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词网
  • 推荐
  • 诗词
  • 诗人
  • 名句
  • 成语

作者推荐

类型
所有 先秦 魏晋 五代 南北朝 两汉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金朝 辽朝 清代 近代 现代 现当代
  • 袁郊

    袁郊【唐代】

    字之仪,朗山人,滋之子也。咸通时,为祠部郎中。昭宗朝,为翰林学士。诗四首,皆为咏物诗,但其写法与同样以写咏物诗著称的罗隐有所不同,后者多直接从所咏物本身出发,结合一些有关的俗谚常理,反用其义,以达到引人深思的效果;而之仪的诗多结合神话历史故事,挖掘新意,给人以悠远奇幻的感觉,如《月》、《霜》、《云》皆是如此。《月》一诗联想嫦娥偷长生灵药、奔入蟾宫(即月宫)的神话故事,使“(她的丈夫)后羿遍寻无觅处”,谁曾想到她会躲在天上月里呢?“谁知天上却容奸”,神仙居住的天界居然藏着个小偷。写得十分生动,意趣盎然。唐陈郡汝南(今属河南)人,一作蔡州朗山(今河南确山)人,字之乾,一作之仪。咸通中,官祠部郎中,...► 12篇诗文
  • 林嗣环

    林嗣环【清代】

    林嗣环,字铁崖,号起八。清代顺治年间的福建晋江人,当时的进士。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生,从小聪颖过人,七岁即能属文。及长赴试,因文章峭奇卓绝,考官疑为他人代笔,故不得售。嗣环遇挫折不气馁,倍加发愤功读。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中举人,继而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已丑科登进士第。授太中大夫,持简随征,便宜行事。后调任广东琼州府先宪兼提督学政。► 1篇诗文
  • 许孟容

    许孟容【唐代】

    许孟容(743—818),字公范,京兆长安人也。父鸣谦,究通《易象》,官至抚州刺史,赠礼部尚书。孟容少以文词知名,举进士甲科,后究《王氏易》登科,授秘书省校书郎。赵赞为荆、襄等道黜陟使,表为判官。贞元初,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从事,四迁侍御史。李纳屯兵境上,扬言入寇。建封遣将吏数辈告谕,不听。于是遣孟容单车诣纳,为陈逆顺祸福之计。纳即日发使追兵,因请修好。遂表孟容为濠州刺史。无几,德宗知其才,征为礼部员外郎。► 7篇诗文
  • 赵恒

    赵恒【宋代】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辽朝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赵恒亲征,双方会战距都城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北宋,但因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不顾寇准反对,以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赵恒在位后期,任王钦若、丁谓为相,...► 3篇诗文
  • 吴彩鸾

    吴彩鸾【唐代】

    吴彩鸾(生卒年不详),唐大和年间(823-825年)河南濮阳县人,吴猛之女,夫文箫。家贫,以抄书为业。此卷《刊谬补缺切韵》,元王恽《玉堂嘉话》卷二记为“吴彩鸾龙鳞楷韵”,《石渠宝笈·初编》著录为“唐吴彩鸾书唐韵”。此外,史书中记在吴彩鸾名下的抄本韵书还有很多,如《切韵》、《玉篇》等。其小楷字体遒丽,用笔圆润,笔法纯熟,书写极速且精。► 1篇诗文
  • 王韫秀

    王韫秀【唐代】

    王韫秀(730-777):唐代名媛、诗人,祖籍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王忠嗣之女,宰相元载之妻。► 3篇诗文
  • 茅坤

    茅坤【明代】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藏书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末儒将茅元仪祖父。嘉靖十七年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编选《唐宋八大家文抄》,对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尤为推崇。茅坤与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等,同被称为“唐宋派”。有《白华楼藏稿》,刻本罕见。行世者有《茅鹿门集》。► 8篇诗文
  • 范祖禹

    范祖禹【宋代】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纯,甫或作父),一字梦得,汉族,成都华阳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终年五十八岁。著名史学家,“三范修史”之一。祖禹著《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鉴》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目为唐鉴公。《宋史本传》又著文集五十五卷,《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185篇诗文
  • 杨嗣复

    杨嗣复【唐代】

    杨嗣复(783—848年),字继之或继子(《新唐书》为“继文”),穆宗时的户部尚书杨于陵次子,东汉太尉杨震之后(第五子杨奉一脉)与杨虞卿为族兄弟。八岁能文,主考官权德舆录为进士,二十岁登博学宏词科,受到宰相武元衡赏识,“皆权德舆门生,情义相得,进退取舍,多与之同”。累迁中书舍人。由户部侍郎擢尚书右丞,封爵弘农伯。李德裕辅政,被黜为湖南观察使。会昌元年(841年)三月被贬潮州。唐宣宗大中初,召为吏部尚书。卒谥孝穆。► 5篇诗文
  • 洪子舆

