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河满子(湖州作)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

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

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

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

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此词作于熙宁九年(1076)年作者即将由湖州调任密州时,是作者临行前为寄南州(四川省西部少数民族居住地)太守冯当世而作。词中直接对当时的人事安排发表意见,直接言及国事,并抒发个人情思和历史感慨。词的上片主要写冯京守成都时的事功。起首“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 ”,谓动荡不安之岷、峨一带,已出现太平局面,如江汉澄清一般。“见说”、“旋闻 ”,表明问题解决得很快,又宛然是远道听到家乡新闻的口气,透出一种亲切感。岷峨为四川的岷山和峨眉山,是东坡故乡的名山。“但觉秋来归梦好”,承上“江汉澄清”而来,又映带“岷峨凄怆”之时。久客思乡,故有“归梦”;乱止忧除,故觉“梦好”。东坡之“归梦好 ”,是因为蜀中有能人镇守,即所谓“西南自有长城 ”。长城本义是古代北方为防备匈奴所筑的城墙,东西连绵长至万里,引申指国家所倚赖的能臣良将。南朝宋檀道济被文帝收捕,怒曰 :“乃坏汝万里长城 !”唐李勣守并州,突厥不敢南侵,唐太宗甚至夸他是“贤长城远矣”。词至此,以“长城”为喻,转入写冯京。“东府三人最少”,提到他任参知政事的时候,在宰执中年纪最轻,意味着最有锐气。冯京于熙宁三年六月为枢密副使,旋改参知政事,踏进政府最高层以此开端,东坡也不忘他在参政任上推荐自己的一段因缘,所以提出这一点 。“西山八国初平 ”,借用韦皋事以指冯京之安抚茂州诸蕃部。写其事功亦以称美其人。韦皋于唐德宗贞元九年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出兵西山破吐蕃军,招抚原附吐蕃的西山羌族八个部落 ,“处其众于维、霸、保等州,给以种粮、耕牛,咸乐生业”(《旧唐书·东女传》)。韦、冯都是镇守西川,事实又相类,此句用典十分贴切,比之直写冯京茂州事,显得典雅有风致。词的下片转而叙述西蜀的风土人情。结合冯京的知府兼安抚使身份 ,拟写他在那里的公余游赏生活,和人民的关系,起到调剂词情的作用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花溪”即浣花溪,在成都城西郊。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载 :“四月十九日,成都谓之浣花。遨头宴于杜子美草堂沧浪亭。倾城皆出,锦绣夹道 。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故是盛于他时。予客蜀数年,屡赴此集,未尝不晴。蜀人云 :‘虽戴白之老,未尝见浣花日雨也。’”这确是一个游赏的好去处。以“遨头”称州郡长官,意为嬉游队伍的首领。东坡有“遨头要及浣花前”的诗句 。“药市”在成都城南玉局观 。《老学庵笔记》卷六谓“成都药市以玉局化为最盛,用九月九日 ”;其《汉宫春》词以“重阳药市”与“元夕灯山”为对,其盛况也可以想见。庄绰《鸡肋编》卷上记成都重九药市较详 :“于谯门外至玉局化五门 ,设肆以货百药,犀麝之类皆堆积。府尹、监司,武行(步行)以阅。又于五门之下设大尊,容数十斛,置杯勺,凡名道人者,皆恣饮。如是者五日 。”这两处游乐,都是群众性的盛集,且都有州郡长官参与。词以“莫负”、“何妨”的敦劝口吻出之,期盼冯京与民同乐,委婉入情。接着“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提起有名的“文君当垆”故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成都人司马相如字长卿,在临邛“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奴婢 )杂作,涤器于市中”。词中只写到文君,当兼有相如在内。这是一则文人才女的风流故事,历代被人津津乐道。如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诗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而他的另一首《寄蜀客》诗则云:“君到临邛问酒垆,近来还有长卿无 ?”东坡的“ 试问当垆人在否 ”,立意与之相同,也是说这样的风浪人物不在了,只有佳话留传。这意味着人文鼎盛的成都,应该还有特出的人材出现,这就期望着地方长官的教导和识拔了。结尾“唱着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便体现了这样的意思。这两句重点在“新曲”二字,借王褒作诗教歌称美王襄事,转到歌颂冯京的意思上面。这是指文治,与上片的颂其武功相呼应 。“应须分外含情 ”,表示了东坡拳拳的情意,这内中应该有政治上志同道合的一份。此词为《东坡乐府》中唯一的一首言事词,全词既抒发作者个人的情思,又穿插历史感慨,意境颇高,读来有大气磅礴之感。在写作手法上 ,这首词述事、用典较多,写得较为平实,又多排偶句,但由于作者以诗为词,以诸多虚词斡旋其间,又多用于句首,两两呼应,读来颇觉流利,使全词气机不滞。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485篇诗文

