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题遗山诗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shēn yuè xīng wáng hào jié kōng,liăng cháo wén xiàn yī shuāi wēng。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wú guān wèi hài cān zhōu sù,yŏu shĭ shēn chóu shī chŭ gōng。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xíng diàn yōu lán bēi yè huŏ,gù dōu qiáo mù qì qiū fēng。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guó jiā bù xìng shī jiā xìng,fù dào cāng sāng jù biàn gōng。

译文

①元遗山集:金末元初元好问之诗文集。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事迹见本书作家小传。诗中评论元好问入元后辑存金代文献之志节与诗作之成功,知人论世,切中肯綮。

②身阅兴亡:言元好问曾经历金元易代之变。浩劫空:大灾难,破坏严重。佛家谓世界由成、住到坏、空为四劫,空指世界毁灭。后遂以“劫”指灾难。

③“两朝”句:谓元好问集两朝文献于一身。金亡于哀宗天兴二年(1233),元好问已四十馀岁,此后近三十年,致力于搜集整理金代文献,编有《壬辰杂编》、《中州集》,并作有大量诗文,为一代文宗。

④“无官”句:元好问在金为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入元不仕,无损大节。周粟,周武王灭商后,殷商贵族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不食周粟,最后饿死。(参看《史记·伯夷列传》)元好问虽未如伯夷、叔齐之饿死,但却未仕元,故曰“未害”。

⑤“有史”句:谓元好问担心有金一代文献之遗亡。失楚弓,据《孔子家语》载:楚共王出游,遗失一良弓,从人要寻找,他说:“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认为楚共王心胸还不大,说:“人遗之,人得之,何楚也。”这里以“楚弓”喻金代文献。

⑥“行殿”二句:拟想金亡后宫殿凄凉,抒亡国之悲。行殿,行宫,指金之南京汴梁。作者《汴京杂咏》中咏金亡事一首有“幽兰轩已火光红”句,幽兰似为金汴京行宫轩名。夜火,鬼火。故都,指金中都燕京。金迁汴梁前之京都。乔木,高大树木,多用以喻故国、故里。《文选》颜延之《还至梁城作》:“故国多乔木。”李善注:“《论衡》曰:‘观乔木,知旧都。’”

⑦“国家”二句:作者《瓯北诗话》卷八评元好问:“值金源亡国,以社稷丘墟之感。发为慷慨悲歌,有不求工而自工者。此固地为之也,时为之也。”这里即用其意。赋,吟咏、描写。沧桑,沧海桑田之省文,此指金之易代。

注释

①元遗山集:金末元初元好问之诗文集。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事迹见本书作家小传。诗中评论元好问入元后辑存金代文献之志节与诗作之成功,知人论世,切中肯綮。

②身阅兴亡:言元好问曾经历金元易代之变。浩劫空:大灾难,破坏严重。佛家谓世界由成、住到坏、空为四劫,空指世界毁灭。后遂以“劫”指灾难。

③“两朝”句:谓元好问集两朝文献于一身。金亡于哀宗天兴二年(1233),元好问已四十馀岁,此后近三十年,致力于搜集整理金代文献,编有《壬辰杂编》、《中州集》,并作有大量诗文,为一代文宗。

④“无官”句:元好问在金为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入元不仕,无损大节。周粟,周武王灭商后,殷商贵族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不食周粟,最后饿死。(参看《史记·伯夷列传》)元好问虽未如伯夷、叔齐之饿死,但却未仕元,故曰“未害”。

⑤“有史”句:谓元好问担心有金一代文献之遗亡。失楚弓,据《孔子家语》载:楚共王出游,遗失一良弓,从人要寻找,他说:“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认为楚共王心胸还不大,说:“人遗之,人得之,何楚也。”这里以“楚弓”喻金代文献。

