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

今日西京掾,多除内省郎。

通家惟沈氏,谒帝似冯唐。

诗律群公问,儒门旧史长。

清秋便寓直,列宿顿辉光。

未暇申宴慰,含情空激扬。

司存何所比,膳部默凄伤。

贫贱人事略,经过霖潦妨。

礼同诸父长,恩岂布衣忘。

天路牵骐骥,云台引栋梁。

徒怀贡公喜,飒飒鬓毛苍。

赏析

作品赏析

  【鹤注】此是天宝十三载作。盖是年九月,淫雨不止,诗云清秋霖潦,正其时也。题首承字,乃谦己尊人之词,后承闻故相房公诗题,亦然。《唐书》:膳部,属礼部,郎中、员外各一人。《太平广记》:《纪闻》:唐沈东美为员外郎,太子詹事佳期之子。【朱注】《唐书》:佺期以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与公祖审言同事武后,故诗中有利日史”、“通家”等语,而比东美为诸父。又律体盛于佺期,故云“诗律群公问”也。旧说沈丈俱作沈既济之胄,大谬。既济,德宗时人,《唐书》可考。  今日西京掾①,多除南省郎②。(原注:府掾四人,同日拜郎。)通家惟沈氏③,谒帝似冯唐④。诗律群公问⑤,儒门旧史长⑥。清秋便寓直⑦,列宿顿辉光⑧。  (首叙沈除员外。掾多除郎,四人同拜也。沈为世交,故云通家。晚得郎官,故比冯唐。诗律二句,称其家学。清秋二句,新授员外也。)  ①黄希曰:掾,谓京兆府掾,如司录、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之类。《唐志》并正七品。府掾拜郎。盖自七品而升六品也。又曰:西京掾,明掾起于汉西京也。两汉有决曹掾、赋曹掾,又张汤以儿宽为奏谳掾。②【钱笺】《国史补》:旧说吏部为省眼,礼部为南省。杜氏《通典》:时谓尚书省为南省,门下中书为北省。③通家,见本卷。④曹植诗:“谒帝承明庐。”《汉书》:冯唐年九十余为郎。⑤《后汉·钟皓传》:以诗律教授同郡陈寔。本谓诗与律法,此诗则指诗之律体。希曰:《宋之问传》:魂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佺期,又加靡丽。又,沈约亦修宋史。⑥颜延之诗:“国尚师位,家崇儒门。”张衡《西京赋》:“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⑦殷仲文诗:“独有清秋日。”潘岳《秋兴赋序》:“余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寓,寄也。⑧《后汉书》: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史记·正义》:郎位十五星,在太微中,帝座东北。杜佑曰:近代皆以郎官上应列宿,为尚书郎故事。按:天文有武贲、郎位等星,皆在太微帝座后,为翊卫之象,应劭、杨秉所言三署郎是也。世人谓之尚书郎,则误矣。其失盖自梁陶藻《职官要录》,以汉三署郎故事,通为尚书郎,循名失实,疑误后代。曹植诗:“列宿正参差。焦竑曰:星宿之宿,《韵略》音秀,误也。宿是日月五星之次舍,以止宿为义。《阴符经》:“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又古语:“知星宿,衣不覆。”亦作入声读。曹植《登台赋》:“齐日月之辉光。”  未暇申安慰①,含情空激扬②。司存何所比,膳部默凄伤。(原注:甫大父昔任此官。)贫贱人事略③,经过霖潦妨④。礼同诸父长⑤,恩岂布衣忘⑥。  (次言阻雨失贺。安慰,谓往贺之词。司存二句,承前南省,自念其祖也。霖潦,为淫雨所阻。礼同二句,应前通家,自述交情也。)  ①《续汉书》:赵岐为太仆,持节安慰天下。《古诗焦仲卿妻》:“时时为安慰。”②王粲诗:“含情欲待谁。”激扬,喜跃之意。江淹《恨赋》:“神气激扬。”③蔡中郎碑:“帝曰休哉,命公三事,乃耀柔嘉,式是百司。”事字叶读时。陶潜诗:“野外罕人事。”④萧贲诗:“经过狭斜里。”曹摅诗:“霖潦淹庭除。”⑤《诗》:“以速诸父。”⑥《汉书·卢绾传》:“待客如布衣交。”诸父,谓沈。布衣,自谓。  天路牵骐骥①,云台引栋梁②。徒怀贡公喜③,飒飒鬓毛苍④。  (未乃颂沈而自慨。天路云台,沈仕于朝。骐骥栋梁,言能致远而任重。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①《枚乘传》:“天路隔无期。”曹植表:“骐骥长鸣,伯乐昭其能。”②《淮南子》:“云台之高高。”注:“台高际于云,故曰云台。”《南史》:袁粲见王俭曰:“栝柏豫章虽小,已有栋梁器矣。”③贡公喜,见首卷。④柳恽诗:“飒飒似霜叶。”谢朓诗:“宁伤蓬鬓飒。”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玄上玄玄且莫寻。

