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威弧不能弦,自尔无宁岁。

川谷血横流,豺狼沸相噬。

天子从北来,长驱振凋敝。

顿兵岐梁下,却跨沙漠裔。

二京陷未收,四极我得制。

萧索汉水清,缅通淮湖税。

使者纷星散,王纲尚旒缀。

南伯从事贤,君行立谈际。

生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

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幕府辍谏官,朝廷无此例。

至尊方旰食,仗尔布嘉惠。

补阙暮征入,柱史晨征憩。

正当艰难时,实藉长久计。

回风吹独树,白日照执袂。

恸哭苍烟根,山门万重闭。

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递。

裴回悲生离,局促老一世。

陶唐歌遗民,后汉更列帝。

恨无匡复姿,聊欲从此逝。

赏析

作品赏析

  此是至德二载,初赴行在时作。肃宗在凤翔,两京未恢复,故有顿兵岐梁、二京未收之句,公尚未拜拾遗,故云:“我无匡复资。”《唐书》:汉中郡,属山南道,本梁州汉川郡。天宝元年改汉中郡,兴元元年升为兴元府。  威弧不能弦①,自尔无宁岁②。川谷血横流③,豺狼沸相噬④。  (首叹天宝致乱之由。明皇不能早除禄山,以致祸乱连年,故云:“威弧不能弦,自尔无宁岁”。)  ①《易》:“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扬雄《河东赋》:“彏天狼之威弧。”【钱笺】《天官书》:西宫七宿觜星,东有大星曰狼,狼下四星曰弧,弧属矢,拟射于狼,弧不直狼,则盗贼起,所谓不能弦也,下故有“豺狼沸相噬”之句。②《国语》:“自子之行,晋无宁岁。”③《法言》:“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孟子》:“洪水横流。”④后汉张纲曰:“豺狼当道。”  天子从北来,长驱振调敝①。顿兵歧梁下②,却跨沙漠裔③。二京陷未收④。四极我得制⑤。萧索汉水清⑥,缅通淮湖税⑦。  (此言肃宗兴复之势。灵武在凤翔之北,故曰北来。岐、梁二山,在凤翔境内,王师在焉。沙漠裔,回绝方许助兵也。四极制,四方犹奉唐朔也。汉水连接淮湖,当时贡赋,得以不绝矣。二句切汉中)  ①陈琳书:“长驱山河,朝至暮捷。”《汉书·酷吏传》“吏民益凋敝。”②诸葛武侯《遣陈震往吴论》:“顿兵相持。”杜笃《论都赋》:“衍陈于岐梁。”③李陵诗:“经万里兮度沙漠。”中国之有外夷,犹衣之有裔也。④《晋书·儒林传》:二京继踵以沦胥。⑤《尔雅》:“东至于泰远,西至于邠国,南至于濮鈆,北至于祝栗,谓之四极。”《汉·礼乐志》:“四极爰辏。”师古曰:“四方极远之处也。”③阮籍诗:“萧索人所悲。”《汉书注》:“索,尽也。”汉水在汉中。⑦缅,远也。《西都赋》:“东郊则有通沟大漕,溃渭洞河,泛舟山东,控引淮胡。”《通鉴》:至德元载十月,第五琦请以江淮租庸,市轻货,泝江汉而上,至洋州,令汉中王璃陆运至扶风以助军,上从之。  使者纷星散①,王纲尚旒缀②。南伯从事贤③,君行立谈际④。坐知七曜历⑤,手画三军势⑥。冰雪净聪明⑦,雷霆走精锐⑧。  (此言侍御才堪经世。使者星散、经营边事也。王纲旒缀,人心系属也。南伯,指汉中王瑀。从事,指府中幕僚。立谈,起下四句。聪明,承七曜。精锐,承三军。此称其智勇过人。《杜臆》:冰雪雷霆一联,篇中警语,言明而且断,方能济世也。)①古诗:“星使日夜驰。”《春秋运斗枢》:“璇玑星散。”②曹冏《六代论》:“王纲弛而复张。”《诗》:“为下国缀旒。”注:“缀,结也。旒,旗之垂者,言天子为诸侯所系属,如旗之旒,为硫所缀也。”《公羊传》:“君若缀旒然。”刘垠《劝进书》:“国家之危,有若缀旒。”③《通鉴》:至德元载七月,玄宗以陇西公瑀为汉中王、梁少都督、山南西道采访防御使。④《史记》:虞卿立谈而取卿相。⑤《唐·艺文志》:吴伯善《陈七曜历》五卷。《何承天集》有《既往七曜历》,每记其得失。《通志》:日、月、岁星、荧惑、填星、太白、辰星也。《北史》:刘焯博学洽闻,如《九章算术》、《周髀七曜书》,莫不覆其本根,穷其秘要。⑥《李德林集》:“口授兵书,手画行阵。”《汉书》:张干秋击乌桓还,霍光问战斗方略、山川形势,千秋口对兵事,画地成图,无所忘失。⑦江总诗,“净心抱冰雪。”⑧《左传》:“畏之如雷霆。”晋刘弘表:“奋扬雷霆,折冲万里。”《通鉴》。刘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  幕府辍谏官,朝廷无此例。至尊方吁食①,仗尔布嘉惠②。补阙暮征入③,柱史晨征憩④。正当艰难时⑤,实藉长久计。  (此言朝廷倚侍御以为重。谏官作判,此乃破例用人,正以边防警急,故暮入晨征耳。有久长计,则可以布嘉惠矣。)  ①《左传》:伍奢曰:“楚君大夫其吁食乎。”注:“吁,晏也。”②贾谊赋,“恭承嘉惠兮。”③【张綖注】补阙,谏官也。萧望之愿在朝补阙。④鹤曰:御史在殿柱之间,亦谓之柱下中,秦改为侍御史。张苍自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即其任也。《通典》:侍御史于周为柱下史,一名柱后史。征憩,征行不遑少憩也。⑤《诗》,“天步艰难。”  回风吹独树①,白日照执袂。恸哭苍烟根,山门万重闭②。居人莽牢落③,游子方迢递④。徘徊悲生离⑤,局促老一世⑥。  (此叙送别情景。独树,比居者。执袂,送行者。苍烟暮凝,山门夕闭,说得临别凄凉。居人,公自谓。游子,指侍御。生离,顶游子。局促,顶居人。)  ①古诗:“回风动地。”何逊诗:“天边看独树。”②隋萧子隆诗:“山门一已绝。”③《诗》:“巷无居人。”《上林赋》:“牢落陆离。”牢落,寥落也。④魏文帝诗:“游子恋所生。”何逊诗:“迢递封畿外。”⑤前汉《天马歌》:“神裴回,若流放。”此徘徊所出。吴迈远诗:“生离不可闻。”⑥《前汉·灌夫传》:“今日廷论,局促效辕下驹。”刘桢诗:“天地无期竟,民生甚局促。”  陶唐歌遗民①,后汉更列帝②。我无匡复资③,聊欲从此逝④。  (未以自叙作结。唐柞中兴,故比之后汉列帝。公未授官,故自言遗民欲逝。此章首尾各四句,中四段各八句。)  ①《左传》:季札请观周乐,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②后汉自光武以下凡十二帝。③殷仲文表:“匡复社稷,大弘善类。”④《汉书》:高帝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阮籍诗:“吾将从此逝。”逝,谓隐去也。胡夏客曰:公《送樊侍御》、《送从弟亚》、《送韦评事》三诗,感慨悲壮,使人懦气亦奋,宜其躬遇中兴,此声音之通乎时命者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外功外行,作福因由。

