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上韦左相二十韵(见素)

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fèng lì xuān yuán jì,lóng fēi sì shí chūn。

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bā huāng kāi shòu yù,yī qì zhuăn hóng jūn。

霖雨思贤佐,丹青忆老臣。lín yŭ sī xián zuŏ,dān qīng yì lăo chén。

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yīng tú qiú jùn mă,jīng dài dé qí lín。

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shā tài jiāng hé zhuó,diào hé dĭng nài xīn。

韦贤初相汉,范叔已归秦。wéi xián chū xiāng hàn,fàn shū yĭ guī qín。

盛业今如此,传经固绝伦。shèng yè jīn rú cĭ,[chuán,zhuàn] jīng gù jué lún。

豫樟深出地,沧海阔无津。yù zhāng shēn chū dì,cāng hăi kuò wú jīn。

北斗司喉舌,东方领搢绅。bĕi dŏu sī hóu shé,dōng fāng lĭng jìn shēn。

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chí héng liú zăo jiàn,tīng lǚ shàng xīng chén。

独步才超古,馀波德照邻。dú bù cái chāo gŭ,yú bō dé zhào lín。

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cōng míng guò guăn lù,chĭ dú dăo chén zūn。

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qĭ shì chí zhōng wù,yóu lái xí shàng zhēn。

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miào táng zhī zhì lĭ,fēng sú jìn huán chún。

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隐沦。cái jié jù dēng yòng,yú méng dàn yĭn lún。

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cháng qīng duō bìng jiŭ,zĭ xià suŏ jū pín。

回首驱流俗,生涯似众人。huí shŏu qū liú sú,shēng yá sì zhòng rén。

巫咸不可问,邹鲁莫容身。wū xián bù kĕ wèn,zōu lŭ mò róng shēn。

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găn jī shí jiāng wăn,cāng máng xīng yŏu shén。