诗文推荐

清都未晓,万乘并驾,煌煌拥天行。

祥风散瑞霭,华盖耸,旗常建,耀层城。

四列兵卫,爟火映、金支翠旌。

众乐警、作充宫庭。

皦绎成。

绀幄掀,衮冕明。

妥帖坛陛霄升。

振珩璜、神格至诚。

云车下冥冥。

储祥降嘏莫可名。

御端阙、肸号敷荣。

泽翔施溥,茂祉均被含生。

四月十五,云龙风虎。

扫荡欃枪,肃清寰宇。

五月十五,松峦竹坞。

明月作龛,白云闭户。

即今六月十五,毒蛇横古路。

春风花柳日相催。

淅江梅。

腊前开。

开遍山桃,恰到野酴*。

商岭东来三百里,红作阵,绿成堆。

半山亭下钓鱼台。

拂层崖。

坐苍苔。

林影湖光,佳处两三杯。

寄语玉溪王老子,因个甚,不同来。

郁郁苍髯千岁姿,肯来杯酒作儿嬉。

流芳不待龟巢叶,(唐人以荷叶为酒杯,谓之碧筒酒。

)扫白聊烦鹤踏枝。

醉里便成欹雪舞,醒时与作啸风辞。

马军走送非无意,玉帐人闲合有诗。

霞衣葱佩来珊珊,水晶之宫绿玉盘。

谁与冯夷作戏剧,贝阙驱入神瓢翻。

又疑罢织蛟人泣,碧漥融作水银汗。

圆或为璧方为珪,寒光晃漾不可拾。

古来欹器戒覆倾。

真宰之柄常恶盈。

季伦买笑轻百斛,金谷转首迷榛荆。

纷纷鱼目争贵惜,道眼独悬诸幻息。

须臾海霁山日高,绿云万柄净如拭。

农祥晨正,平秩东作。

倬彼大田,庤乃钱镈。

酒醴盈尊,金璆合乐。

期兹万年,充于六幕。

十九游仙子,随师历八荒。

西临回纥大城隍。

到处见农桑。

一种灵瓜甚美。

赤县几人知味。

大千沙界有多般。

鹤驾复东还。

于惟尔庙,乃圣乃神。

秉文之士,作起惟新。

建宫稽古,一视同仁。

庶几备号,以享天人。

陈家园,野塘基。

千金花锦地,千年子孙期。

历岁未半百,池台生橹葵。

红楼在西家,无址遥相移。

主公规戒石,草中字离离。

妾流厮养妇,客散屠沽儿。

尚有庭中树,高蔓女萝枝。

飞来双燕子,岂识春风悲?

嗟我陈家园,盛衰固有时。

我闻陈主公,义侠犹见推。

挥金周所急,解佩酬相知。

君不见西家龌龊子,生女作门楣。

娇客灭门户,重令后人嗤。

何处人间淑景新。

刘家池馆鲍家春。

后庭花唱空琼树,曲水宫妆见丽人。

金作粉,麝为尘。

一枝千叶拥黄云。

花工可是多情思,梦逐凌波问洛

猗欤贤后,德本性成。

承天致顺,朔日为明。

作配俪极,王化以行。

万有千几,奉祀宗祊。

正朝把笔,万事皆吉。

应时纳祜,庆无不宜。

若作世谛,流布平地,吃交更在佛法,商量眉须随落。

别君二十年,往事飞鸟过。

相逢歌慷慨,颇复起衰情。

朱颜各华发,此已无可奈。

结庐擅青山,吾独为君贺。

示我诸贤计,三叹不忍和。

功名付千载,袖出莫轻作。

老去会有死,嗟来不如饿。

烛湖旁舍酒可沽,胜日相从同醉卧。

今作尘埃奔走人。

别墅寒梅方入梦,多君来报花期。

野塘流水小桥西。

南枝香烂漫,却恨赏音稀。

正有玉堂人最爱,垂垂两鬓如丝。

和羹心事未应迟。

金尊重醉倒,且莫晚风吹。

郡斋常夜扫,不卧独吟诗。

把烛近幽客,升堂戴接z5.微风吹冻叶,馀雪落寒枝。

明日逢山伴,须令隐者知。

中春涓吉,藏事禖祠。

礼备乐作,笾豆孔时。

贰觞毕举,荐献无过。

庶几神惠,祥避熊罢。

一尘入正受,诸尘三昧起。

诸尘入正受,一尘三昧起。

三昧与正受,门{左木右户下加上四下衣}作碓觜。

起灭无定时,恰如眼见鬼。

正受非正受,云何作道理。

一去寥寥七百年,下载清风今未已。

拂我膝上琴,当客清风襟。

我琴无轸弦不和,愿借之子调其音。

美人一笑千黄金,弹作江岸花木深。

下有同队之游鱼,上有同声之鸣禽。

琴声一叠一叹息,江花江草无终极。

元尊九德,佐尧光宅。

烈祖太宗,方周作伯。

响怀霜露,乐变金石。

白云清风,仿佛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