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梅山罨菜胜羹藜,怪见宾筵玉筹齐。

大似雪堂真一酒,绝胜金谷韭蓱齏。

诗人简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912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一片顽心要似飞。

引入千古不思归。

幸遇明师因晓了,肯教熟境再相随。

你来时,我却西。

我今省悟即从伊。

万劫轮回皆为汝,百般魔障更因

趁得东风汗漫游。

见他歌后怎生愁。

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

眉黛敛,眼波流。

十年薄_谩扬州。

明朝短棹轻衫梦,只在溪南罨画楼。

我贫每笑齐之斶,晚食虽甘未忘肉。

梅肥尚余风折绿,溟涬餐英命骚仆。

藩篱剟彼羝角触,送似玉堂如楚束。

恶诗聊赋徐凝瀑,妙句飞来漱鸣玉。

曾无导吏随贾餗,坐遣跛奚委葵菽。

茁芽勤视缘坡竹,期饫伯仁空洞腹。

书肠膏腥士之辱,得鱼不敢饷羊续。

要知菜味胜山谷,步趋强颜发曲局。

盘有美茹无足,陋矣王刍笺卫奥。

我虽无丝无竹亦无肉,犹有杜子美万卷书,犹有陆士衡三间屋。

作诗宁作郊岛之寒瘦,终不屑元轻而白俗。

文章杂在众人中,大似浊河横济渎。

平生浪费几吟笺,何啻右军九万幅。

既尝注漆园之十九言,又颇拟栗里之四八目。

道眼一照百皆妄,未若奴耕婢织躬课督。

江湖落魄但欠一归耳,休官已幸天从欲。

子男女七孙四人,有菜共羹吾亦足。

过此更徼非妄福,政恐招忧复招辱。

宅门夏荫双高桐,园径秋香万丛菊。

于是自歌招隐歌,歌曰鹤怨猿惊兮在空谷。

四十余年萍蓬将七十,又何必越之南燕之北。

我爱班溪班,班班为谁好。

於时九秋晚,霜叶红不埽。

石摇未归云,水映欲衰草。

累累牛羊队,洒洒鱼龙道。

崇丘尚多菜,残村几经潦。

故物一若斯,今我胡不老。

赤字从幸相狎,聊坐畅怀抱。

风吹杨菜鼓山下,不得钱郎戈不罢。

薪乎菜乎。

无诸御己讫无子乎。

菜乎薪乎。

无诸御己讫无人乎。

谁言日向暮。

桑榆犹启晨。

谁言繁菜实。

振藻耀芳春。

百炼或致屈。

绕指所以伸。

圣道日用,神几不测。

金石以陈,弦歌载陟。

爰释其菜,匪馨于稷。

来顾来享,是宗是极。

饭箩驱出敢偷闲?

雪胫冰须惯忍寒。

岂是不能扃户坐,忍寒犹可忍饥难!

廛居远嚣尘,市隐渺湖海。

闲窗理书卷,乐事供戏彩。

萧然万虑忘,恬尔四时改。

青山满郊园,未省费钱买。

客来笑迂拙,我乃厌机械。

今朝起遨游,欢意与天会。

光风挟霁月,璇宇扫氛霭。

兹游发吾舅,从恿及流辈。

扁舟凌湘波,步屧更东迈。

名园展良觌,珍赏皆胜概。

松筠矗高节,花草足芳佩。

化工自无私,物理欣有待。

从渠春烂熳,壮我胸磊磈。

招邀坐莓苔,取次列鲑菜。

真成脱边幅,底用见奇怪。

酒阑发深省,事往忆初载。

经营赋归田,想像古贤宰。

骑箕久汗漫,种木今猥大。

安能耽燕翫,颇复念兴废。

信美非吾庐,高兴忽天外,归来且长哦,它时续诗话。

雁落寒沙秋恻恻。

明月芦花,共是江南客。

骑鹤楼高边羽急。

柔情不尽淮山碧。

世路只催双鬓白。

菰菜莼羹,正自令人忆。

归梦不知江水隔。

烟帆飞过平如席。

一机不副,截断千差。

瓶泻妙答,缀齿粘牙。

何如在国清寺进而,偷佛饭食菜滓。

老人气衰,饮食无几。

食肉不消,食菜寡味。

柳槌石钵,煎以蜜水。

便口利喉,调养肺胃。

东趣长风沙,移柂取空隙。

波头蛰飞雪,幸矣不灵敏刻。

连延百家聚,俯瞰白沙碛。

卖饼售暇菜,傍舷忽络绎。

矧闻淮南音,眼中便乡国。

田翁颜甚温,村酒酽堪吃。

突兀戎官廨,户柱相映赤。

颇喜霜夜眠,更鼓听历历。

观貌好,堪我相。

空提去提来,道违家向。

能藏薄醋菜盐,蔬干成面酱。

奉报张公稳上掌。

切莫令、失手扑在地上。

百杂碎,片片分离,恁时

提起臭猪头,密持清净戒。

将谓足脂膏,元来少肉菜。

如何出得金华界。

雁落寒沙秋恻恻。

明月芦花,共是江南客。

骑鹤楼高边羽急。

柔情不尽淮山碧。

世路只催双鬓白。

菰菜莼羹,正自令人忆。

归梦不知江水隔。

烟帆飞过平如席。

山外半规残日,云边一缕余霞。

满城飞雪散苕花。

万顷溪连罨画。

柳惲风流旧国,鹤龄潇洒人家。

肯嗟流落在天涯。

云水从今起价。

菜之味兮不可轻,人无此味将何行?

士知此位事业成,农知此味食廪盈,技知此味艺业精,商知此味货利增。

但愿人人知此味,此味安能别苍生?

我爱菜,人爱肉,肉多不入贤人腹。

厨中有碗黄齑粥,三生自有清闲福。