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牵牛织女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

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

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

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

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

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

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

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

方圆苟龃龉,丈夫多英雄。

赏析

作品赏析

  【鹤注】当是公初至夔时,因所见而赋之。依梁氏编在大历元年。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①。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②。神光竟难候③此事终蒙胧④。飒然精灵合⑤,何必秋遂逢。  (首言牛女会合,出于俗传之妄。(,) 朱注:牛女会合,自汉人已有其说。吴均《齐谐》又譔桂阳成武丁事以实之,世俗多为所惑,公故力辟其诬。)  ①《齐谐记》: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忽谓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吾向已被召。”弟曰:“何事织女渡河?”曰:“暂诣牵牛。”《尔雅》:“河鼓谓之牵牛。”《晋志》:织女二星,在天纪东端,天女也,主果蓏丝帛珍宝。陆机诗:“牵牛西北回,织女东南顾。”②周处《风土记》:“七月七日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祀河鼓织女,言此二星辰当会。少年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奕奕正白气,有光暖五色,以此为征,便拜而乞愿。”③《汉武帝纪》:祭后土,神光三烛。④支遁诗:朦胧望幽人。宋玉《风赋》:“有风飒然而至。”⑤夏侯湛《东方朔像赞》:“精灵永职。”  亭亭新妆立①,龙驾具层空②。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称家随丰俭③,..白屋达公宫④。膳夫翊堂殿⑤,鸣玉凄房拢⑥。曝衣遍天下⑦,曳月扬微风⑧。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⑨。初筵裛重露⑩,日出甘所终。  (此见七夕祈请,乃世俗之好事。新妆龙驾,想望织女也。称家句,言贫富皆然。白屋句,言朝野皆然。膳夫鸣玉,言贵贱皆然。曝衣瓜果,引证七夕事。裛露照日,谓终夜虔祀。)  ①《杜臆》:亭亭二句,指织女,乃俗论如此。《世说》:亭亭玉立。庾信《七夕赋》:“嫌朝妆之半故,怜晚拭之全新。”②谢脁《七夕赋》:“回龙驾之容裔。”③《记》:“称家之有无。”④《说苑》:穷巷白屋。白屋,茅屋也。【綖注】明皇贵妃七夕长生殿有感牛女事,知当时宫中有此俗矣。《左传》:有守于公宫。