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题玉山观禅师兰若

玉山宴坐移年月,锡杖承恩诣丹阙。

先朝亲与会龙华,紫禁鸣钟白日斜。

宫女焚香把经卷,天人就席礼袈裟。

禅床久卧虎溪水,兰若初开凤城里。

不出嚣尘见远公,道成何必青莲宫。

朝持药钵千家近,暮倚绳床一室空。

掖垣挥翰君称美,远客陪游问真理。

薄宦深知误此心,回心愿学雷居士。

诗人简介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172篇诗文

诗文推荐

高山如高人,可仰不可亵。

山中老锄犁,山前走车辙。

终日对孱颜,如目不见睫。

高人与高山,千里风期接。

妙思入青冥,毫端寄明灭。

况复簿领中,见此寒岌页。

悠然境意会,刍豢端自悦。

手板亦何为,趋势走背汗浃。

从渠且倒持,吾自支吾颊。

窗绡深隐护芳尘。

翠眉颦。

越精神。

几雨几晴,做得这些春。

切莫近前轻著语,题品错,怕渠嗔。

碧壶谁贮玉粼粼。

醉香茵。

晚风频。

吹得酒痕,如洗一番新。

只恨谪仙浑懒却,辜负那,倚阑人。

绛彩娇春,苍筠静锁,掩映夭姿凝露。

花腮藏翠,高节穿花遮护。

重重蕊叶相怜,似青帔艳妆神仙侣。

正武陵溪暗,淇园晓色,宜望中烟雨。

向暖景、谁见斜枝处。

喜上苑韶华渐布。

又似瑞霞低拥,却恐随风飞去。

要留最妍丽,须且闲凭佳句。

更秀容、分付徐熙,素屏画图取。

暑中北合望南窗,将谓南窗分外凉。

到得南窗还更,热芙蕖和叶落幽香。

华灯的白乐明金碧。

玳筵剧饮杯余湿。

珠翠隔房栊。

微闻笑语通。

蓬瀛知已近。

青鸟仍传信。

应为整云鬟。

教侬倒玉山。

书既造妙,摹者惟欲取其肖。

摹既逼真,题者不必托诸人。

以实传信,万古一晋。

无目睫之徇,视御府之印。

非德不尊,非道不明。

爰取斯义,以句吾亭。

亭在山巅,气象巍然。

山从何来,蜿蜿蜒蜒。

我坐亭上,极目一望。

群峰毕朝,尊无与搞。

我抚亭下,万状难写。

一一分明,入我盏斝。

有时携筇,偕二三朋。

莫知我心,独抚孤松。

猗龙眠,本书仙。

工而妍,画亦然。

醉之趣,醒不传。

题此诗,比逃禅。

不爱君池东十丛菊,不爱君池南万竿竹。

爱君帘下唱歌人,色似芙蓉声似玉。

我有阳关君未闻,若闻亦应愁杀君。

山平皋垅低,秋深云雨晦。

牧人荷蓑笠,匍伏在牛背。

穉牛先跳逸,两牛追不及。

安得青天出白日,重来缓驱莫相失。

竹引山泉玉池,栽莲莫怪藕生丝。

如何不似麻衣客,坐对秋风待一枝。

已办僧心,未圆僧相。

才得方句,便成和尚。

楚山无人,群戏树颠。

或据大石,如君长然。

颜巷久已空,颜井固不迁。

荆榛翳蔓草,中有百尺泉。

谁复饮此水,裹饭耕废田,有贤孔氏孙,芟夷发清源。

废床见缏刻,古甃昏苔痕。

引缸注瓢樽,千岁忽复然。

嗟哉古君子,至此良独难。

口腹不择味,四体不择安。

遇物一皆可,孰为我忧患。

阮生未忘酒,嵇生未忘锻。

欲忘富贵乐,托物仅自完。

无托中自得,嗟哉彼诚贤。

鼯鼠声中,颠来倒去。

马颔驴腮,不须解注。

笔画与石叠,二者均是假。

惟彼此间山,如叠亦如画。

要当论夫空,万物同一马。

随缘判此公案时,不知笔作麽生下。

断雨暂苍玉山,游云忽卷画图归。

须臾变态无穷妙,更著双双白鹭飞。

孤石自何处,对之疑旧游。

氛氲岘首夕,苍翠剡中秋。

迥出群峰当殿前,雪山灵鹫惭贞坚。

一片孤云长不去,莓苔古色空苍然。

萧萧木叶下西山,便觉莼兴不闲。

莫踏长虹千尺去,孤帆正在暮云间。

华堂需被记,老笔岂能工。

尺鷃}飞篱下,醯鸡舞甕中。

形骸均土木,利欲等苓通。

独学知闻少,烦君为击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