为公歌此曲,涕泪在衣巾。wèi gōng gē cĭ qū,tì lèi zài yī jīn。

赏析

作品赏析

  见素初入相,在天宝十三载之秋,诗云“四十春”,盖天宝十四载初春作。且寿域、洪钧、庙堂、风俗等句,绝不及忧乱之词。后为左相,在至德二载,题中“左相”二字,黄鹤谓是后来追书,是也。《旧书·职官志》:开元元年十二月,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天宝元年二月,侍中改为左相,中书令改为右相,至德三载复旧。《玄宗纪》:天宝十三载秋八月,文部侍郎韦见素为武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代陈希烈。  凤历轩辕纪①,龙飞四十春②。八荒开寿域③,一气转洪钧④。  (从朝宁升平叙起。岁正纪历,已四十余春。御世久,故八荒同寿。春和至,故一气钩陶。张綖谓岁初所作,是也。)  ①《左传》:郯子曰:“我高祖少皡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皇氏,历正也。”注:少皡,黄帝子,凤鸟知天时,故以名历正之官。《史记注》:黄帝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号。北齐《享庙歌》:“龙图革命,凤历归昌。”②后汉李固疏:“陛下拨乱龙飞,初登大位。”时玄宗在位四十二年,曰四十春,举成数也。③八荒,注见前。《前汉·王吉传》:“驱一世之民,跻之仁寿之域。”④一气,见二卷。张华诗:“洪钧陶万类。”  霖雨思贤佐①,丹青忆旧臣②。应图求骏马③,惊代得骐驎④。沙汰江河浊⑤,调和鼎鼐新⑥。韦贤初相汉⑦,范叔已归秦⑧。盛业今如此⑨,传经固绝伦⑩。豫樟深出地(11),沧海阔无津(12)。  (此叙其入相之事。帝思良佐,而韦以旧臣登用,骏马骐驎,比其充胜大任也。沙汰,旧相已罢。调和,新参初拜。盛业,承范。传经,承韦。深出地,谓学有根柢。阔无津,谓度之汪洋。) ①《唐书》:时雨潦六旬,上嫌宰相非人。杨国忠举见素入白,帝以相王府属,有旧恩,遂用之。所谓思贤佐、忆旧臣也。原注:“以老臣为相公之先人,误矣。”《书·说命》:“若大旱,用汝作霖雨。”《黄琼传》:“贤佐为力。”②《盐铁论》:“公卿者神,化之丹青。”《前汉·张安世传》:朝无旧臣,白用安世。《疏广传》:“圣主所以惠养老臣。”③曹植《献文帝马表》:“臣于先帝世,得大宛紫辟马一匹,形法应图。”《秦国策》:吕不韦说阳泉君曰:“君之骏马盈外厩。”④《梅福传》:“欲以三代之法,取当世之士,犹以伯乐之图,求骐驎于市。”⑤《蜀志》:周毖为吏部尚书,与许靖共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法言》:“江河以涤之。”时左相陈希烈以太子太师罢政事,故曰“沙汰江河浊”。⑥《庄子》:“阴阳调和。”《汉官仪》:三公助鼎和味。《楚国策》:“夕调乎鼎鼐。”⑦《汉·韦贤传》: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⑧《史记》:范睢,字叔,王稽载入秦,昭王拜为客卿,封应侯。姜震英曰:象韦与范同出,故用范叔作对。【钱笺】谓望见素去杨国忠,一如范叔之去穰侯,此曲说也。⑨卢僎诗:“盛业继前修。”⑩韦贤兼通礼、尚书,少子玄成复以明经仕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匡衡传》:材智有余,经学绝伦。(11)《高士传》:“豫章之木,生于高山。”《史记注》:豫章,二木名,生七年乃可分别。(12)《抱朴子》:“沧海之滉漾。”  北斗司喉舌①,东方领搢绅②。持衡留藻鉴③,听履上星辰④。独步才超古⑤,余波德照邻⑥。聪明过管辂⑦,尺牍倒陈遵⑧。岂是池中物⑨,由来席上珍⑩。庙堂知至理(11),风俗尽还淳(12)。  (此记其平时品望。向为尚书,故云北斗。又兼兵部,故云东方。持衡,吏部典选也。听履,尚书登殿也。独步,谓才艺出人。照邻,谓韦杜世交。过管,谓精于天文。倒陈,谓工于书翰。下言乘时居位,能正君而善俗。)  ①《后汉。李固传》:“北斗为天之喉舌,尚书亦为陛下喉舌。”②《书·康王之诰》: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顾命》注:司马第四,毕公领之。《郊祀志》:“搢绅者弗道。”【颜注】缙,本作搢,插笏于大带与革之间耳,非插于大带也。或作荐缙者,亦谓荐笏於绅带之间耳。时见素以兵部尚书为相,率百官,故曰“东方领搢绅”也。③《晋书》:太康四年,制曰藻镜铨衡。《唐书》:天宝五载,见素为吏部侍郎,铨叙平允,人士称之。④《汉·郑崇传》:哀帝时,为尚书仆射,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天子像帝座,故云上星辰。⑤魏文帝《与吴质书》:“王仲宣独步于汉南。”⑥《书》:“余波入于流沙。”《左传》:“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论语》:“德必有邻。”傅亮《修张良庙教》:“道亚黄中,照邻庶几。”⑦《魏志》:管辂喜仰视星辰,能明天文地理变化之数,人号神童。又自言天与我才明。【钱笺】《唐书》:肃宗改元至德,十月,有星犯昂,见素言于肃宗曰:“禄山将死矣。”帝曰:”日月可知乎?”见素曰:“福应在德,祸应在刑,昂金忌火,行当火位,昂之昏中,乃其时也。明年正月丙寅,禄山其殪乎。”帝曰:“贼何等死?”见素曰:“五行,子者视妻所生,昂死以丙申。金,木之妃也。木,火之母也。丙火为金,子申亦金也,二金本同末异,还以相克。贼殆为子与首乱者更相屠戮乎。”已而皆验。⑧《前汉·陈遵传》:善书,与人尺牍,主者藏弆以为荣。倒,压倒也。⑨《吴·周瑜传》、《晋·刘元海传》并云:“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⑩《记·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11)《前汉书赞》:“议事于庙堂之上。”《列子》:“均天下之至理。”(12)东方朔论:美风俗。《何氏语林》:阮孝绪叹明宾山曰:“此言足使还淳返朴,激薄停浇矣。”  才杰俱登用①,愚蒙但隐沦②。长卿多病久③,子夏索居频④。回首驱流俗⑤,生涯似众人。巫咸不可问⑥,邹鲁莫容身⑦。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⑧。为公歌此曲⑨,涕泪在衣巾⑩。  (未乃自叙困穷,而有望于韦相也。登用承上,隐沦起下。多病索居,寥落已甚,且驱逐生涯,资身无策,至此则天意难问,而吾道莫容矣,故不禁感怀赋诗,而声泪交流。此条一步敲紧一步,乃陈情之最悲切者。张綖曰:公虽时迈,争于求进,然必吾道契合者,然后望其汲引,故独与韦公歌此曲。此章四句起,下三段各十二句。)①沈约诗:“吏部信才杰。”《书》:“畴咨若时登庸。”注:“庸,用也。”②《杨恽传》:“足下哀其愚蒙。”③《西京杂记》:相如素有消渴疾。④《檀弓》:子夏曰:“吾离群而索居,久矣。”⑤王粲诗:“回首望长安。”《晋书》:谢尚脱略细故,不为流俗之事。⑥《列子》:郑有神巫自齐来,曰季咸,知人生死、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⑦《庄子》:孔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穷于齐,厄于陈、蔡,不容身于天下。⑧《杜臆》:“苍茫兴有神”,起下“歌此曲”,而此曲即所上韦相诗。苍茫,意兴勃发之貌。⑨庾信诗:“君能歌此曲。”⑩曹植诗:“歔欷涕沾巾。”巾,以拭泪者。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玄上玄玄且莫寻。

