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译文

韵译

官邸门前画戟林立兵卫森严,休息室内凝聚着焚檀的清香。

东南近海层层风雨吹进住所,逍遥自在池阁之间阵阵风凉。

心里头的烦躁苦闷将要消散,嘉宾贵客重新聚集济济一堂。

自己惭愧所处地位太过高贵,未能顾及平民百姓有无安康。

如能领悟事理是非自然消释,性情达观世俗礼节就可淡忘。

鲜鱼肥肉是夏令禁食的荤腥,蔬菜水果希望大家尽管品尝。

大家躬身饮下一杯醇清美酒,抬头聆听各人吟诵金玉诗章。

精神愉快身体自然轻松舒畅,心里真想临风飘举奋力翱翔。

吴中不愧为文史鼎盛的所在,文人学士简直多如大海汪洋。

现在才知道大州大郡的地方,哪里是仅以财物丰阜而称强?

注解

⑴森:密密地排列。戟:古代一种兵器。

⑵宴寝:宴,意为休息。宴寝就是私室,内室。这里指休息的地方。

⑶海上:指苏州东边的海面。

⑷烦疴:烦躁。疴,本指疾病。

⑸居处崇:地位显贵。

⑹斯民康:人民康乐。

⑺理会:通达事物的道理。

⑻达:旷达。形迹:指世俗礼节。

⑼时禁:当时正禁食荤腥。

⑽幸:希望,这里是谦词。

⑾金玉章:文采华美、声韵和谐的好文章。这里指客人们的诗篇。

⑿神欢:精神欢悦。

⒀吴中:苏州的古称。

⒁群彦:群英。汪洋:众多。

⒂大藩:这里指大郡、大州。藩,原指藩王的封地。

注释

韵译

官邸门前画戟林立兵卫森严,休息室内凝聚着焚檀的清香。

东南近海层层风雨吹进住所,逍遥自在池阁之间阵阵风凉。

心里头的烦躁苦闷将要消散,嘉宾贵客重新聚集济济一堂。

自己惭愧所处地位太过高贵,未能顾及平民百姓有无安康。

如能领悟事理是非自然消释,性情达观世俗礼节就可淡忘。

鲜鱼肥肉是夏令禁食的荤腥,蔬菜水果希望大家尽管品尝。

大家躬身饮下一杯醇清美酒,抬头聆听各人吟诵金玉诗章。

精神愉快身体自然轻松舒畅,心里真想临风飘举奋力翱翔。

吴中不愧为文史鼎盛的所在,文人学士简直多如大海汪洋。

现在才知道大州大郡的地方,哪里是仅以财物丰阜而称强?

注解

⑴森:密密地排列。戟:古代一种兵器。

⑵宴寝:宴,意为休息。宴寝就是私室,内室。这里指休息的地方。

⑶海上:指苏州东边的海面。

⑷烦疴:烦躁。疴,本指疾病。

⑸居处崇:地位显贵。

⑹斯民康:人民康乐。

⑺理会:通达事物的道理。

⑻达:旷达。形迹:指世俗礼节。

⑼时禁:当时正禁食荤腥。

⑽幸:希望,这里是谦词。

⑾金玉章:文采华美、声韵和谐的好文章。这里指客人们的诗篇。

⑿神欢:精神欢悦。

⒀吴中:苏州的古称。

⒁群彦:群英。汪洋:众多。

⒂大藩:这里指大郡、大州。藩,原指藩王的封地。

赏析

这是韦应物晚年,任苏州刺史时所作。

  此诗可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为开头六句,写宴集的环境,突出“郡斋雨中”四字。兵卫禁严,宴厅凝香,显示刺史地位的高贵、威严。然而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原由。宴集恰逢下雨,不仅池阁清凉,雨景如画,而且公务骤减,一身轻松。

  再加上久病初愈,精神健旺,面对嘉宾满堂,诗人不禁喜形于色。寥寥数句,洒脱简劲,颇有气概。

  第二层为“自惭”以下四句,写宴前的感慨。“自惭居处崇”,不单指因住处的高大宽敞而感到惭愧,还包括显示刺史地位的“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等因素在内,因为这些更使韦应物感到了自身责任的重大。

  当然,“未睹斯民康”——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是触发他“自惭”的最为直接的原因。诗人从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出发,自觉地将“斯民”之康跟自己的华贵、威严及“居处崇”对比,这是很自然的。他以前早就说过“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和“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观田家》)等语,把自己所得俸禄与农民的辛勤劳动联系起来,把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的责任联系起来,为自己的无功受禄而深感惭愧,深感不安,这种深刻的认识,来自他历年担任地方官所得到的感性印象。

  但是又将宴饮享乐了,解决这种心理上的矛盾,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老庄思想了,于是,“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会老庄之理而遣送是非,达乐天知命之性而忘乎形迹,用这种思想去麻痹自己,可以暂时忘怀一切,心安理得地宴集享受,不必再受良心的谴责。韦应物亦不能免给。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病。

