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赏析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春雨后》),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累,熔炼成这一佳句。“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

诗的三四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画面虽未描写河豚的动向,但诗人却从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推测而知“河豚欲上”,从而画出海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在苏轼眼里,这幅画已经不再是画框之内平面的、静止的纸上图景,而是以内在的深邃体会和精微的细腻观察给人以生态感。前者如画,后者逼真,两者混同,不知何者为画境,何者为真景。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情、画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诗人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他的这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注释

⑴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⑵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⑶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背景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485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东风回,江上渚,何处来,双白鹭。

灼灼岸间桃,依俙兰杜苗。

一衔湍濑鳞,一下青林梢。

潇湘绿水春迢迢。

雪英飘洒绕虚廊,晓景沉沉朔吹狂。

银阙晶荧标帝里,桂华纷糅认仙乡。

少年风味新吟动,老叟襟怀万事忘。

自倒空罇酬绝唱歌,书帏聊得泛寒光。

一径直,二周遮。

眉毛眼睫,地角天涯。

云门胡饼赵州茶,惠崇芦雁赵昌花。

会则星河秋一雁,一会砧杵夜千家。

风漪欲皱春江碧。

予寄江城北。

子今东去赴春官,挽不住、抟风翼。

修程应过天池息。

何处堪留客。

预知仙籍桂香浮,语祝史、休占墨。

桃蕊初谢,双燕来后,枝上嫩苞时节。

绛萼滋浩露,照晓景、裁翦冰绡禁格。

烟传靓质。

似淡拂、妆成香颊。

看暖日、催吐繁英,占断上林风月。

坛边曾见数枝,算应是真仙,故留春色。

顿觉偏造化,且任他、桃李成蹊谁说。

晴霁易雪。

待对饮、清赏无歇。

更爱惜、留引鹇禽,未须再折。

渔舟簇簇。

西塞山前宿。

流水落红香远,春江涨、葡萄绿。

蕲竹。

奏新曲。

惊回幽梦独。

却把渔竿远去,骑鲸背、钓璜玉。

老柳无嘉色,红蕖羞脉脉,宛在水中洲,双鹅羽苍白,何须玩引颈,颠到写经墨,惟应一临流,当暑袗絺绤,

客窗凉夕,问故家、何物能慰岑寂。

都把龙涎三万斛,满贮宫池**。

玉立琼洲,雪翻花臆,梦绕春江碧。

看云失水,淋漓元气犹湿。

我昨拄杖敲门,主人情重,预报春消息。

相对掀髯谈笑间,一缕飞盘泻露,约君

解。

少间,月出云静,瞻天容如鉴。

上喜,以诗句书扇,卧谨以临江仙歌之连夜阴云开晓景,中秋胜事偏饶。

十分晴莹碧天高。

台升吴岫顶,乐振海门潮。

桂影一庭香渐远,四并都向今朝。

宸欢得句付风骚。

围棋消白日,赏月度清宵。

泪眼送君倾似雨。

不折垂杨,只倩愁随去。

有底风光留不住。

烟波万顷春江舻。

老马临流痴不渡。

应惜障泥,忘了寻春路。

身在稼轩安稳处。

书来不用多行数。

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濛濛坠。

日长无绪,回廊小立,迷离情思。

细雨池塘,斜阳院落,重门深闭。

正参参欲住,轻衫掠处,又特地,因风起。

花事阑珊到汝,更休寻满枝琼坠。

算人只合,人间哀乐,者般零碎。

一样飘零,宁为尘土,勿随流水。

怕盈盈,一片春江,都贮得,离人泪。

一雁孤风乍临渚,两雁将飞未成举,三雁群行依宿莽。

芦花已倒江上风,云间分飞那可同。

连夜阴云开晓景,中秋胜事偏饶。

十分晴莹碧天高。

台升吴岫顶,乐振海门潮。

桂影一庭香渐远,四并都向今朝。

宸欢得句付风骚。

围棋消白日,赏月度清宵。

独木小舟烟雨湿。

燕儿乱点春江碧。

江上青山随意觅。

人寂寂。

落花芳草催寒食。

昨夜青楼今日客。

吹愁不得东风力。

细拾残红书怨泣。

流水急。

不知那个传消息。

湘江晓月照离裾。

目送车尘至欲脯。

归路新诗合千首,几时乘兴更三吾。

眼边俗物只添睡,别後故人何似臞。

尚策爬沙追历块,未甘直作水中凫。

渺渺春江,迷望眼、蒲萄涨绿。

春过也、萧疏庭户,寂寥心目。

念远不禁啼_闹,愁多易遣修蛾蹙。

向小窗、时把彩笺看,翻新曲。

晴昼永,便新浴。

相思泪,不成哭。

空无言憔悴,暗销肌玉。

目断碧云无信息,试凭青翼飞南北。

听掀帘、疑是故人来,风敲竹。

残照催行棹,乘春拂去衣。

海棠花下醉芳菲。

无计少留君住、泪双垂。

烟染春江暮,云藏阁道危。

行行听取杜鹃啼。

是妾此时离恨、尽呼伊。

冉冉幽香解钿囊。

兰桡烟雨暗春江。

十分清瘦为箫郎。

遥忆牙樯收楚缆,应将玉箸点吴妆。

有人萦断九回肠。

密传春信。

微妆晓景,淡伫香苞欲绽。

临风虽未吐芳心,奈暗露、盈盈粉面。

何人月下,一声长笛,即是飞英凌乱。

凭阑无惜赏芳姿,更莫待、倾筐已满。

画桥拍拍春江绿。

行人正在春江曲。

花润接平川。

有人花底眠。

东风元自好。

只怕催花老。

安得万垂杨。

系教春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