日常除划我人心。

清闲欢乐作知音。

莫向灵台留一物,自然结正水中金。

恁时云步上瑶岑。

半夜客船钟,渔火愁眠省。

不见老寒山,泪湿吴云冷。

幽鸟啼霜月影斜,野桥枫叶翻红锦。

击碎重关,枯山未泯。

养家苦,火坑深。

万尘埋没不能禁。

遇风仙,物外寻。

修行好,炼阳阴。

净清能见水中金。

现光辉,罩宝岑。

更憔悴、羞人见。

心不自心始是心,眼不见眼始是眼。

堂堂无影迹,历历绝思惟。

明满环中,兔怀夜月。

翠横海上,犀晕秋山。

直须及尽玄微,始解承当底事。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

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

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

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归来三见梅花,年年借此花为寿。

八窗轩槛,月边竹畔,数枝开又。

姑射肌肤,广平风度,对人依旧。

把离骚读遍,椒兰荃蕙,奚敢及、众芳首。

幸与岁寒为友。

任天公、雪霜愁。

香名一点,西湖东_,逊逋会有。

金鼎家毡,玉堂椽笔,傥来斯受。

且巡檐、管领先春,林外事、付卮酒。

至哉坤元,持载万物。

继天神圣,观世治忽。

颂祗之堂,芳以圭黻,孰为邦休,四海无拂。

於穆圣祖,宅神皇极。

降鉴在下,子孙千亿。

羽衣玉佩,旗纛旄节。

巍巍煌煌,秩祀万国。

无言屈指也。

算年年底事,长为旅也。

凄惶受尽也。

把良辰美景,总成虚也。

自嗟叹也。

这情怀、如何诉也。

谩愁明怕暗,单栖独宿,怎生禁也。

闲也。

有时临镜,渐觉形容,日销减也。

光阴换也。

空辜负、少年也。

念仙源深处,暖香小院,赢得群花怨也。

是亏他见了,多教骂几句也。

红蘤风尽,团枝泣露光。

叶深惊乍见,实小贵先尝。

点缀怜余萼,飘零惜旧香。

不须悲了物,县城喜手中觞。

一点灵明潜启悟。

天上人间,不见行藏处。

四海八荒惟独步。

不空不有谁能睹。

瞬目扬眉全体露。

混混茫茫,法界超然去。

万劫轮回遭一遇。

三白先春慰客情,瑶林照耀夜窗明。

浅斟低痴儿女,那得工夫问雪声。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目前一机,万化千变。

甚处见得,西风一阵来,落叶两三片。

世尊双眼明,看天上星。

智门双眼明,看天上星。

智门双眼瞎,世尊双眼明。

世尊双眼瞎,智门双眼明。

日面月面,霹雳闪电。

直下来也,急著眼看。

吹无孔笛,和毡拍版。

父子和同,冰炭相反。

末上之机果若何,定州元出花瓷碗。

宣传吾真,吾为宣说。

眨上眉毛,大巧若拙。

山秋而癯,水秋而净。

得丘壑偃蹇之姿,赋猿鸟超摇之性。

离微彻见根,动静该听莹。

提来万法上看,更没一丝头剩。

虎憎鸡嘴,闻者畏之。

后人衡鉴不高,唤作二俱弄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