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惜花

皱白离情高处切,腻香愁态静中深。

眼随片片沿流去,恨满枝枝被雨淋。

总得苔遮犹慰意,若教泥污更伤心。

临轩一醆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绿阴。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  人们都知道韩偓是写作“香奁诗”的名家,而不很注意到他也是题咏景物的能手。他的写景诗句,不仅刻画精微,构思新巧,且能透过物象形貌,把握其内在神韵,借以寄托自己的身世感慨,将咏物、抒情、感时三者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本篇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诗题“惜花”,是对于春去花落的一曲挽歌。诗人的笔触首先伸向枝头摇摇欲坠的残花:那高枝上的白花已经枯萎皱缩,自知飘零在即,离情十分悲切;底下的红花尚余粉光腻容,却也预感到未来的命运,在沉寂中愁态转深。用“皱白”、“腻红”指代花朵,给人以鲜明的色彩感和形体感,并形成了相映成趣的构图。“离情”、“愁态”写残花的心理,前者用“高处切”形容那种紧迫的危殆感,后者用“静中深”传达那种脉脉无语的愁思,都能切合各自特点,状物而得其神。未写落花先写残花,写残花又有将落未落之分,整个春去花落的过程就显得细腻而有层次,自然地烘托出诗人的流连痛惜的心情。  接着,诗篇展示了雨打风吹、水流花落的情景:眼睛追随着那一片片坠落水中的花瓣顺流而去,再抬头望见残留枝上的花朵还在受无情的风雨摧残,这满目狼藉的景象,怎不教人满怀怅恨?这里的“片片沿流去”和“枝枝被雨淋”,都是写的实景,但添上了“眼随”、“恨满”,就起到化景语为情语的作用。随,有追踪的意思。不说“眼看”,而说“眼随”,更深一层,把诗人那种寄情于落花的难分难舍的心意表现出来了。至于“恨满”的“满”,既可以指诗人惆怅满怀,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伤痛漫溢到每一株被雨淋湿的花枝上,于是客观的物象又蒙上了人的主观心境的投影。  再进一步,诗人设想花落后的遭遇。美丽的花瓣散落在地面上,设使能得到青苔遮护,还可稍稍慰藉人意;而如果一任泥土污损,岂不更令人黯然伤神?两句诗一放一收,波澜顿挫,而诗人对落花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悼惜,也从中得到了体现。  末了,诗人因无计留住春光,悲不自胜,只有临轩凭吊,对酒浇愁,遥想明日残红去尽,只有绿沉沉的树荫映入池塘,即所谓“绿肥红瘦”。结尾一句不言花尽,而其意自明,委婉含蓄的笔法,正显示诗人那种不愿说、不忍说而又不得不说的内心矛盾。  全诗从残花、落花、花落后的遭遇一直写到诗人的送花、别花和想象中花落尽的情景,逐层展开,逐层推进,用笔精细入微。整个过程中,又紧紧扣住一个“惜”字,反复渲染,反复加深,充分展现了诗人面对春花消逝的流连哀痛心情。“流水落花春去也”,这仅仅是对于大自然季节变化的悲感吗?当然不限于此。近人吴闿生认为其中暗寓“亡国之恨”,虽不能指实,但看它写得那么幽咽迷离、凄婉入神,交织着诗人自己的身世怀抱,殆无可疑。  (陈伯海)