    洪子舆【唐代】

    睿宗时官侍御史。姜晦时为中丞,讽劾韦安石,子舆不从。► 2篇诗文
  • 林逋

    林逋【宋代】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325篇诗文
  • 张玉娘

    张玉娘【宋代】

    张玉娘,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松阳人。生于宋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仅活到27岁。她出生在仕宦家庭,曾祖父是淳熙八年进士,祖父做过登士郎。父亲曾任过提举官。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后人将她与李清照、朱淑贞、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13篇诗文
  • 揭傒斯

    揭傒斯【元代】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15篇诗文
  • 倪瓒

    倪瓒【元代】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117篇诗文
  • 方岳

    方岳【宋代】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1544篇诗文
  • 谭意哥

    谭意哥【宋代】

    谭意哥,小字英奴,宋代人。流落长沙为妓,后嫁汝州张正字。谭意哥幼失双亲,及长工诗文,堕为官妓。哥者,实歌也,即谭意歌。刘斧《青琐高议》别集卷二。原题无“传”字,是后来加上的。谭意歌是封建社会一位典型的有文化知识,才貌双全而又深重恩义的女性。比之于柳如是,李师师者有过之无不及。► 2篇诗文
  • 吕颐浩

    吕颐浩【唐代】

    吕颐浩(1071年—1139年4月30日),字元直,其先乐陵人,徙齐州。南宋初年名相。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为密州司户参军。以李清臣荐为玢州教授。历官至河北都转运使。高宗南渡,起知扬州,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两入政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以少傅、醴泉观使致仕。绍兴九年(1139年),吕颐浩去世,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忠穆。淳熙十五年(1188年),配享高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著有文集十五卷,已佚,今存《忠穆集》等。吕颐浩在相位时,颛肆自用,力排李纲、李光诸人。创立月椿钱,为东南患。然宣和伐燕之役,颐浩随转运;奏燕山河北危急五事,请议长久之策,一时称其切直。又苗傅等为逆,颐浩与张浚创议勤王,...► 1篇诗文
  • 孙偓

    孙偓【唐代】

    孙偓(?~?) 唐代大臣。字龙光。父孙景商。今东昌府区沙镇人。第进士,历显官。以户部侍郎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凤翔四面行营都统,后又兼礼部尚书等职。► 3篇诗文
  • 魏元忠

    魏元忠【唐代】

    魏元忠(?-707年),本名真宰,宋州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他历仕高宗、武后、中宗三朝,两次出任宰相,并兼具一定的军事才能,为贞观之治向开元盛世的顺利过渡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唐代众多的宰相中是比较有作为的一位。武则天晚年时,又受张昌宗、张易之陷害,贬高要尉。中宗复位时任宰相,随波逐流,不再直言。后因牵涉节愍太子起兵反韦后及杀武三思事,贬思州务川尉,行至涪陵而死。年七十余。► 2篇诗文
  • 司马槱

    司马槱【宋代】

    司马槱字才仲,陕州夏县人,元佑中以苏轼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入第五等,赐同进士出身。累迁河中府司理参军,终知杭州,卒于任。事迹见张耒《书司马槱事》(《张右史集》卷四七)。《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3篇诗文
  • 上一页
  • 下一页

诗文分类

唐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写人 古文观止 忧民
爱国 哲理 楚辞
战争 山水 友情
送别 咏物 地名
抒情 秋天 读书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乐府 写景 春天
夏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节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思乡 离别 思念
爱情 励志 闺怨
悼亡 老师 母亲
惜时 婉约 豪放
民谣 桃花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谷雨 龙抬头 立夏

推荐诗文

  • 1. 元日
  • 2.
  • 3. 杜甫《哀江头》
  • 4. 李白《乌夜啼》
  • 5. 李白《远别离》
  • 6.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7. 李白《望鹦鹉洲悲祢衡》
  • 8. 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 9. 李白《襄阳歌》
  • 10.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11. 王之涣《凉州词》
  • 12. 有一条绳子不宜放得太长
  • 13. 歇后语(4)
  • 14. 文言文阅读训练
  • 15. 议论文结尾写作方法_1200字
  • 16. 高中作文满分口诀(2)
  • 17. 小学作文指导之如何结尾_1200字
  • 18. 小学作文指导之如何点题_2000字
  • 19. 作文指导:如何移花接木,一材多用_1200字
  • 20. 小学生童话作文写作技巧_3000字

推荐诗人

  • 【 唐代 】李白
  • 【 两汉 】司马迁
  • 【 唐代 】韦应物
  • 【 清代 】查慎行
  • 【 宋代 】苏辙
  • 【 唐代 】温庭筠
  • 【 宋代 】卢梅坡
  • 【 清代 】梁启超
  • 【 唐代 】李绅
  • 【 清代 】龚自珍
  • 【 唐代 】卢照邻
  • 【 唐代 】王昌龄
  • 【 唐代 】白居易
  • 【 宋代 】欧阳修
  • 【 清代 】曾国藩
  • 【 宋代 】朱熹
诗词 诗人 名句 奶爸说 KBlog 衡杓律师 潮流搭配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4265号  京ICP备15017188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