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河山 一作:山河)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译文

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注释

1.云间:上海松江区古称云间,是作者家乡。1647年(永历元年/顺治四年),他在这里被逮捕。

2.三年:作者自1645年(弘光元年/顺治二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1647年(顺治四年),共三年。

3.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羁:音(jī),停留。

4.南冠(guān),被囚禁的人。语出《左传》。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戴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zhi,拴、捆)者,谁也?”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5.泉路:黄泉路,死路。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6.毅魄,坚强不屈的魂魄,语出屈原《九歌.国殇》:“身即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7.灵旗,又叫魂幡,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赏析

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感慨,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诗作首联叙事。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生命行将终结,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欲别故乡难”,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尾联盟恢复之志。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正如诗人在《狱中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

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感慨,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背景

公元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1646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此时南京已陷落,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朝的坚毅决心。为了抗清,义军上下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不久义军兵败,吴易被执,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1647年(顺治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坚强不屈,顽强斗争,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在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狱中上母书》,一方面以琐琐家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要“报仇在来世”,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最终不屈而死,年仅16岁。

《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诗人简介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11篇诗文

诗文推荐

萧萧木叶下西山,便觉莼兴不闲。

莫踏长虹千尺去,孤帆正在暮云间。

琪树罗三殿,金龙抱九关。

上清真籍总群仙。

朝拜五云间。

昨夜紫微诏下。

急唤天书使者。

令齎瑶检降彤霞。

重到汉皇家。

烟浦廻环几百湾,无人知此橛头船。

风露冷,月娟娟。

云间一过看飞仙。

春前别後。

常是双眉皱。

生怕莺声催残漏。

梦破闲衾堆绣。

又还玉露金风。

秋声先到房栊。

川上不传尺素,云间犹望飞鸿。

万机休罢住云间,门掩青萝竟日闲。

时听呜咿歌一曲,倒骑黄犊出松关。

若作佛法会,锦包特石。

若作世谛会,铁裹泥团。

惆怅无人知此间,临风拍碎石阑干。

青青山上松,数里不见今更逢。

不见君,心相忆,此心向君君应识。

为君颜色高且闲,亭亭迥出浮云间。

四面楼成已壮观,兹楼仍更出云间。

一条溪引五湖水,千里江分两岸山,是处风烟俱秀发,旧家气象顿追还。

公余幸此同登览,一醉休辞酒量悭。

无生国,路不遥。

豁开功德岁,提起般若刀。

百宝光中垂雨露,五须弥顶鼓波涛。

还源无别旨,今日与明朝。

云间孙子开炉熬,林下一声婆饼焦。

梦魂不踏正牙班。

直作五云间。

简编真乐,埙篪雅韵,菽水清欢。

都将瞥忽荣华事,春梦晓云看。

只期他日,实愿受用,大耐高官。

何处如今更有诗。

争教风鬓见横枝。

诗到梅边谁最似。

除是。

玉颜寂寞酒清时。

为向云间公子道。

闻早。

安排欢赏惜幽姿。

十日留花花未遇。

容我。

醉围红袖写鸟丝。

一片秋香世界,几层凉雨阑干。

青天不惜烂银盘,借与先生为劝。

酒唤诗来酒外,人言身在人间,如何得似碧云间。

且共嫦娥相伴。

新凉溪阁暮山重。

水月共空_。

九转不须尘外,三峰只在壶中。

他年盛业,云间可望,林下难逢。

记取芗林岩洞,何如干越秋风。

琼海无边银浪卷。

画戟朱楼,缥缈云间见。

当日使君曾拥传。

海霞光里时开宴。

翠斝红鳞吹酒面。

莫谓今朝,人在天涯远。

彩凤衔书应不晚。

愿公难老身长健。

鹤外倚楼看。

云_晴天。

天高鸡犬碍云间。

掉臂双仙留不彻,还任人间。

客珮振珊珊。

来贺平安。

年年直待卷灯还。

似是天公偏著意,占破春闲。

朱光灼烁照佳人。

含情送意遥相亲。

嫣然一转乱心神。

非子之故欲谁因。

翡翠羣飞飞不息。

愿在云间长比翼。

佩服瑶草驻容色。

舜日尧年欢无极。

宝楼十二玲珑,仙家只在云间住。

金盘舞罢,罗裙襞皱,乘风欲去。

画槛移春,彩鸾衔信,几番延伫。

看钗莛叠萼,天然富贵,妆台近,有人妒。

句引广陵遗恨,倩流莺、为花低诉。

年年长是,芳菲时候,满城烟絮。

春色三分,落红千片,总成尘土。

向月明空羡,双双睡蝶,宿花房露。

玉人家在凤凰山。

水云间。

掩门关。

门外行人,立马看弓弯。

十里春风谁指似,斜日映,绣帘斑。

多情好事与君还。

闵新鳏。

拭馀潸。

明月空江,香雾著云鬟。

陌上花开春尽也,闻旧曲,破朱颜。

南山北济,算难尽、十二全齐风物。

平地华峰天一柱,鹊倚岩岩青壁。

金线横波,真珠出水,趵突喷寒雪。

无穷潇洒,品题宜有才杰。

遥忆工部来时,谪仙游处,兴自云间发。

翠琰高名千古在,不逐兵尘磨灭。

细嚼遗篇,高歌雅句,风动萧萧发。

英灵何许,画船独醉月。

曲,余尝作数绝以纪其事矣。

玉人家在凤凰山。

水云间。

掩门关。

门外行人,立马看弓弯。

十里春风谁指似,斜日映,绣帘斑。

多情好事与君还。

闵新鳏。

拭余潸。

明月空江,香雾著云鬟。

陌上花开春尽也,闻旧曲,破朱颜。

梦魂不踏正牙班。

直作五云间。

简编真乐,埙篪雅韵,菽水清欢。

都将瞥忽荣华事,春梦晓云看。

只期他日,实愿受用,大耐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