诗人简介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398篇诗文

诗文推荐

老人攀花复藉草,春力着人如醉倒。

未容作计试留春,东风已与人俱老。

东君惜春不惜花,千红万紫委泥沙。

已教白日张锦绣,更欲平地兴云霞。

我欲呼客无酒肉,摘花插头悲发秃。

安得酿酒万瓮屠千羊,花间醉饱踏春阳。

纱窗晓。

杜宇数声声悄。

真个不如归去好。

天涯人已老。

_枕欲眠还觉。

犹有青灯残照。

谩道惜花春起早。

家山千里杳。

惜花不似东庵惜。

近来恰得真消息。

玉雪两三枝。

暗藏和靖诗。

看花谁可约。

定与花斟酌。

后阁盛筵开。

老夫来不来。

百紫千红过了春。

杜鹃声苦不堪闻。

却解啼教春小住。

风雨。

空山招得海棠魂。

一似蜀宫当日女。

无数。

猩猩血染赭罗巾。

毕竟花开谁作主。

记取。

大都花属惜花人。

惜花愁有雨,待日喜无云。

新枝旧孕娇无力。

翠销香雾阑干湿。

秋月与春风。

深红复浅红。

相思幽梦苦。

夜夜西窗雨。

且莫怨芳菲。

惜花人欲归。

春山已蹙眉峰绿。

春心骀荡难拘束。

惆怅为春伤。

惜花心更狂。

对花深有意。

且向花前醉。

花作有情香。

与人相久长。

纷纷红蕊落泥沙,少年何用苦咨嗟。

春风自是无情物,肯为汝惜无情花。

今年花落明年好,但见花开人自老。

人老不复少,花开还更新。

使花如解语,应笑惜花人。

甚天花、纷纷坠也,偏偏著余帽。

乾坤清皓。

任海角荒荒,都变瑶草。

落梅天上无人扫。

角吹吹不到。

想特为、东皇开宴,琼林依旧好。

看儿贪耍不知寒,须塑就玉狮,置儿怀抱。

奈转眼、今何在,泪痕成恼。

白发翁翁向儿道。

那曲巷袁安爱晴早。

便把似、一年春看,惜花花自老。

未春先暖。

天与梅花便。

点检枝头开已遍。

一一檀心粉面。

巡檐索笑题诗。

老怀不似当时。

犹有惜花心在,等闲羌管休吹。

春事匆匆。

花慵柳困,雨横风狂。

寄语诗人,须烧银烛,与照红妆。

休言桃李河阳。

但过眼、难寻色香。

只有今宵,更无明日,且缓飞觞。

时侑觞者明日遂行

剪剪西风催碧树。

乱菊残荷,节物惊秋暮。

绿叶红苞迎晓露。

锦屏绣幄围芳圃。

尘世鸾骖那肯驻。

尚忆层城,仙苑飞琼侣。

能共牡丹争几许。

惜花对景聊为主。

谡谡东风作雨寒。

无言独自凭栏干。

绿肥红瘦春归去,恨逼愁侵酒怎宽。

追往事,惜花残。

残花往事总相关。

风光台上伤心处,此意人休作等闲。

银叶香销暑簟清。

枕鸳醉倚玉钗横。

起来红日半窗明。

多病情怀无可奈,惜花天气恼余酲。

瑶琴谁弄晓莺声。

惜花长被花枝恼。

一夜落红纷不扫。

绿云为幄绣为*,不惜春衫还藉草。

尊前莫恨春归早。

来岁花开应更好。

丁宁双燕促春还,向道惜花人未老。

楚娘最瘦腰围小。

会看新声歌水调。

已看天上驻行云,更向花间留晚照。

倾城不博嫣然笑。

胜破千金犹恨少。

少年恰是惜春时,第一莫教容易

侵晓园丁,报道娇红嫩紫。

巧工夫、攒枝*蕊。

行歌伫立,洒洗妆新水。

卷香风、看街帘起。

深深巷曲,有个重门开未。

忽惊他、寻春梦美。

穿窗透阁,便恁伊唤取,惜花人、在谁根底。

好个杏花时。

只怕寒欺。

东君无意惜芳蕤。

雨横风狂都不管,尽被禁持。

瘦损一分肌。

着甚医治。

一天春恨没寻思。

怎得丁宁双燕子,说与教

司花著意压春魁。

绿云堆。

拥香来。

冉冉红鸾,十步一徘徊。

花到扬州佳丽种,金作屋,玉为阶。

门前腰鼓揭春雷。

倚妆台。

尽人催。

莺语丁宁,空绕百十回。

不道惜花人欲去,看直待、几时开。

柳梢绿小眉如印。

乍暖还寒犹未定。

惜花长是为花愁,殢酒却嫌添酒病。

蝇头蜗角都休竞。

万古豪华同一尽。

东君晓夜促归期,三十六番花递信。

双双紫燕来华屋。

雨余芳草池塘绿。

一夜摆花风。

莺花满树红。

杯深君莫诉。

醉袖歌金缕。

无奈惜花心。

老来情转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