⑤《西京赋》:“膳夫驰骑。”注:“宰夫也。”《嵇康传》:鸣玉殿省。⑥庾信《七夕赋》:“此时并舍房栊,共往庭中。”凄房栊,言室内一空。⑦《西京杂记》:太液池西有汉武曝衣楼,七夕出后衣曝于楼上。崔寔《四民月令》:七月七夕,曝经书及衣裳。⑧谢庄赋:“曳云表之素月。”李德林诗:“微风动罗带。”⑨《荆楚岁时记》:“七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蟢子网于瓜上者,则以为得巧。”⑩《诗》:“宾之初筵。”陶潜诗:“裛露掇其英。”(11)《庄子》:“日出而作。”  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①。防身动如律②,竭力机杼中③。虽无舅姑事④,敢昧织作功。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义无弃礼法⑤,恩始夫妇恭⑥。小大有佳期⑦,戒之在至公⑧。方圆苟龃龉⑨,丈夫多英雄⑩。  (此因织女而及夫妇,见人情不可苟合。女子待嫁,未免忧心忡忡,但以礼律身,唯勤事织作而已。盖夫妇之道,通于君臣,臣一失节,则君将不容矣。妇一失身,则夫将见绝矣。故知大而仕进,小而婚配,皆当出于至公也。牛女渡河,说既荒唐,旧俗乞巧,显涉私情,故以夫妇人伦之道讽谕世人。君臣句,特比语耳。此章,八句起,后两段各十四句。)  ①《诗》:“忧心忡忡。”②陈琳檄文:“如律令。”李善注:“文书下如律令,言当履绳墨,动不失律令也。”③古诗:“扎扎弄机杼。”④《记》:“逮事舅姑。”无舅姑,未嫁夫也。⑤刘伶《酒德颂》:“陈设礼法。”⑥《内则》:“礼始于谨夫妇。”⑦《楚辞》:“与佳期兮夕张。”⑧《论语》:“戒之在色。”⑨《九辩》:“圆凿而方柄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⑩孔融书:“盛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张綖曰:《易》言物不可以苟合,故借牛女无私会之事,以兴男女无苟合之道。又因男女无苟合之道,以比君臣无苟合之义。盖合必以礼者,女之佳期。进必以正者,士之佳期。如或不在至公,恐英雄丈夫,必不以不令之女而为妇。刚明正大之主,又岂以不令之士而为臣哉。是诗,触类旁通,高古严正,可见古作诗者之意。  罗大经曰:朱文公尝病《女戒》鄙浅,欲别集古语成一书。立篇目,曰正静,曰卑弱,曰孝爱,曰和睦,曰俭质,曰宽惠,曰讲学。且言如杜诗云“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凡此等句,便可入正静。他皆仿此。尝以书属刘静春先生子澄纂辑,迄不能成,公盖欲以配小学书也。  洪迈《容斋随笔》曰:《洞微志》载苏德哥为徐肇祀其先人曰:当夜半鬼宿渡之后。翟公巽作《祭仪》十卷云:或祭于昏,或祭于旦,皆非是。当以鬼宿渡河为候。而鬼宿渡河,常在中夜,必使人仰瞻以俟之。予按天上经星,终古不动,鬼宿随天西行,春昏见于南,夏晨见于东,秋夜半见于东,冬昏见于东。安有所谓渡河及常在中夜之理。织于昏晨,与鬼宿正相反,其理则同。杜诗云“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梁刘孝仪诗云“欲待黄昏至,含娇浅渡河”。唐人七夕诗皆有此说,此自是牵俗遣词之过。故杜老又有诗云“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神光竟难候,此事终蒙胧”,盖自洞晓其实非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秋风驾洪涛,灵槎中荡摇。

