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译文

弯弯的月儿爬上了凉州城头,城头的月儿升空照着全凉州。

凉州方圆七里住着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

动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兮长夜漫漫。

河西幕府里我有很多老朋友,老朋友分别以来已有三五春。

如今在花门楼前又见到秋草,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变老?

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须痛饮醉倒。

注释

⑴凉州:唐朝河西节度府所在地,治所在今甘肃武威。馆:客舍。判官:唐代节度使、观察使下的属官。

⑵城墙上。唐王昌龄《出塞》诗之二:“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⑶凉州:一作“梁州”。

⑷里:一作“城”。

⑸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半解:半数人懂得。解,懂得,明白。

⑹萧萧:象声词。此处形容风声。漫漫:形容黑夜漫长。

⑺河西:汉唐 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此处指河西节度使,治所在凉州。故人:旧交;老友。

⑻花门楼:这里即指凉州馆舍的楼房。贫贱:贫苦微贱。唐崔颢《长安道》诗:“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

⑼斗酒相逢:即相逢斗酒。斗酒,比酒量。

赏析

这首诗中所说的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唐河西节度府设于此地。馆,客舍。从“河西幕府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等诗句看,岑参此时在凉州作客。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诗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首先出现的是城头弯弯的明月。然后随着明月升高,银光铺泻,出现了月光照耀下的凉州城。首句“月出”,指月亮从地平线升起,次句“月出”,指月亮在城头上继续升高。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这是随着月光的照耀,更清晰地呈现了凉州的全貌。“凉州”,有的本子作“梁州”(今陕西汉中市)。这是因为后人看到“七里十万家”,认为甘肃凉州没有这种规模而妄改的。其实,唐前期的凉州是与扬州、益州等城市并列的第一流大都市。“七里十万家”,正是大笔淋漓地勾画出这座西北重镇的气派和风光。而下一句,就更见出是甘肃凉州了。凉州在边塞,居民中少数民族很多。他们能歌善舞,多半会弹奏琵琶。不用说,在月光下的凉州城,荡漾着一片琵琶声。这里写出了凉州城的歌舞繁华、和平安定,同时带着浓郁的边地情调。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仍然是写琵琶声,但已慢慢向夜宴过渡了。这“一曲琵琶”已不是“胡人半解弹琵琶”的满城琵琶声,乃是指宴会上的演奏。“肠堪断”形容琵琶动人。“风萧萧兮夜漫漫”,是空旷而又多风的西北地区夜晚所给人的感受。这种感受由于“琵琶一曲”的演奏更加增强了。

  以上六句主要写环境背景。诗人吸取了民歌的艺术因素,运用顶针句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的、咏唱的情调,写出凉州的宏大、繁荣和地方色彩。最后一句“风萧萧兮夜漫漫”,用了一个“兮”字和迭字“萧萧”、“漫漫”,使节奏舒缓了下来。后面六句即正面展开对宴会的描写,不再句句用韵,也不再连续使用顶针句法。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两句重复“故人”二字,见出情谊深厚。因为“多故人”,与各人离别的时间自然不尽相同,所以说“三五春”,下语是经过斟酌的。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花门楼”在这里即指凉州馆舍的楼房。二句接“故人别来三五春”,意思是说:时光迅速,又到了秋天草黄的季节了。岁月催人,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老下去呢?言下之意是要赶快建立功业。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一个“笑”字,写出岑参和他朋友的本色。宴会中不时地爆发出大笑声,这样的欢会,这样的大笑,一生中也难得有几回,老朋友们端着酒杯相遇在一起,能不为之醉倒。

  这首诗把边塞生活情调和强烈的时代气息结合了起来。全诗由月照凉州开始,在着重表现边城风光的同时,那种月亮照耀着七里十万家和城中荡漾的一片琵琶声,也鲜明地透露了当时凉州的阔大的格局、和平安定的气氛。如果拿它和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相比,即可见同样是写边城,写秋天的季节,写少数民族的音乐,但那种“长烟落日孤城闭”、“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描写,所表现的时代气氛就完全不同了。

