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卜算子·春情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

极目烟中百尺楼,人在楼中否。

四和袅金凫,双陆思纤手。

捻倩东风浣此情,情更浓于酒。

译文

  春水清澈透明见底,花含苞欲放,枝条嫩展,意中人在百尺楼尽目远望,不知道人在不在楼中?我想像者伊人在熏风和煦之时,乘一叶精美的凫舟,荡漾在碧波之中,那倩姿与涟涟绿水相融;多么渴望在春风吹拂中与佳人在柳下做双陆游戏,那该多么惬意呀!假如把东风请来,把自己深深恋情洗涤得更清纯,使它比酒还醇香,比酒更浓酽。

注释

透,明:春水清澈见底。

瘦:早春花枝嫩条、含苞欲放的倩姿。

百尺楼:意中人所居的闺楼。

烟中:烟雾缭绕之中。

拟:假如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词,当中四句具体写怀人,末二句则怀人的基础上集中笔力抒发愈遣愈浓的愁情。全词写景抒情两方面均别具一格,饶有情韵。

  首二句云春透波明,云寒峭花瘦,都是春风中胜景。“春透水波明”,以水写春,是说春光已透,水波澄澈如镜。“寒峭花枝瘦”,是说春寒优,所见之花有未开者,正是乍暖还寒时候。以“瘦”字形容含苞待放的花枝,颇为生动传神。以上两句一反当时词坛绮靡凄婉、柔媚香艳的词风,营造出瘦骨凌霜、刚健峭拔的词境。

  三四两句直抒词人心中痛苦的离情。这春光明媚的时刻,他看到那瘦小的花枝,不禁忽有所思,这种感情渺渺茫茫,甚至有些捉摸不定。也许这瘦小的花枝幻化为他那恋人的倩影,于是他不自觉地极目天涯,想看到恋人曾经居住过的那座高楼。“天涯”,极言其远:“百尺”,极言其高:四字虽很通俗,却展示了一种虚无缥缈的境界。“人楼中否”一句,以自言自语的问句,点明所想者是他心目中的那个人,表达了他对分别已久的所恋者无限深厚的情意。

  过片两句紧承前意,描写昔日楼中相聚的情景。“四和”,香名,亦称四合香。“金凫”,即金鸭,指鸭子形的铜香炉。“双陆”,古代一种博戏的名称,相传是三国时曹植所制。本置骰子两只,到了唐末,加到六只,谓之叶子戏。其法中国已失传,流传至日本,称飞双陆,现尚存。词人回忆当年楼中,四和香的烟缕从鸭子形的铜香炉中缓缓升起,袅袅不绝。他和那个女子正作双陆这种博戏,女子玩弄双陆的纤纤玉手,使他历久难忘。往日的甜蜜生活,女子的形象特征,词人只是感情的抒发中顺带说出,自然而又妥贴,这比作专门交代要高明得多。

  结拍两句,化景语为情语,设想奇警,把词人当时矛盾心情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此处连用妙喻:衣裳沾有污垢,可以洗涤,心灵染有愁情,也说可浣;而借以浣愁者,不是水而是风,浣而愁未去,反而更浓,其浓又恰浓于醇酒,这两句用一个比喻,以后一句加强前一句,使情绪更推进一层;而两句之间,又用两个“情”字构成顶真格,衔接紧密,语气连贯,词人的感情似不可遏止,倾泻而出。因此显得不柔媚、不凄婉,与起首所定下的峭健的基调相一致。这样就把它从传统的花间风格区别出来。

  南闲胡仔称秦观之子秦湛的词“藕叶清香胜花气”“写景咏物,可谓造微入妙”。这一评语,用以评折此词的艺术特色是十分恰当的。

诗人简介

秦湛,生卒年不详,字处度,号济川,行名大七(一作祖七),高邮(今属江苏)人,秦观之子。官宣教郎。绍兴二年(1132)添差通判常州。四年(1134)致仕。少好学,善画山水。词存《卜算子》一首,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四。► 2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万里_浮云,一喷空凡马。

