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露晞向晚,帘幕风轻,小院闲昼。

翠迳莺来,惊下乱红铺绣。

倚危墙,登高榭,海棠经雨胭脂透。

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

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

忆高阳,人散后。

落花流水仍依旧。

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

赏析

王雱,字元泽,王安石之子。他的这首《倦寻芳慢》是一生中所作的唯一一首小词,传为戏作。不过,这首词咏春愁,写得妩媚动人,不亚于当行之作。

  起拍三句为抒情主人公勾勒了一个具体环境,时间是春季的一个白昼,地点是闲静的小院。“向晚”,说明天还未到傍晚,由“露晞”可知,还下过一阵微雨。晞,干燥之意。《诗·秦风·蒹葭》“白露未晞”,是说苇丛中还有露珠的闪光。这里则说快到傍晚的时候,花木的水露已经干了,和风轻轻地吹拂着帘幕,庭院里显得非常幽静。“闲昼”说明环境沉寂,又因为下过雨,氛围就更加清幽。接着写小院景致:翠径落红与著雨海棠。通幽小径,青草匀铺,经雨冲洗,碧绿如翠,故曰“翠径”。雨停云霁,黄莺飞来,枝上经雨的花瓣缤纷下落,绿径点缀上落红,色彩斑斓,犹如织锦盖地,故曰“铺绣”。此处联想巧妙,用笔工致,着一“惊”字,把花与鸟关联起来,使景物变活,极具匠心。海棠经雨,花色变得绯红,犹如美女搽上胭脂,更为艳冶动人。这里写海棠盛开,红色浸透了每个花瓣。“胭脂透”三字,说明经雨的海棠已经开放到最鲜艳最鼎盛的时刻,也暗寓盛极而衰,即将转向凋落的消息。“乱红铺绣”,“海棠经雨胭脂透”,都寓有感春叹春的情愫,为下文收束到叹春伏了暗线。

  “算韶华”三句,以“算”字领起,略略点明题意。韶华,美好的年华,此指春光。因循,等闲、随意、轻易之意,过了清明,春光将尽。这里,“算”、“又”急促相承,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惋。

  换头几句,以“倦游燕”起。“燕”通“宴”,说春来懒事游宴。虽然时是“好景良辰”,景是“风光满目”,只因无人携手同乐,于游燕之事就意懒情倦了。“谁共”二字反诘,意即无人与共。以下再用“恨”字承接,进一步形容春愁之深。“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本意只是说一春常愁中。“两眉长斗”,形容因愁苦而双眉紧锁的样子。词巧用“榆钱买断”为说。榆树早春未生叶时先开花,果实不久成熟,名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钱。

  因“钱”之称而得“买”字意,又榆钱早春即见,几与春光同起讫。“买断”即买尽,自有榆钱以来,所“买”得者是“两眉长斗”,则其一春之不欢,至此已曲折写出。以下“忆高阳,人散后”,似转仍承,申上“游燕谁共携手”意。《史记·郦生列传》:“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县中皆谓之狂生。”他见刘邦时,自称“高阳酒徒”。“高阳”之“人”,即指游燕时的狂朋怪侣。酒侣星散,又值“落花流水”的春暮,其愁闷之情可知。说的是前一年的事,故曰“忆”,而这年亦复如是,故曰“仍依旧”。春光如彼,情怀如此,总因春色虽好,无共游赏之人,以至因循过去。不特于春为孤负,于人亦增愁。故煞拍三句:“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以说一春之愁,比“买断两眉长斗”又进一步,总收全文。

  这首词由景及情,上片景中有情,下片以情带景,笔锋细腻,用语婉媚,韵致翩翩,堪称青年诗人王雱的孤篇力作。

诗人简介

王雱(1044-1076年),字元泽,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文学家,道学、佛学学者。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之子。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 4篇诗文

诗文推荐

锦镜浓妆十样花,练拖寒瀑挂苍崖。

无宾主句全机露,见得分明眼著砂。

依亡妙尽,犹隔天涯。

夺取黄梅无底钵,且教卢老去担柴。

酥滴寒英露滴香。

龟峰深处隐,岩壑静、万尘空。

任一路白云,山童休扫,却似崆峒。

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

旋采生枝带叶,微煎石鼎团龙。

从容。

吟啸百年翁。

行乐少扶筇。

向镜水传心,柴桑袖手,门掩清风。

如何晋人去后,好林泉、都在夕阳中。

禅外更无今古,醉归明月千松。

朝止阊阖宫。

暮蔂清都阙。

腾盖隐奔星。

低銮避行月。

九疑纷相从。

虹旌乍升没。

青鸟去复还。

高唐云不歇。

若华有余照。

淹留且晞发。

风高云澹,露冷烟清。

坐松下右,听松上声。

闻知见觉没干涉,暑往寒来无处雪。

八臂那吒{在卑右页}面看,七星利剑和声截。

瘦削而黄,惯穷不忙。

闲情许淡,默味能长。

灵犀之通一点晕,老蚌之蕴千年光。

而今到处相随去,头头的的露堂堂。

绛罗萦色,茸金丽蕊,秀格压尽群芳。

人间第一娇妩,深紫轻黄。

乍过夜来谷雨,盈盈明艳惹天香。

春风暖,宝幄竞倚,名称花王。

朝槛五云拥秀,护晓日、偏宜翠幕高张。

秾姿露叶,临赏须趁韶光。

最喜鉴鸾初试,数枝姚魏插宫妆。

然绛蜡,共花拚醉,莫靳瑶觞。

徐六担板,我则不然。

初三十一,不用择日。

鼻子剔穿,眼睛突出。

撞者露柱,参学事毕。

密密偃蜂房,香远未应时霎。

薇露紫烟浥尽,任风欺雪压。

老人曾饮百川空,相对肯微呷。

揽取占先风度,醉高烧红蜡。

晨露晞时桑柘,宿云敛处溪山,摩诘画图未卷,渊明农事初閒。

兼中到,斗柄横斜天未晓。

鹤梦初醒露气寒,旧巢飞出云松倒。

禽寒时动竹,露重忽翻荷。

绕崖云惨惨,浥屦露团团。

树凋叶落,体露金风。

更问如何,眼瞎耳聋。

觉而动,照而寂。

云净月明,波停水碧。

圆通触处露全身,依旧脚跟浮逼逼。

自有天然真富贵,本来不为人妍。

谨将醉眼著繁边。

更擎高烛照,惊搅夜深眠。

花不能言还自笑,何须有许多般。

满空明月四垂天。

柳边红沁露,竹外翠微烟。

尽日看诗只掩扉,出门细雨怕沾衣。

杏花已露胭脂色。

燕子如何却未归。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

故应为我发新诗。

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

还凭流水送人归。

层巅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默而静专,体之妙全。

情尽性传,心空觉圆。

閒閒游幻世,了了应尘缘。

灯笼露柱浑机用,翠竹黄华总说禅。

照人明艳,肌雪消繁燠。

娇云慢垂柔领,绀发浓于沐。

微晕红潮一线,拂拂桃_熟。

群芳难逐。

天香国艳,试比春兰共秋菊。

当时相见恨晚,彼此萦心目。

别后空忆仙姿,路隔吹箫玉。

何处栏干十二,缥缈阳台曲。

佳期重卜。

都将离恨,拚与尊前细留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