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求茶戏丘公美

公美方自灵隐来,面上灰土衣尘埃。

自言夜借僧榻眠,白日买酒不惜钱。

半月等得头水茶,欲求善价先还家。

君不见边孝先,瞌睡昼多眠,点茶追清兴,诚与真性便,闻君结交素奇伟,朋友须求无逆意。

苟惠上品一斤来,庶全见利而思义

诗人简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433篇诗文

诗文推荐

义山禾水在处在,明月清风无地无。

光禄子孙宁底巧,不应造物独私渠。

君不见谢家名子取四字,段家作堂兼四美。

主人自有笔如掾,何用殷懃问杨子。

体之湛存,潮缩海门。

用之亡痕,春入华根。

光明射珊瑚之魂,波澜派崑崙之源。

影动非幡,声扬度垣。

净而纯中无一尘,纯而净中有万应。

眼睛明,鼻孔正。

更将折筋搅沧溟,令彼龙鱼知水为命。

吴会风流。

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

瑶台绛阙,依约蓬丘。

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

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

方面委元侯。

致讼简时丰,继日欢游。

襦温袴暖,已扇民讴。

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

当恁时,沙堤路稳,归去难留。

去一得三,添六成四。

有口无舌,有眼无鼻。

写得十成,以何为是。

挂在大目溪头,恰似守桥土寺。

藞苴全似川僧,萧洒浑如浙客。

偏向情未生时,拈出报慈一隔。

尊性不定,莫可窥测。

见小时嫌蟭螟眼太宽。

见大时谓太虚空忒窄。

似这般底阿师,如何受人天供养,好与劈腮一掴。

静而无像,动而无功。

湛兮秋下水,应也树头风。

到处随缘成佛事,超情只个是神通。

绮席风开照露晴,只将茶荈代云觥。

繁弦似玉纷纷碎,佳妓如鸿一一惊。

毫健几多飞藻客,羽寒寥落映花莺,幽人独自西窗晚,闲凭香柽反照明。

妙了常存,幽灵不昏。

偏正旋枢臼,离微见道根。

微尘破处大经出,冷口开时诸佛吞。

随缘历历,得用门门。

成褫家事,分付儿孙。

公灯不照私,渡水不湿脚。

连累老北堂,北错非常错。

功回位转,偏正中来。

凤宿龙巢金殿晓,香车应不碾宸苔。

芒鞋着层丘,甘若卧华屋。

了然非梦觉,似是前境熟。

行行上青冥。

下视八荒促。

回溪绾文练,叠障环群玉,厨烟起城隅,远借晴林绿。

恍疑坐虚堂,淡墨写缣幅。

缅怀季与刘,静躁等臧谷。

身名千载后,岩影空贵躅。

霜林木叶下,悲籁喧寒谷。

我如凌风翰,不受世网束。

团浦白毡帐,清夜倘可卜。

更随孤月来,一洗昏衢目。

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

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

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

一色功回,雷云冻开。

万机俱罢,风月转夜。

空空谷有神,欣欣木有春,而今何处不分身。

不把一言裨万乘,祇叉双手揖三公。

相看半百。

劳生等是乾坤客。

功成一笑惊头白。

惟有榴花,相对似颜色。

蓬莱水浅何曾隔。

也应待得蟠桃摘。

我歌欲和君须拍。

风月年年,常恨酒杯窄。

壑源春色起云阿,拂拂轻尘柘罗。

骑火已惊官焙早,注汤还斗乳花多。

清风两腋添诗兴,红日三竿战睡魔。

燕颔未能飞食肉,腹中藜苋且摩娑。

三月青春弹指过,九旬朱夏又从头。

茶抽雀舌郎忙摘,麦弄蝦须逐旋收。

炽然说法,声撼林丘。

昼得游嬉夜得眠。

农桑欲遍楚山川。

问看百姓知公否,馀子纷纷定不然。

思主眷,酌民言。

与民称寿拜公前。

只将心与天通处,合住人间五百年。

眼睛活,髑髅乾,妙在离微转处看。

鱼潜水而秋痕愈碧,鹤卧松而月梦犹寒。

应呼之神居谷,随色之珠走盘。

影响黏谁眉得用,斲泥余地鼻无漫。

御兵戈刀,斧不能斫。

经大劫水,火不能著。

姊夫小舅有来由,佛面猪头何处求。

二百年来龟岭下,三山依旧水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