不如身内真修。

调养真铅真汞,上下交流。

山前金龙嬉戏,大海中、玉虎遨游。

便警动,这无形无影,婴姹绸缪。

走上灵台对舞,更不须启口,恣意歌讴。

烂饮刀圭醉卧,宝藏琼楼。

结成胎仙踊跃,引青鸾、稳驾神舟。

归蓬岛,有金童邀赴瀛洲。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

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

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

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海棠开后,红雨洒江濆。

春风路,窥杏非,剪葵榛。

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云外月,风前絮。

情与恨,长如许。

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

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帘纤雨。

至哉坤元,持载万物。

继天神圣,观世治忽。

颂祗之堂,芳以圭黻,孰为邦休,四海无拂。

於穆圣祖,宅神皇极。

降鉴在下,子孙千亿。

羽衣玉佩,旗纛旄节。

巍巍煌煌,秩祀万国。

玉女开金殿,金公锁玉关。

真清真净养胎仙。

云透坎离间。

贪看灵光上下。

忘了之乎也者。

神珠吐出九般霞。

跨鹤赴仙家。

世尊双眼明,看天上星。

智门双眼明,看天上星。

智门双眼瞎,世尊双眼明。

世尊双眼瞎,智门双眼明。

日面月面,霹雳闪电。

直下来也,急著眼看。

出一丛林,入一丛林。

不具参方眼,难透祖师心。

虎憎鸡嘴,闻者畏之。

后人衡鉴不高,唤作二俱弄险。

半世行天下,同心寡友生。

故人今又去,此意向谁倾。

白发三更语,青灯一点明,看渠还玉署。

老我正归耕。

元宵令节,且喜天晴。

高烧银烛,照佛光明。

风萧萧,雨萧萧。

天高地厚,水阔山遥。

达磨大师无端游梁历魏,二祖大师平白失了一臂。

水潦和尚不合吃马师一踏,天下大禅佛枉自吃了四藤条,说着令人恨不消。

言无展事,语不投机。

随言者丧,滞句者学。

逢人不得错举。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

筑著磕著,了无回互,八臂那吒留不住。

俎豆纷披,金石繁会。

侑以贰尊,匪渎匪怠。

我画既周,我心孔砑。

憺兮容兴,彷佛如在。

莫莫,大海乾枯,须弥倒卓。

逆行顺行,将错就错,明眼衲僧休卜度。

神曰司天,居南之衡。

位焉则帝,于以奠方。

南讹秩事,望礼有常。

庶几嘉虞,介福无疆。

汉皇昔事西南夷,萧然兵甲开罗施。

至今杀气满崖谷,苦雾四塞阴风吹。

十日九日不见日,见日犹应朝饭毕。

鬼心鬼面相构争,跳险缘危如鸟疾。

将军有手能接猱,腰间?鹈声嗷嗷。

三年伐尽邛山竹,蜀贾四出声名高,悬知眼中无若曹。

秋风高,秋叶脱。

乱走衲僧,天涯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