日常除划我人心。

清闲欢乐作知音。

莫向灵台留一物,自然结正水中金。

恁时云步上瑶岑。

龙沫流芳旎旎,犀沈锯削霏霏。

薇心玉露练香泥。

压尽人间花气。

银叶初温火缓,金猊静褭烟微。

此时清赏只心知。

难向人前举似。

恢恢天网。

飞沈是收。

受兹下臣。

腾光清霄。

归来三见梅花,年年借此花为寿。

八窗轩槛,月边竹畔,数枝开又。

姑射肌肤,广平风度,对人依旧。

把离骚读遍,椒兰荃蕙,奚敢及、众芳首。

幸与岁寒为友。

任天公、雪霜愁。

香名一点,西湖东_,逊逋会有。

金鼎家毡,玉堂椽笔,傥来斯受。

且巡檐、管领先春,林外事、付卮酒。

圣真下武,淳烈缉丕隆。

绝瑞与天通。

封山育谷声名举,仙驭邈轩龙。

腾金篆玉显成功。

业业承垂鸿。

惟皇孝述光前志,保祐福来同。

无言屈指也。

算年年底事,长为旅也。

凄惶受尽也。

把良辰美景,总成虚也。

自嗟叹也。

这情怀、如何诉也。

谩愁明怕暗,单栖独宿,怎生禁也。

闲也。

有时临镜,渐觉形容,日销减也。

光阴换也。

空辜负、少年也。

念仙源深处,暖香小院,赢得群花怨也。

是亏他见了,多教骂几句也。

一点灵明潜启悟。

天上人间,不见行藏处。

四海八荒惟独步。

不空不有谁能睹。

瞬目扬眉全体露。

混混茫茫,法界超然去。

万劫轮回遭一遇。

皇天降物,屡化若神。

圣实先识,躬以教民。

功被天下,为万世丈。

币以过志,庶几弃闻。

萧萧木叶下西山,便觉莼兴不闲。

莫踏长虹千尺去,孤帆正在暮云间。

中兴四叶,休德继昭清。

王度日熙平。

气调玉烛金穰应,八表颂声腾。

中原图籍入宸廷。

列圣慰真灵。

衮龙登庙游仙阙,亿万载尊承。

自从元白去寰中,重色轻情妙法空。

小住祝郎三百岁,为他重作(去声)

[太簇为角]是尊是奉,兹率旧章。

乐音纯绎,荐溢圆方。

情文旧矣,神其迪赏。

永观锡义,多樯穰穰。

梦外沈沈夜渐长,飘灯庭院雨丝凉。

重帷自下郁金堂。

烛有愁心犹费泪,香如人意故回肠。

零星往事耐思量。

初学莺簧响露梢,还疑凤吹拂云)。

金屏笑剧如花女,红豆凭将记曲抛。

北苑春风小凤团。

炎州沈水胜龙涎。

殷勤送与绣衣仙。

玉食乡来思苦口,芳名久合上凌烟。

天教富贵出长年。

非衣不传於法,非法不授於衣。

衣既已授,法若为传。

玲珑八面自回合,峭峻一方谁敢窥。

闻道芳洲景气新,却输鸥鹭日相亲,小槽酒熟玻璃色,谁忆高台共赋人。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

筑著磕著,了无回互,八臂那吒留不住。

紫禁烟花一万重。

鳌山宫阙倚晴空。

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

五侯池馆醉春风。

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