  至于诗所写的夜宴,更是兴会淋漓,豪气纵横,不是盛唐的人不能如此。“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不是有感于时光流逝,叹老嗟卑,而是有着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豪迈感,表现出奋发的人生态度。“一生大笑能几回”的笑,更是爽朗健康的笑。它来源于对前途、对生活的信心。同样,末句“须醉倒”,也不是借酒浇愁,而是以酒助兴,是豪迈乐观的醉。以酒助兴,兴浓欢悦,笑声爽朗,豪迈乐观,读者从人物的神态中,能感受到盛唐的时代脉搏。

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天宝十载(751年)高仙芝改任河西节度使时,岑参曾暂驻凉州,结识了一些朋友;天宝十二载(753年)哥舒翰任河西节度使,其僚属如高适、严武等也与岑参是老熟人,所以当天宝十三载(754年)岑参赴北庭途经凉州时,就有很多老朋友前来迎送,常欢聚夜饮。此诗写的就是与河西幕府的老同事们的一次欢聚夜饮。

诗人简介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 482篇诗文

诗文推荐

日复日,夜复夜。

窦八布衫穿,虚空生柄欛。

未暇南浮海,何妨夜把螯。

我生孤癖本无邻,老病年来益自珍。

肯对红裙辞白酒,但愁新进笑陈人。

北山怨鹤休惊夜,南亩巾车欲及春。

多谢清诗屡推毂,犭希膏那解转方轮。

(来诗有云霄满轮之句。

天容澄谧,景气晏和。

瓒斝度醇,鋗璆叶歌。

帝降庭止,夜其如何。

神助不休,宜尔众多。

名不得,状不得。

脱胎换骨方,起死回生诀。

信得及底,不消一服,诸病顿除,脱体安乐。

何必善财重采药。

大虚涂毒鼓,有病闻皆愈。

无病闻皆死,死了却苏来,谁会辜负你。

水鸟舟人两不

心不能缘,口不能议。

直须退步荷担,切忌当头触讳。

风月寒清古渡头,夜船拨转琉璃地。

癯而且老,寒木未春。

静而愈明,古潭有月。

天苍苍而无空无缺,云闲闲而乍出乍没。

二仪同根,万物一体,莫向诸缘分彼此。

江夏无双乃吾宗,同舍颇似王安丰。

能浇茗椀湔祓我,风袂欲挹浮丘翁。

吾宗落笔赏幽事,秋月下照澄江空。

家山鹰爪是小草,敢与好赐云龙同。

不嫌水厄幸来辱,寒泉汤鼎听松风,夜堂朱墨小灯笼。

惜无纤纤来捧椀,惟倚新诗可传本。

山肥拥云,水明濯月。

动随偏正往来,静见离微出没。

得万像之根源,识诸缘之窠窟。

相随来也,不遗毫忽。

功被环宇,处蟲之灵。

有神司之,以生以成。

典礼有初,祀事讲明。

孔盖翠旌,降集于庭。

暗而明,虚而盈。

水天秋色共,月昼夜潮平。

无在不在,无生不生。

诸尘随起到,万化得纵横。

默默大全兮壁挂闲口,堂堂正受兮谁黏恶名。

默默而知,灵灵者谁。

无像而独存鼻孔,有句处不挂唇皮。

夜冷星河阔,霜清斗柄垂。

从缘应世也,恰恰相随。

心问心,心非色相心,清静之心道理深。

验在目前诸境界,不是凡音有正音。

大道本来人难解,岂教离乐易求寻。

发白而老,面黄仍病。

穷地水火风之根,得见闻觉知之柄。

一气专柔,诸尘善应。

魏自而良,橘陈而令。

尽大地药了调和之治方,满虚空身识起来之缘性。

雪洗寒岩兮山林气清,秋生烟水兮江湖色明。

犹净镜兮对诸像,似空谷兮随诸声。

游戏因缘三昧用,自然转处不留情。

男子身中入正定,女子身中从定起。

一尘入正受,诸尘三昧起。

展翅奔腾六合云,抟风鼓荡四溟水。

崇崇其坛,屹矣屡级。

佩约步赵,降登中节。

左瞻右睨,祥风蔼集。

斿斾羽纷,昭鉴翊翊。

明明我祖,天集休明。

神母夜哭,彤云昼兴。

笾豆有践,管籥斯登。

孝孙致告,神其降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