恍如乘船天上坐,帝青九万无纤毫。

黄姑织女长相见,归来空记当时面。

至今海与银河通,何因再得相从容。

牛星织女年年别。

分明不及人间物。

匹鸟少孤飞。

断沙犹并栖。

洗车昏雨过。

缺月云中堕。

斜汉晓依依。

暗蛩还促机。

红芭蕉映黑牵牛。

昨夜寿星朝北极。

牵牛织女排筵席。

闻有谪仙先一夕。

方知得。

风流倬底人生日。

慷慨英雄当路识。

鹗书已凝循京秩。

试问遐龄谁与敌。

回■绎。

撇头添个长长十。

妾家有高楼,高高入青天。

欲作万丈梯,倚空无攀援。

良人在恨里,一去几经年。

长路与天接,举足蹑星躔。

妾欲寻夫婿,解甲戈鋋。

携手上云霓,真到天河壖。

牵牛与织女,不知妾相怜。

姮娥惠神药,燕婉成天仙。

临水衰葵欹欲倒。

三两幽花,更比初开好。

何处飞来金凤小。

碧筵开彻忘忧草。

月桂新裁枝叶少。

一朵妖红,点破江烟晓。

最爱牵牛随意绕。

以小词为贺,因戏之对镜鸾休舞,求凰凤自飞。

珠钿翠珥密封题。

中有鸾笺细字、没人知。

环佩灯前结,辎軿月下归。

笑他织女夜鸣机。

空与牛郎相望、不相随。

歌彻秋娘金缕,醉扳织女云车。

而今谁复荐相如。

拔剑茫然四顾。

好景凭诗断送,闲愁著酒消除。

镜中丝发莫惊呼。

春满珠帘绣户。

烦暑衣襟,乍凉院宇,梧桐吹下新秋。

望鹊羽、桥成上汉,绿雾初收。

喜见西南月吐,帘尽卷、玉宇珠楼。

银潢晚,应是绛河,已度牵牛。

何妨翠烟深处,佳丽拥缯筵,斗巧嬉游。

是向夕、穿针竞立,香霭飞浮。

别有回廊影里,应钿合、钗股空留。

江天晓,萧萧雨入潮头。

忆昔束发初,娇倚云锦机。

折花事戏剧,笑诧身上衣。

一从十五时,学向机中织。

丝短愁苦长,梭缓心转急。

永夜兰灯悬洞房,门前梧叶零秋霜。

霜寒手冻丝绪乱,络纬悲啼金井床。

春花更叠黄金缕,花底青鸾蹴烟雾。

东风何日天上来,拟奉瑶池宴歌舞。

十日满匹恒苦迟,一夕停梭生网丝。

持刀沈吟剪秋水,粉泪欲落愁风吹。

远怀素心人,邈在千里道。

何由托交欢,持此永相保。

东邻小姬昔同年,至今盛饰为母怜。

几回月高鸣杼轴,正是他家夜弹曲。

七月芙蓉生翠水。

明霞拂脸新妆媚。

疑是楚宫歌舞妓。

争宠丽。

临风起舞夸腰细。

乌鹊桥边新雨霁。

长河清水冰无地。

此夕有人千里外。

经年岁。

犹嗟不及牵牛会。

织女初秋渡鹊河。

逾旬蟾苑聘嫦娥。

蓬莱仙子今宵降,前後神仙引从多。

餐玉蕊,抚云璈。

寿筵戏彩捧金荷。

黄金照社三儿贵,他日潘舆侍绮罗。

秋风万里,湛银潢清影,冰轮寒色。

八月灵槎乘兴去,织女机边为客。

山拥鸡林,江澄鸭绿,四顾沧溟窄。

醉来横吹,数声悲愤谁测。

飘荡贝阙珠宫,群龙惊睡起,冯夷波激。

云气苍茫吟啸处,鼍吼鲸奔天黑。

回首当时,蓬莱方丈,好个归消息。

而今图画,谩教千古传得。

雨盖飘荷,霜枝钉菊,满庭芳草萋萋。

莫愁催送,香径手重携。

叠取鸳鸯绣被,屏山近已分双栖。

金簪拔,暗除了鸟,不用绕唐梯。

低帷听细语,五湖心事,钗卜难稽。

得雾深三里,花隔千溪。

只是仙源无路,添惆怅残月荒鸡。

绳河晓,黄姑织女,依旧水东西。

我笑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逢。

欢情尽逐晓云空。

愁损舞鸾歌凤。

牛女而今笑我,七年独卧西风。

西风还解过江东。

为报佳期入梦。

秋来难得花成染,闲引牵牛上短篱。

织女分明银汉秋,桂枝梧叶共飕飗.月露满庭人寂寂,霓裳一曲在高楼。

朝饭牛,饭牛原上草。

夜饭牛,饭牛霜下藁。

草香藁软牛饱肥,黄犊跳梁犍卧噍。

烟蓑雨笠犊鼻裈,髫龀饭牛今已老。

有时扣角苦劳碌,人世触蛮等双角。

古今名利成战场,不似倒骑牛背乐。

君不见齐甯戚,长夜饭牛歌白石。

漫漫待旦骭衣单,待旦示明何嗟及。

又不见百里奚未遇时,示遇饭牛人不知。

平生爵禄不入心,何故要秦五羊皮。

老翁牵牛傍流水,水不饮牛宁洗耳。

入去山中深更深,芦管一声千古意。

乾坤旦暮不曾知,那间人间荣辱事。

石溜涓涓绕屋流。

山居疑是小瀛洲。

星槎不渡银潢去,织女机边客倦游。

秋夜乘槎,客星容到天孙渚。

眼波微注。

将谓牵牛渡。

见了还非,重理霓裳舞。

都无误。

几年一遇。

莫讶周郎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