⑥“行殿”二句:拟想金亡后宫殿凄凉,抒亡国之悲。行殿,行宫,指金之南京汴梁。作者《汴京杂咏》中咏金亡事一首有“幽兰轩已火光红”句,幽兰似为金汴京行宫轩名。夜火,鬼火。故都,指金中都燕京。金迁汴梁前之京都。乔木,高大树木,多用以喻故国、故里。《文选》颜延之《还至梁城作》:“故国多乔木。”李善注:“《论衡》曰:‘观乔木,知旧都。’”

⑦“国家”二句:作者《瓯北诗话》卷八评元好问:“值金源亡国,以社稷丘墟之感。发为慷慨悲歌,有不求工而自工者。此固地为之也,时为之也。”这里即用其意。赋,吟咏、描写。沧桑,沧海桑田之省文,此指金之易代。

诗人简介

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14篇诗文

诗文推荐

往在艺祖,未遑拓宇。

遗我圣宗,启此北上。

顾告太庙,惟皇孝武。

赢得工夫看好山,吟魂飞不到人间,白云本是无心物,才得身高便可攀。

费尽骚人词与诗。

入南京。

赴蓬瀛。

显出王风九转成。

超然得上升。

宠何荣。

辱何惊。

三髻山侗绝利名。

何愁性不灵。

吴刚运惟修月,轮扁挥斤妙斲轮。

好句何须劳斧凿,无痕无迹自天真。

登览之胜,随寓有感。

野烧之观,不石俱惨。

逞志一快,忘彼物情。

是以老氏恶夫佳兵。

观乎观乎,彼以为观而予以为惩。

归梦迢迢。

分明曾见,舞遍云韶。

解道相思,愁宽金钏,瘦损宫腰。

觉来情绪无聊。

正戌角、声翻丽谯。

楚塞山长,巫阳人远,斗帐香消。

楼上佳人楚楚,天边皓月徐徐。

呼童忙为卷暇须。

试问中情几句。

圆少却因底事,缺多毕竟何如。

嫦娥无语谩踌躇。

飞过画栏西去。

我来自东,小大稽首。

是用作歌,以介眉寿。

选诗非选官,论诗非论人。

西川狗,百姓眼。

马包儿,御厨饭。

池开口镜奁,山耸青螺髻。

急著眼来看,不得作境会。

觌体全彰解脱门,一蹭牢关百杂碎。

五峰门下,百种全无。

僧床迫窄,堂供萧疏。

脚下踏著底,破砖头碎瓦砾。

面前撞见底,王獦獠李麻胡。

恁麽薄福住山,真个辜负老胡。

劳君赠我古风诗,逋翁所谓扑凸奇。

诗至江西,始别宗派。

字岂无祖,人其有待。

鹤瘠鸾铩,松寒石怪。

彼有发僧,尚闻謦欬。

然松煮鼎山泉冽,松旗一水分优劣。

凤饼推开雪照人,花瓷啜罢甘潮舌。

大刘谈天紫髯张,小刘逃禅清兴长。

会须酌此同翱翔,或凌刚风九天上,或泛弱水三山傍。

腰著万钉犀玉夸,肘垂斗大金章。

非关性分总寻常。

要知真乐处,彩服鬓毛苍。

浩荡春风生玉树,蒸成满院芬芳。

斗城无处著韶光。

会归天上去,长捧伯仁觞。

受言帝庭。

观风上牧。

逸翰双举。

为腓为服。

遍轨瓯吴。

萦涂海陆。

岌岌貂冕。

辚辚华毂。

英英二徐,名德之雏。

早从烂柯,知所步趋。

南陔子职,夙夜尽劬。

九日黄花,采采盈裾。

请寿堂萱,大年方壶。

庞眉发鹤,重锦轩鱼。

母诏子前,问学勉诸。

参匪直养,心传泗洙。

诚身悦亲,授伋著书。

子日懋哉,益厉厥初。

荣多遗母,文绣不如。

戏舞樽前,母为笑娱。

我寄四言,俾陈座隅。

文简家风淡,芗林句法清。

今能传几世,君复拥全名。

犹及识前辈,未尝轻后。

崆峒风月里,许我共诗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