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

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

凭谁寄小莲。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

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

今年老去年。

译文

庭院下的柳树还有人弹奏歌曲,花丛间也有姐妹在嬉戏。还记得当年在青楼时的那些事,在月光下红窗前写封书信,谁又能替我寄给小莲呢?

烛陪人落泪,春蚕吐丝,诉说着无尽的凄楚缠绵。乌黑的头发又能经得起多少次生离死别,未必能像断弦一样无情。今年依旧比去年还要衰老。

注释

①破阵子:唐教坊曲,一名《十拍子》。陈旸《乐书》:“唐《破阵乐》属龟兹部,秦王(唐太宗李世民)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外藩镇春衣犒军设乐,亦舞此曲,兼马军引入场,尤壮观也。”按《秦王破阵乐》为唐开国时之大型武舞曲,震惊一世。玄奘往印度取经时,一国王曾询及之,见所著《大唐西域记》。此双调小令,当是截取舞曲中之一段为之,犹可想见激壮声容。六十二字,上下片皆三平韵。

②小莲。人名。

③绛(jiàng)蜡:红蜡烛。

④等闲:无端。

⑤吴蚕:吴地的蚕,江苏一带盛产蚕丝,故称“吴蚕”。

⑥到了:到底。

⑦绿鬓(bìn):指乌黑的头发。

⑧无情无断弦:像断弦一样无情。

赏析

开头两句,描述昔日相聚的欢乐,有人物,有活动,有环境,写得充实而概括,表现了当时富贵之家的那种歌舞升平、安乐豪华的生活景象。在这个生活圈子的姊妹行中,便有令人思念的小莲。接下来,作者把前两句的描写归结为“春楼当日事”,并把这些回忆写成书信,想要寄给小莲。至此,笔锋陡转,“凭谁寄小莲”,因为不知小莲身在何处,这美好的回忆已无法与她共享了,由此不免引发感伤。

  下片开头,虽是化用李商隐的名句,但与原作并不全同,“等闲”、“到了”两个词语起了不小作用,使句意增加了一层无可奈何的感叹,既是“推陈”,更见“出新”,小晏这种艺术手段,尤其值得赞赏。最后三句,感叹人们都一年一年地逐渐老去,今天虽然仍是“绿鬓”,但毕竞承受不住愁恨的煎熬,然而又是仍在苦苦支撑,还不至于立刻就到“断绞”的地步。三句之间,环环相扣,委婉曲折,终于诉尽了九转回肠。

  全词描写词人对小莲的思念:大概是和小莲隔别很久了,消息不能通,思之歪切,不觉形于笔墨,缠绵往复,仿佛有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螨炬成灰泪始干”的情思。对一个歌妓能够这样真挚,可见词人对女性绝无轻薄的意思。

背景

北宋年间,词人多来往于青楼,并与小莲生成美好的回忆。可是时间消逝,小莲已经不在,于是词人为了表达对这位青楼女子的无限相思以及怀念之情,故写下了这首词。

诗人简介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287篇诗文

诗文推荐

罗绮丛中,笙歌社里。

灯明如来,放光现瑞。

庭院。

春浅。

重门深掩。

寂寞东风。

睡浓。

起来绣*花影重。

娇慵。

宿妆凝澹红。

待把眉山临镜画。

还又罢。

却放翠帘下。

画楼间。

楼外山。

倚阑。

只愁相见难。

欹枕舻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

变作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

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

只记埋冤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黄金堆到斗。

怎得似、长年画堂劝酒。

蛾眉最明秀。

向水沈烟里,两行红袖。

笙歌撋就。

争说道、明年时候。

被姮娥、做了殷勤,仙桂一枝入手。

知否。

风流别驾,近日人呼,文章太守。

天长地久。

岁岁上、乃翁寿。

记从来人道,相门出相,金印累累尽有。

但直须,周公拜前,鲁公拜后。

南楼人未起。

爆竹声闻,应在笙歌里。

庭院春深,和风翠阴。

桃花簇锦,柳线摇金。

无卢灵云徒说悟,一生埋没祖师心。

门掩苍苔柳半遮,春深庭院日初斜。

旧家杨柳依依绿,长锁春来庭院。

图画天开,春风剪裁。

烂银庭院,白玉楼台。

将谓乳峰贫彻骨,敌君王富自何来。

岁肇春宗,乾开震长。

瑶山既寂,戾园斯享。

玉肃其事,物昭其象。

弦诵成风,笙歌合响。

轻黄淡绿。

可人风韵闲装束。

多情早是眉峰蹙。

一点秋波,闲里觑人毒。

桃花庭院光阴速。

铜鞮谁唱大堤曲。

归时想是樱桃熟。

不道秋千,谁伴那人蹴。

五云高处望西清。

玉阶升。

棣华荣。

筑屋溪头,楼观画难成。

长夜笙歌还起问,谁放月,又西沈。

家传鸿宝旧知名。

看长生。

奉严宸。

且把风流,水北画耆英。

咫尺西风诗酒社,石鼎句,要弥明。

残雪林塘春意浅。

倚碧玉、阑干日晚。

天涯五色明如翦。

上有新蟾占断。

从别后、水遥山远。

倩说与、天台刘阮。

方壶只有梅花伴。

不似桃花庭院。

樽前花底寻春处,堪叹心情全减。

一身萍寄,酒徒云散,佳人天远。

那更今年,瘴烟蛮雨,夜郎江畔。

漫倚楼横笛,临窗看镜,时挥涕、惊流转。

花落月明庭院。

悄无言、魂消肠断。

凭肩携手,当时曾效,画梁栖燕。

见说新来,网萦尘暗,舞衫歌扇。

料也羞憔悴,慵行芳径,怕啼莺见。

新雪对新酒,忆同倾一杯。

自然须访戴,不必待延枚。

[雪赋云:延枚叟。

]陈榻无辞解,袁门莫懒开。

笙歌与谈笑,随事自将来。

檐牙缥缈小倡楼。

凉月挂银钩。

聒席笙歌,透帘灯火,风景似扬州。

当时面色欺春雪,曾伴美人游。

今日重来,更无人问,独自倚阑愁。

客里遇重阳,孤馆一杯,聊赏佳节。

日暖天晴,喜秋光清绝。

霜乍降、寒山凝紫,雾初消、DA49潭皎洁。

阑干闲倚,庭院无人,颠倒飘黄叶。

故园、当此际,遥想弟兄罗列。

携酒登高,把茱萸簪彻。

叹笼鸟、羁踪难去,望征鸿、归心漫切。

长吟抱膝,就中深意凭谁说。

何须翦纸。

依旧一团圆照水。

莫倚空寒。

柳下池边也只般。

君何匆匆。

宇宙人生都是客。

月在云端。

人自愁人不解看。

《蒙庵词》有匆匆早睡语,并及之。

轻红短白东城路。

忆得分襟处。

柳丝无赖舞春柔。

不系离人只解、系离愁。

如今花谢春将老。

柳下无人到。

月明门外子规啼。

唤得人愁争似、唤人归。

年年端午又今朝。

鬓萧萧。

思摇摇。

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

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

何人帘幕倚兰皋。

看飞桡。

夺高标。

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

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