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首联中“人言”一词,以叙述的表达方式引起了整个句子。上句运用比喻修辞,把小孤山所处的环境比作“海门关”,即海上的的大门关卡,突出了江水形势的险恶。下句以江流湍急漩涡无边无际足以让人心惊胆战的叙述,呼应上句,进一步衬托了小孤山所处环境的凶险。
颔联照应诗题,点出了壮伟的小孤山。“天地偶然”四字,表明小孤山这座挺立急流中的山峰是造化的杰作,不可多得。“砥柱”一词运用典故,又赋予小孤山中流砥柱的意义。下句“江山”“狂澜”两词,语义双关,即是对小孤山的写实,更是对小孤山时代象征意义的揭示。
颈联“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把小孤山比作挺立战场上的一员猛士,坚强不屈;又如一位末世艰难中孤独无助的忠臣,危困无奈。此联以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借小孤山表达了诗人明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却愿坚定抗元、力挽狂澜的复杂情感。
尾联中的“造”是“至、到”之意,全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意欲攀登上小孤山峰顶,放眼眺望宇宙,开阔心胸之情。此联是对全诗的总结,在此,山与人合二为一,传达出诗人以身许国的高远志向。
全诗主体上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借小孤山此物,言诗人挺身而出、报效国家之志。
帆疏疏,纤绿蒲,二十四幅轻江湖。
高秋逆水上天去,朝过瓜步暮濡须。
长风沙顼问鲤鱼,大孤山侧鸣寒乌。
鱼腹无书报家信,凭乌为到西山区。
西山松柏应更好,及取之官来拜扫。
倚窗闲嗅梅花,霜风入袖寒初透。
吾年如此,年年十月,见梅如旧。
白发青衫,苍头玄鹤,花前尊酒。
问梅花与我,是谁瘦绝,正风雨、年时候。
不怕参横月落,怕人生、芳盟难又。
高楼何处,寒英吹落,玉龙休奏。
前日花魁,后来羹鼎,总归岩岫。
但逋仙流落,诗香留与,孤山同寿。
潇洒江梅,似玉妆珠缀,密蕊疏枝。
霜风应是,不许蝶近蜂欺。
嫣然自笑,与山矾、共水仙期。
还亦有,青松翠竹,同今凛冽年时。
何事向人如恨,带苍苔,半倚临水荒篱。
孤山嫩寒放晓,尚忆前诗。
黄昏顾影,说横斜、清浅今谁。
他自是,移春手段,微云淡月应知。
西子西湖,赋情合载鸱夷棹。
断桥直去是孤山,应为梅花到。
几度吟昏醉晓。
背东风、偷闲斗草。
乱鸦啼后,解佩归来,春怀多少。
千里婵娟,茂园今夜同清照。
樱脂茸唾听吟诗,争似还家好。
昵昵西窗语笑。
凤云深、琼箫缥缈。
愿春如旧,柳带同心,花枝压帽。
梅兄随遇处,在水涯山巅。
或有近行路,不惹人爱怜。
俨如敬而远,惟恐迫我前。
或有近人居,不傍门户边。
仍多向贫家,不为华屋牵。
香不祈人闻,芳不取世妍。
似此性孤洁,秋毫绝萦缠。
彼有不知者,乃谓花莫先。
折之贮玉瓶,已是伤其天。
更大开苑囿,和根以之迁。
反指荣得地,带露泪自涟。
浸违山林意,岂其本性然。
和羹尚不原,其余安足言。
但原复反本,同盟松竹坚。
西湖之孤山,犹嫌朝市喧。
上对玉辉山,下临珠媚渊。
外此唯雪月,往来许周旋。
三友共一笑,岁寒同百年。
虽与落落,自分安其偏。
揽秀岷峨,著鞭江淮,诸公所奇。
对塞垣烟淡,相随弓剑,城楼月落,几共灯棋。
驿柳摇黄,溪桃涨绿,稳趁春风度玉墀。
亨衢去,看紫微红药,太乙青藜。
孤山若放梅时。
莫忘却扬州曾有诗。
怅英游难驻,堪怜只影,中年易感,祗付双眉。
珍重交情,勉旃时用,回首岫云从此归。
能相忆,有好音遗我,在水之湄。
雪带边寒,渺愁予、雪中谁抱奇节。
逊在扬州,逋老孤山,芳信顿成消歇。
江南茅屋今安在,疏影瘦、祗堪叹息。
归来未,沙头立尽,暮天云碧。
自笑梁园赋客。
倚旧日鞍鞯,春风巾帻。
问讯横枝,暖热新花,无处访寻诗阁。
几年不见冰霜面,知谁共、批风支月。
归来也,鸥盟不妨再结。
君看郭西景,浑不减孤山。
飞楼突兀百尺、轮奂侈前观。
绝唱新词寡和,堕泪旧碑无恙,往事付惊澜。
不见辽鹤返,惟对水鸥间。
又何必,珠翠盛,管弦欢。
唾壶尘尾潇酒,领客上高寒。
丞相功存宗庙,祭酒义兼家国,世事尚相关。
风月寓意耳。
莫作晋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