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题遗山诗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译文

①元遗山集:金末元初元好问之诗文集。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事迹见本书作家小传。诗中评论元好问入元后辑存金代文献之志节与诗作之成功,知人论世,切中肯綮。

②身阅兴亡:言元好问曾经历金元易代之变。浩劫空:大灾难,破坏严重。佛家谓世界由成、住到坏、空为四劫,空指世界毁灭。后遂以“劫”指灾难。

③“两朝”句:谓元好问集两朝文献于一身。金亡于哀宗天兴二年(1233),元好问已四十馀岁,此后近三十年,致力于搜集整理金代文献,编有《壬辰杂编》、《中州集》,并作有大量诗文,为一代文宗。

④“无官”句:元好问在金为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入元不仕,无损大节。周粟,周武王灭商后,殷商贵族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不食周粟,最后饿死。(参看《史记·伯夷列传》)元好问虽未如伯夷、叔齐之饿死,但却未仕元,故曰“未害”。

⑤“有史”句:谓元好问担心有金一代文献之遗亡。失楚弓,据《孔子家语》载:楚共王出游,遗失一良弓,从人要寻找,他说:“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认为楚共王心胸还不大,说:“人遗之,人得之,何楚也。”这里以“楚弓”喻金代文献。

⑥“行殿”二句:拟想金亡后宫殿凄凉,抒亡国之悲。行殿,行宫,指金之南京汴梁。作者《汴京杂咏》中咏金亡事一首有“幽兰轩已火光红”句,幽兰似为金汴京行宫轩名。夜火,鬼火。故都,指金中都燕京。金迁汴梁前之京都。乔木,高大树木,多用以喻故国、故里。《文选》颜延之《还至梁城作》:“故国多乔木。”李善注:“《论衡》曰:‘观乔木,知旧都。’”

⑦“国家”二句:作者《瓯北诗话》卷八评元好问:“值金源亡国,以社稷丘墟之感。发为慷慨悲歌,有不求工而自工者。此固地为之也,时为之也。”这里即用其意。赋,吟咏、描写。沧桑,沧海桑田之省文,此指金之易代。

注释

①元遗山集:金末元初元好问之诗文集。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事迹见本书作家小传。诗中评论元好问入元后辑存金代文献之志节与诗作之成功,知人论世,切中肯綮。

②身阅兴亡:言元好问曾经历金元易代之变。浩劫空:大灾难,破坏严重。佛家谓世界由成、住到坏、空为四劫,空指世界毁灭。后遂以“劫”指灾难。

③“两朝”句:谓元好问集两朝文献于一身。金亡于哀宗天兴二年(1233),元好问已四十馀岁,此后近三十年,致力于搜集整理金代文献,编有《壬辰杂编》、《中州集》,并作有大量诗文,为一代文宗。

④“无官”句:元好问在金为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入元不仕,无损大节。周粟,周武王灭商后,殷商贵族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不食周粟,最后饿死。(参看《史记·伯夷列传》)元好问虽未如伯夷、叔齐之饿死,但却未仕元,故曰“未害”。

⑤“有史”句:谓元好问担心有金一代文献之遗亡。失楚弓,据《孔子家语》载:楚共王出游,遗失一良弓,从人要寻找,他说:“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认为楚共王心胸还不大,说:“人遗之,人得之,何楚也。”这里以“楚弓”喻金代文献。

⑥“行殿”二句:拟想金亡后宫殿凄凉,抒亡国之悲。行殿,行宫,指金之南京汴梁。作者《汴京杂咏》中咏金亡事一首有“幽兰轩已火光红”句,幽兰似为金汴京行宫轩名。夜火,鬼火。故都,指金中都燕京。金迁汴梁前之京都。乔木,高大树木,多用以喻故国、故里。《文选》颜延之《还至梁城作》:“故国多乔木。”李善注:“《论衡》曰:‘观乔木,知旧都。’”

⑦“国家”二句:作者《瓯北诗话》卷八评元好问:“值金源亡国,以社稷丘墟之感。发为慷慨悲歌,有不求工而自工者。此固地为之也,时为之也。”这里即用其意。赋,吟咏、描写。沧桑,沧海桑田之省文,此指金之易代。

诗人简介

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14篇诗文

诗文推荐

鸾回不假学。

凤举自相关。

到嫌衫袖广。

恒长碍举鬟。

周原五稼起,云海百川归。

愿此零陵燕,长随征旆飞。

(《春雨》。

《诗式》)

野人传相鹤,山叟学弹琴。

青天无涯,白云不羁。

流水抱山转,征人踏月归。

应以比丘得度者,个般形像对来机。

不妨谈笑又诗成。

住山三十载,潦倒福缘微。

全提一著,衲子攒眉。

我无为山之作,汝有铁磨之机。

自知水底难捞月,却倩丹青染污伊。

寺近东溟日,山连北固春。

赖有好山供客眼。

江花凌霰发,山溜入池深。

山禽说我胸中事,烟柳藏他物外机。

传语两宫道士。

日用剪除尘事。

炉炼白朱砂,内境内容瞻视。

瞻视。

瞻视。

此际山侗参侍。

雕梁旧刻杏。

香壁本泥椒。

幔绳金麦穗。

帘钩银蒜条。

画眉千度拭。

梳头百遍撩。

小衫裁裹臂。

缠弦搯抱腰。

日光钗焰动。

窗影镜花摇。

歌曲风吹韵。

笙簧

凄凄日暮时。

亲宾俱竚立。

征人拔敛起。

儿女牵衣泣。

候骑出萧关。

追兵赴马邑。

且当横行去。

谁论裹尸入。

不到施黔不见山。

不参禅,不问道。

竖起铁脊梁,死蛇鑽出划。

不是禅,不是道。

云门千岁僧,越山鼐长老。

节妇一樽酒,义士拜而受。

义士一首诗,节妇双眉皱。

眉皱意何如,有难难相救。

叹我廓设器,淹回在污陋。

惠我旨且嘉,殷勤推意厚。

吾今系闽建,家贫喜邻富。

青眼到朱扉,白屋成华胄。

吾闻孤竹子,周室三缄口。

又闻杞梁妻,秦邦称烈女。

此辈诚间生,世代不常有。

如何天一言,同时俱辐凑。

愧无八品珍,草草具笾豆。

何当再拜抠我衣,卮酒恭为儿女寿。

忆坐时。

点点罗帐前。

或歌四五曲。

或弄两三弦。

笑时应无比。

嗔时更可怜。

野水秋自瘦,枯山春复肥。

胡床放得稳,默默坐亡机。

电流柄拂,云入田衣。

位分偏正兮,道出离微。

行县山迎舸,论兵云绕旗。

弋下失溟鸿,网细遗巨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