”注:“庸,用也。”②《杨恽传》:“足下哀其愚蒙。”③《西京杂记》:相如素有消渴疾。④《檀弓》:子夏曰:“吾离群而索居,久矣。”⑤王粲诗:“回首望长安。”《晋书》:谢尚脱略细故,不为流俗之事。⑥《列子》:郑有神巫自齐来,曰季咸,知人生死、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⑦《庄子》:孔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穷于齐,厄于陈、蔡,不容身于天下。⑧《杜臆》:“苍茫兴有神”,起下“歌此曲”,而此曲即所上韦相诗。苍茫,意兴勃发之貌。⑨庾信诗:“君能歌此曲。”⑩曹植诗:“歔欷涕沾巾。”巾,以拭泪者。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厚德光大,承元之明。

兹潜莩吹,升于昭清。

冰天桂海,咸资化成。

恭酌要醪,报本惟精。

.王凌谓贾充曰:“汝非贾梁道之子耶?

乃欲以国与人。

”由此观之,梁道之忠于魏也久矣。

司马景王既执凌而归,过梁道庙,凌大呼曰:“我亦大魏之忠臣也。

”及司马景王病,见凌与梁道守而杀之。

二人者,可谓忠义之至,精贯于幽明矣,然梁道之灵,独不能已其子充之奸,至使首发成济之事,此又理之不可晓者也。

故予戏作小诗云。

嵇绍似康为有子,郗超叛鉴是无孙。

如今更恨贾梁道,不杀公闾杀子元。

齐居皇皇,琼琚锵锵。

承祭之初,其如在旁。

挹彼注兹,储禧迎祥。

神之听之,欣欣乐康。

与麽则易,不与麽则难。

不与麽则易,与麽则难。

金乌飞上玉栏干,眨上眉毛子细看。

吉圭休成,其日南至。

天子有诏,冠尔皇嗣。

为国之本,隆邦之记。

拜而受之,式共敬止。

恁麽恁麽,牵犁拽杷。

不恁麽不恁麽,泥多佛大。

临济三玄,赵州勘破鼻孔大。

君成道,去何许,寂寂空山号行府。

自从汉末人相值,因循今莫睹。

凄凉古庙落嵓隈,水绕閒庭萦嫩苔。

敕令立观奉香火,屈指古十年中来。

道士张君见奇古,精力强明奈寒暑。

从前观心力勤苦,经画一新旧堂庑。

尝闻仙者好楼居,杰阁晕飞接云衢。

往来世外隐君子,万一鹤驭停须臾。

我劝张君更磨练,莫遣光阴随物转。

一朝平步玉皇前,何虑群仙不相面。

多少纷纷尘世人,梦中说梦元非真。

妙处工夫如会了,千百世界现全身。

溪光荡入万峰晴,十二桥衔打桨声。

到倚高楼花满眼,白波翻海接霄明。

旁淤洲渚鸦巢照,裂幅云霞雁字横。

冷抱孤芳荐杯酒,有灵词客鉴余情。

(庵中设浙东西词人木主)

雍歌既入,熙事人成。

神夕奄虞,忽乘青冥。

灵心回睠,监我精守。

诞降嘉祉,休德昭清。

曲江矶头山崒嵂,此景江南夸第一。

渔舟晚弄烟烟波閒,市楼春映晴岚出。

拥舆长吟入画图,席地草饮成真率。

更叩山房僧榻眠,卧听松风待明月。

工祝交映,笙镛云赊。

酒茅既除,牲俎斯入。

幽胆罔恫,中外咸悦。

礼成伊何,天地同节。

噫怀素,善草书。

杂真行,世所无。

妙之臻,理不殊。

盍反观,同其初。

前身应是散花仙。

一念堕尘缘。

参透曲中禅。

比一串、摩尼更圆。

林莺巧啭,玉冰飞韵,三昧有谁传。

休惜遏云篇。

早医得、维摩病痊。

千灵万圣,万圣千灵。

莫顺人情,吉凶上卦。

大带深衣,缁冠素履。

籍以纸衾,覆以布被。

一物不将,敛形而已。

其人伊何,履斋居士。

唇亡则齿寒。

谋而不得。

则以往知来。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镜于水见面之容。

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九龙吐水,七步周行。

云门一棒打杀,正是摩顶授记。

葛藤枝蔓重生,从教遍地纵横。

一不成,二不是,突出眼晴失却鼻。

少林刚自觅安心,瞎驴不受灵山记。

镆铘在握,天魔胆落,明眼衲僧,休更卜度。

礼文既洽,熏燎聿升。

嘉气四塞,丹诚上胜。

惟类之应,惟福之兴。

永炽天统,亿载灵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