叹息曹瞒老骥诗,伏枥如公者。

山鸟哢窥檐,野鼠饥翻瓦。

老我痴顽合住山,此地菟裘也。

凡桂一枝芳,陡觉秋容静。

月里人间总一般,共此扶疏影。

枕畔忽闻香,夜半还思省。

争奈_娥不嫁人,寂寞孤衾冷。

曾约再来时,花暗春风树。

今日人来花未开,春未知人处。

坐客有疏狂,彩笔题新语。

浑为玉人颓玉山,忘了阳关路。

月下百年缘,天上双星样。

九秩齐开自是稀,清健那堪两。

红叶景翻新,黄菊香宜晚。

笑拥眉开祝寿声,满劝鸳鸯盏。

之作心情老懒。

对歌对舞,犹是当时眼。

巧笑靓妆,近我衰容华鬓。

似扶著、卖卜算。

思量好个当年见。

催酒催更,只怕归期短。

饮散灯稀,背销落花深院。

好杀人、天不管。

得遇无思算。

自是能明彖。

极谢风仙特地来,把我专专唤。

要脱轮回难,锻炼神光灿。

真乐真欢永没愁,愿作云霞伴。

摇风影似凝,带雪香如抱。

开尽南枝到北枝,不道春将老。

飘飖姑射仙,谁识冰肌好。

会有青绫梦觉人,可爱池塘草。

初见青钢剑。

尸内曾加点。

木上安来出一丝,乾马占。

害后随风?。

得此修行渐。

日日频频捡。

暗喜欢时只自知,天马赡。

与我长生验。

晓角才初弄。

惊觉幽人梦。

珠压花梢的的圆,春露昨宵重。

小鼎香浮动。

闲把新诗诵。

坐客同尝碧月团,擘破双飞凤。

薄宦各东西,往事随风雨。

先自离歌不忍闻,又何况、春将暮。

愁共落花多,人逐征鸿去。

君向潇湘我向秦,後会知何处。

能得几时留,王事催人去。

翠荡涵空酒满船,苦要留人住。

身世两悠悠,飘泊知何许。

但得心亲志合时,都是相逢处。

一饮动连宵,一醉长三日。

废尽寒暄不写书,富贵何由得。

请看冢中人,冢似当时笔。

万札千书只恁休,且进杯中物。

芳信着寒梢,影入花光画。

玉立风前万里春,雪艳江天夜。

谁折暗香来,故把新篘泻。

记得偎人并照时,鬓乱斜枝惹。

悄静菊花天,洗尽梧桐雨。

倍九周遭烂熳开,祝寿当头取。

顶戴御袍黄,叠秀金棱吐。

仙种花容晚节香,人愿争先睹。

雪暗岭头云,竹冷溪边树。

还似潇湘缥缈人,玉骨笼香雾。

月下幽香度。

梦里香魂驻。

回首南枝酒半醺,寂寞无寻处。

惜春正是上春时,何处春情可赋诗?

吴王台下斗芳草,苏小门前歌《柳

落日望湖山,山在空蒙里。

剑佩冠裳整顿严,欲作崔嵬起。

我病正无聊,见此奇男子。

急往从之呼不应,痴绝还如此。

恩义重如山,情意深如海。

假使黄金北斗高,这一分、何由买。

领家看取彩。

莫要胡厮赖。

堂印傍边更碧油,但管取、无人赛。

脉脉万重心,相望何时见。

强半春寒去却来,野水差新燕。

远负白头吟,坐惜红颜变。

欲问平安无使来,日落庭花祝转。

摘蕊暝禽飞,倚树悬冰落。

下竺桥边浅立时,香已漂流却。

空径晚烟平,古寺春寒恶。

老子那花第一番,常恐吴儿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