  第三层为“鲜肥”以下六句,写诗人对这次宴集的欢畅体会。这次宴会,正值禁屠之日,并无鱼肉等鲜肥食品上桌,而是以蔬果为主。这说明与宴者的欢乐并不在吃喝上,而是在以酒会友、吟诗作赋上。诗人得意洋洋地说:“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他一边品尝美酒,一边倾听别人吟诵佳句杰作,满心欢快,浑身轻松,几乎飘飘欲仙了。

  第四层为最后四句,盛赞苏州不仅是财赋强盛的大藩,更是“群彦今汪洋”的人才荟萃之地,以回应题目上“诸文士燕集”的盛况。

诗人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603篇诗文

诗文推荐

独脚老虎,暗时暗杀人。

不识是眼睛,与君地著力,溪云罩古城。

陈兄榜名不欺斋,不欺本自诚中来。

晚周洙泗汉伊雒,中间此道寒如灰。

不欺斋中一尊酒,兄乎此意差耐久。

真情往往到僮仆,何况亲知与朋友。

君不见汤脱胡桃一语失,此是迂翁年少日,陈兄再拜吾事毕。

草平天一色,风暖燕双高。

门掩前朝树,心垂别郡峰。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

春光还与美人同。

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

水流云散各西东。

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沆碣西颢,功载万世。

乘金宅兑,侑我明祀。

嘉觞布兰,牲玉洁精。

神之燕虞,肃用有成。

燕戏还檐际。

花飞落枕前。

寸心君不见。

拭泪坐调弦。

去一得三,添六成四。

有口无舌,有眼无鼻。

写得十成,以何为是。

挂在大目溪头,恰似守桥土寺。

物生于东,城于西兮。

有信有屈,物不齐兮。

彼向而笑,嗔为迷兮。

惟古有道,物不群兮。

大东之西,孰我宾兮?

我所思兮,西方之美人兮。

昔驱羸马望嵩支,正值嵩阳踯躅春。

千古废兴都邑地,百年劳苦宦游身。

曾耽胜事留连久,忽见新诗叹息频。

君欲买山能遂否,它时愿作杜社中人。

天公昨日我为悲,阴云惨惨风凄凄。

天公今日为我喜,朝阳晃晃融新泥。

一悲复一喜,天意良有以。

悲我东斋别心友,喜子还家奉甘旨。

心友不可别,甘旨不可阙。

人生安得两如意,故人一别今千里。

他时迎侍还东州,约君过我松溪头。

吴兴有君子,淡如朱丝琴。

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

嗟余与夫子,相避如辰参。

(退翁官于蜀,余在京师,余归而退翁去。

及余官于吴兴,则退翁亡矣。

)犹喜见诸郎,窈然清且深。

异时多良士,末路丧初心。

我生不有命,其肯枉尺寻。

孝奉天仪,信维休德。

发越徽音,礼文靡忒。

永保嘉祥,时万时億。

归于东朝,含饴燕息。

天锡吟笺慰老怀,笔花文藻卷中开。

二分者有如此,一世之雄安在哉。

疁邑坟荒惟宿草,玉堂人去几秋槐。

诗仙应赴诗家供,一殿寒斋定一来。

老怀幸无事,何用知秋风。

团团乌桕树,一叶垂殷红。

为此有所感,长吟敲虚空。

城市了在目,心隔云万里。

燕席鼓吹急,游骑呵殿雄。

亦各适尔适,扰扰尘堁。

焉知天地外,有此颓然翁。

演出一大藏,明明超过诸缘上。

随曲随直也流水转山,随高随下也虚舟驾浪。

扇荷偷换羽葆。

院宇人声窈。

独步亭皋下,阑干并、栖幽鸟。

新雨抽嫩草。

檐花闹,一片萍铺沼。

燕雏小。

书空底事,那堪手版持倒。

今来古往,几见北邙人晓。

乡号无何但日到。

休觉。

陶然身世尘表。

倡予和汝,爰得我所。

何斯违斯,自贻伊阻。

君不见古来五关虎豹守,入仕艰难无不有。

兴能一札秋槐黄,芒鞋布裙天下走。

攀援龙鳞万万手,咳唾骊珠万万口。

蓬莱无路弱水隔,七上十上空白首。

邂逅登名岂不偶,选坑沉沦十八九。

光范三书徒尔忙,子公一纸焉所取。

书生身体纵著翅,飞声未办廷臣右。

还知气至天地春,花者必花柳必柳。

中庸末章八引诗,三诗首言士所为。

衣锦尚絅潜虽伏,屋漏不高天听卑。

至隐至微至显见,鬼神森列何中欺。

斗间有气射古剑,石上无根生瑞芝。

快雨乍晴虹霓起,蛰虫欲振雷霆驰。

静中根本动中发,暗处精神明处知。

禊帖昔秘永禅师,不过纸上王羲之。

御史萧翼百计取,公等乃有胸中奇。

胸中奇者五色笔,可以补天可活国。

宗彝作绘袞作火,可但能书梵王译。

此之所宝玉非石,求而不藏卞和泣。

良贾韫匵什其袭,藏而不求价倍百。

公等翰墨今第一,谁云识字不得力。

借径文艺以致身,勋名政要无心得。

九万里迅扶摇风,今日朝廷贞观同。

联翩房杜肩王魏,试人常何草封事。

税驾金华。

讲学秘馆。

有集惟髦。

芳风雅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