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于王抚军座送客

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

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

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

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

瞻夕欣良讌,离言聿云悲。

晨鸟暮来还,悬车敛馀辉。

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

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

赏析

作品赏析

[说明]_此诗作于宋武帝永初二年(421)秋,陶渊明五十七岁。王抚军,即江州刺史王弘。永初二年秋,庚登之入京都,谢瞻赴豫章(今江西南昌),王弘在溢口(今九江市西)为他们设宴送别。陶渊明亦应邀在座,此诗便是当时所作。诗中将凄厉肃杀的秋景同感伤悲愁的别绪融为一处,层层点染,情感真挚,既表达又惜别之情,也传达出诗人旷达的情怀。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2)。爱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3)。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4)。洲诸四缅邈,风水互乖违(5)。瞻夕欣良宴,离言幸云悲(6)。晨鸟暮来还,悬车敛余辉(7)。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8)。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9)。[注释](1)王抚军:王弘。义熙十四年(418),王弘以抚军将军监江州、豫州之西阳、新蔡二郡诸军事,任江州刺史。客:兼指庾登之和谢瞻。庾登之:原任西阳太守,此次征人为太子庶子、尚书左丞。谢瞻:原任相国从事中郎,此次赴任豫章大守,途经得阳。按谢瞻永初二年(421)为豫章太守,次年瞻死,则此诗即当作于永初二年。(2)卉(huì 会):草的总称。腓(féi 肥):草木枯萎。(3)爱:于是。履霜节:指秋九月。《诗经?幽风?七月):“九月肃霜。”饯:以酒食送行。将归:将要离去之人。指咦登之、谢瞻。(4)冒:覆盖。倏(shū书):忽然,疾速。(5)洲诸:水中陆地,大者为洲,小者为淆。《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洲;小洲曰诸。”缅邈:遥远的样子。风水互乖违:风向和水流的方向相反。乖违:违背,有分离之意。(6)离言:离别的话语,告别之辞。聿:语助词,无义。(7)悬车:也作“县车”。古代记时的名称,指黄昏前的一段时间。《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悲泉,爱止其女,爱息其马,是谓县车。至于虞渊,是谓黄昏。”敛余辉:收敛了残余的光辉。谓夕阳日光渐暗。(8)逝:去,指离去的客人。止:留,指送客的人。判:分开。旋驾:回车。迟迟:缓慢的样子。(9)回舟:归去的舟。回:还,归。万化:万物变化,指宇宙自然之化迁。遗:忘,消失。[译文]_秋日凄寒风凌厉,百草皆衰成枯萎。眼见霜降至九月,登高饯别送客归。寒气肃肃宠山泽,游云飘忽无委依。洲诸四望天遥远。风向水流正相背。傍晚欣逢设佳宴,离别话语使人悲。晨出之鸟暮飞归,夕阳落日残光辉。客去我归路不同,回车惆怅意徘徊。目送归舟去遥远,情随自然归空寂。-----------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诗人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175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丈夫膝下有黄金,争肯与他人作礼。

须弥灯王,脚头脚底。

新庭靖安,祖后燕怡。

有开圣谋,累崇天基。

典章文明,声容葳蕤。

御于邦家,日寿日慈。

肃肃閟宫,顺时就事。

要鬯声香,如见于位。

平生受用,三尺吹毛。

欢喜斩新,拾得孟劳。

梦中唤起,犹自忉忉。

我王库中,无如是刀

煌煌茂英,不根而生。

蒲茸夺色,铜池著名。

晨敷表异,三秀分荣。

书于瑞典,光我文明。

盛乐斯举。

协征调宫。

灵飨庆洽。

祉积化融。

八变有序。

三献已终。

坎牲瘗玉。

酬德报功。

振垂成吕。

投壤生风。

道无虚致。

事由感通。

于皇盛烈。

比祚华嵩。

风林曾语别,王舍此相逢。

净月常涵水,孤云易去峰。

供缘宾阁饮,耳界帝城钟,却举当年话,无言促麈松。

肃肃灵坛,昭昭上天。

洁粢岂盛,以享以虔。

百神咸萃,六乐斯县。

介兹景福,斯于有年。

多士济济,于彼西雍。

钦肃威德,亦有斯容。

函然来思,自西自东。

天畏尔禄,惟王其崇。

荡荡困决,气清泬寥。

彷佛象兴,丽于穹霄。

蹇其来下,肃然风票。

神乎安留,于焉消摇。

爰熙嘉坛,揭虔毖祀。

人人沃兴,赞我裸事。

于降于登,以作以止。

莫不肃雍,告灵乡矣。

张无尽尝谓公奇男子,梦中剧谈若或见之。

矧予于手迹之遗,犹足以睹百年之风姿。

仕系于时,才高用违,览者未尝不三叹息于斯。

嘻。

太微呈祥,炎德克彰。

佑我基命,格于明昌。

一纯二精,有严典祀。

于以奠之,以介繁祉。

松形鹤骨底本僧,鬼妒人嫌我亦僧。

悬羊卖狗随进遣,栗棘金圈任跳吞。

忽然拶著东弗于逮,骑驴吃扑。

冠醮之平,匪酬匪酌。

于户之西,敬其以恪。

金石相宣,冠醮相错。

帝祉之受,施及家国。

肃庄绅緌,吉蠲牲牺。

于皇明祀,荐登惟时。

神之来兮,肸乡之隋。

神之云兮,休嘉之贻。

于昭盛备,严父配天。

尽物尽诚,莫匪吉蠲。

重觞既证,九奏相宣。

神介景福,亿万斯年。

新庙奕奕,金奏洋洋。

享于祖考,循彼典章。

清酤特满,嘉玉腾光。

神醉既告,帝祉无疆。

禁里秋光似水清,林烟池影共离情。

暂移黄阁只三载,却望紫垣都数程。

满座清风天子送。

随车甘雨郡人迎。

绮霞阁上诗题在,从此还应有颂声。

雨之施物以孳,我何意于彼为。

自周之先,其艰其勤。

以有疆宇,私我后人。

我祖在上,四方在下。

厥临孔威,敢戏以侮。

孰荒于门,孰治于田。

四海既均,越裳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