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送人归京师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译文

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日落时分山村中仍旧幽梦不断。

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已是亡国奴的我就是能回故乡也是颇为犯愁的事。

注释

⑴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⑵子规:杜鹃鸟的别名。传说为 蜀 帝 杜宇 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埤雅·释鸟》:“杜鹃,一名子规。” 唐 杜甫 《子规》诗:“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⑶故园:旧家园;故乡。 唐 骆宾王 《晚憩田家》诗:“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兵马:士兵和军马,借指战争,战事。 唐杜甫 《出郭》诗:“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

赏析

这首诗中有寄托、感慨、讽喻之意,有伤离感乱之情,同时对于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此诗先是描写了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让人真切的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故乡之思,然后又通过日落时分山村中那幽梦不断的场景的描写,暗示诗人被深重的痛苦所困扰。既然只是因为思念故土,而惆怅失意,当然要解除这一烦恼的最好方式是能回一次故乡。但摆在诗人面前的现实是: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已是亡国奴的诗人就是能回故乡也是颇为犯愁的事。送友归京,触景生情,心生忧国之愁。

  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古诗中常出现“子规”这个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两句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这两句的意思是:即使家乡已无兵马战乱,但归家之路仍愁绪万千。愁是因为战争。诗人这两句看似矛盾的话,突出了诗人对战争留下的悲痛及现实的不满,表达了一种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之情。

背景

这首诗当是陈与义于南宋建立之前的作品。

诗人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666篇诗文

诗文推荐

西风吹信趣征鞍。

日高鸿雁寒。

稻粱啄尽不留残。

侬归阿那边。

无倚著,只苍天。

将心何处安。

长教子骏满人间。

犹令侬意宽。

外功外行,作福因由。

不如身内真修。

调养真铅真汞,上下交流。

山前金龙嬉戏,大海中、玉虎遨游。

便警动,这无形无影,婴姹绸缪。

走上灵台对舞,更不须启口,恣意歌讴。

烂饮刀圭醉卧,宝藏琼楼。

结成胎仙踊跃,引青鸾、稳驾神舟。

归蓬岛,有金童邀赴瀛洲。

去日炎威重,归时秋半过。

林间坐盘石,不觉笑呵呵。

不笑仰山插锹叉手,不笑地藏博饭栽田。

二胜米料人人有,笑他饿死饭箩边。

神之至止,熙坛为春。

神之将归,放服振振。

歘兮回飚,窅兮旋云。

祐于东方,永施厥仁。

天地清宁,日月华光。

归尊慈极,崇呼未央。

庆函百嘉,寿跻八荒。

上皇万败,什炽什昌。

練以纁黄,有篚将之。

肸乡斯答,有神昭之。

维神于民,实妈货食。

归德报功,敢怠王国。

卓学迈伦,居超径诣。

观我灵龟,以烛来世。

展矣君子,克广厥居。

澄然自得,春风咏归。

女归能妇,义止宜家。

谁其向道,探深见遐。

入古人室,立妙法句。

自履实地,告人悟处。

忽尔心疾,累岁狂痴。

为忘我难,使人厌之。

迨其解化,庄语告戒。

堂堂夫人,凌郑同派。

虞至旦兮,灵亦有喜。

蹇欲骧兮,象兴已转。

粥音送兮,灵聿归矣。

长无极兮,锡我以祉。

蘋蘩礼著,黍稷诚微。

音盈凤管,彩驻龙旂。

洪歆式就,介福攸归。

送乐有阕,灵驭遄飞。

悠悠楚水,霭霭吴云。

孰作之合,胡然而分。

岂无良朋,我独子忻。

於穆令德,有粲其文。

秦水别陇首。

幽咽多悲声。

胡马顾朔雪。

躞蹀长嘶鸣。

感物动我心。

缅然含归情。

昔视秋蛾飞。

今见春蚕生。

袅袅桑柘叶。

(柘一作结)萋萋柳垂荣。

急节谢流水。

羁心摇悬旌。

挥涕且复去。

恻怆何时平。

登降上下,奠壁献斝。

音送粥粥,礼无达者。

已虞至旦,神其将归。

顾我国家,遗以繁釐。

十方同聚会,瞎驴趁大队。

个个学无为,眉上更安眉。

此是选佛场,屎窖立封疆,心空及第归。

雄图属天造。

宏略遇羣飞。

风云犹听命。

龙跃遂乘机。

百二当天险。

三分拒乐推。

函谷风尘散。

河阳氛雾晞。

济弱沦风起。

扶危颓运归。

地纽崩还正。

天枢落更追。

原祠乍超忽。

毕陇或绵微。

终封三尺剑。

长卷一戎衣。

我视此邦,如洙如沂。

邦人劝我,老矣安归。

自我幽独,倚门或挥。

岂无亲友,云散莫追。

彼鹊成巢,尔类攸处。

之子有归,琼瑶是祖。

事师之情,期以百世。

言虽不多,意则独至。

识以岁月,越王之孙。

式时览观,用考大伦。

首善京师,灼于四方。

孙我髦士,金玉其相。

饮酒乐曲,吹笙鼓簧。

勉武徒御,观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